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许多古典诗词的美景已无处可寻,我们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将要走向何方?你认为呢?

说的越深入,答案更准确.

全部回答

2005-12-28

0 0
    这就是涉及到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其实我想,古代诗词中大都描写河山风景,这一方面和当时的自然经济有关,因为没有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破坏,风景格外秀丽,让那些文人墨客赞叹不已,留下了诸多的佳句。
  而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人文环境有关,古代学而优则仕,读书作官是唯一正道(试问有几多诗人不曾就仕),商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很低,而在封建专制时期,做官自然会受气甚至被贬被辞,特别是性格有缺陷的(比如杜甫),为排遣郁闷自然会遍游名山大川,诗词中托景言志也就在所难免了。
    再一个也与当时的社会文明有关。古代物质精神文明相对欠发达,没有传媒,娱乐活动单调,最多酒楼歌肆,莺歌燕舞而已,哪有今天的多姿多彩,喝酒助兴的惟有作诗吟曲一项了,所以无形中推动了古典诗词的发展。
  扫视今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竞争也加大了你我的压力,每天为生活到处奔波,哪有闲情逸致四处游历做诗做赋呢?开玩笑地说,古人可以不满朝政结庐归隐,你现在试试?随便找个名山大川隐居,不饿死也会被市容赶走……再者工商业的发展催生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求,文人的社会地位大不如前,社会的变革使得诗歌在世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降低,这也就造成了现今诗词文化的尴尬。
    当然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研究并弘扬光大,现在的诗词爱好者也大有人在,只是大都作为业余爱好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为有古人留下的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而庆幸,更应该为今天的物质精神文明而满足,毕竟古人是享受不到这些的。
  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那就从你我做起,共同爱护这个美好的家园,以便让我们的子孙也能够享受到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东西。  。

2006-01-06

42 0
中国的古典文化从来不需要走向那里,他一直在那里没有动,也不需要动,只是我们对它越来越疏远而已。

2005-12-27

20 0
我就怕到最后只剩下 大漠孤烟直 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