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是怎样的事件呢?
1792年9月27日,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副使斯当东等一行700余人的使团,带着英王乔治三世给乾隆的信和精心制造的天体运行仪、地球仪以及机械、枪炮和英国最大、最新不舰的模型等大礼批品,从朴茨茅斯出发,航行了10个月,于1793年7月26日抵达天津的大沽口。
乾隆决定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特使。
乾隆自恃“中央王朝”,而把王朝周围的地区看成藩属或蛮夷之邦。所以,乾隆一开始就把中英通使的关系纳入了自己的思维轨道,以为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是在大清帝国的威严下,仰慕中华的文明,特意给皇帝祝寿的。 既然是祝寿,英使朝见皇帝就应该以王朝礼制和习俗行“三跪九叩”大礼。在“天朝上国”看来还是一件夫经地...全部
1792年9月27日,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副使斯当东等一行700余人的使团,带着英王乔治三世给乾隆的信和精心制造的天体运行仪、地球仪以及机械、枪炮和英国最大、最新不舰的模型等大礼批品,从朴茨茅斯出发,航行了10个月,于1793年7月26日抵达天津的大沽口。
乾隆决定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特使。
乾隆自恃“中央王朝”,而把王朝周围的地区看成藩属或蛮夷之邦。所以,乾隆一开始就把中英通使的关系纳入了自己的思维轨道,以为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是在大清帝国的威严下,仰慕中华的文明,特意给皇帝祝寿的。
既然是祝寿,英使朝见皇帝就应该以王朝礼制和习俗行“三跪九叩”大礼。在“天朝上国”看来还是一件夫经地易的事。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和当时英国在世界各国所处的地位,英国使团认为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的礼节,对英国来说,是一种屈辱,决不能壤受。
一件表面上微不足道的小事,导致了马嘎尔尼最终的失败。他拒绝叩头,这样,天朝被得罪了,皇帝缩短了使团逗留的时间,两国关系破裂引起了戏剧性的连锁反应。原来清政府对英国使团到来,态度还是友好的,除了沿途所经之地给予热情隆重接待外,还允许英使团从天津上岸,乾隆为了接见英使一行,取消了一年一度的赴围场的木兰秋称,并对英使团在中国境内和返回英国途中的饮食生活物资都给予了丰盛的颁赠。
由于礼仪之争触怒了乾隆,他改变了初衷,认为“外夷人觐”,如舉诚心恭顺,必加以恩待,用示怀柔。若稍涉骄矜,侧是伊无福承受恩典,亦即减其接待之礼,以示体制。正是由于礼仪之争,给马嘎尔尼使团的使命笼罩上了一层鸟云。
英使一行9月14日朝见乾隆,9月21日离开承德。在此逗留时期,受到贡使应有的优厚待遇,如接见、游御园、赏赐、戏火戏、看杂技和戏剧等。但是,实质性的谈判没有得到任何进展。马嘎尔尼^使本想在承德避暑山庄向乾隆皇帝軔清政府高级官员陈述英国政府和清政府之间互派大使、互通贸易等事。
但是,清政府没作明确答复,英使只好离开承胃,在北京等候乾隆皇帝。乾隆回北京的第三天,和珅召见马嘎尔尼,并把&隆早已写就的复信交给特使,对于英国政府提出的六项要求,一一加以驳斥,丝毫没有松动的余地。
英国通过马嘎尔尼使团与清歌府高级当局的谈判未获结果,开辟中国贸易市场的愿望也没有实现。英国使团虽未完成打开中国门户、开辟中国市场的任务,但他们在华逗留期间,收集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为其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