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动物如何适应环境论文陆生动物
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生活在陆地上的环节动物,如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囊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它没有肺与气管,呼吸要靠...全部
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生活在陆地上的环节动物,如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囊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它没有肺与气管,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动物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囊深层。
陆地动物还有哺乳动物。它们体毛光滑柔软,有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分成四个腔,有2条循环途径;体温恒定;有门齿、臼齿,还有犬齿;有发达的脑神经与四肢。
陆生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但任何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适应。
回答者:清蒸散啤 - 经理 四级 9-17 09:49
海的形成,我想因为地壳变动,于是那里就凹下去了,于是地上的水就流下去了,越来越多,就成了海了
回答者:?﹎??歙?- 魔法学徒 一级 9-18 15:23
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
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岩浆中夹带的水汽与冷凝结,地球表面开始有了水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
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炽热的岩浆冲出地壳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
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
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最初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
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
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回答者:调皮歪歪公主 - 魔法学徒 一级 9-19 11:28
我想是努力适应环境
回答者:sophy123 - 试用期 一级 9-19 21:07
这个题目太大了,动物适应环境是个漫长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花了一辈子,适者生存是它的原理,为了适应环境,动物又在改造自己,逐步加强适应能力,加强不过来的就被淘汰,能加强过来的还要继续加强,更好的适应环境,不断循环,不断淘汰。
同时,动物都有一定的潜能,包括人在内,适应环境就是潜能的发挥,逐渐使这部分的潜能加强,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也就适应了环境,要仔细细说现在难办,只能说个意思罢了。大海的问题也是太大了,不如找一些资料看看,还全面些。
回答者:老顽皮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22 13:20
基因,相当于电脑病毒的原代码。
为了适应周边的环境,基因会不断的进行从新排列,这种从新的编排并非真的改变,而是通过一段有记忆的基因序列遗传给下一代。
可能是循序渐进的,也可能是突变,直接改变下一代,受到辐射等危害的生物有很大的基因突变可能性,其实就是为了更好适应环境。
但一般生物的进化都是一个异常缓慢的过程,旨在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回答者:qxg004 - 秀才 二级 9-24 05:27
其实进化学说和用进废退学说都是有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地方。史前文明虽然虚无,但是更让人放飞想象。我的个人观点是生命的确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比如在原始海洋里,化学物理变化产生生命物质(蛋白质,核甘酸等)。
但是当这些化学物质飞跃成生命后,适者生存选择着物种,遗传物质稳定又改变着物种,物种自身的‘学习’也有促进进化的微功能。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陆生生物是个偶然。或许只是在长有毛皮的海洋生物爬上岸的瞬间,就有了陆生生物。
它的适应性就和它的上岸都是个偶然。
回答者:blm1983 - 魔法学徒 一级 9-24 19:54
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生活在陆地上的环节动物,如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囊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它没有肺与气管,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动物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囊深层。
陆地动物还有哺乳动物。它们体毛光滑柔软,有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分成四个腔,有2条循环途径;体温恒定;有门齿、臼齿,还有犬齿;有发达的脑神经与四肢。
陆生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但任何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适应。
引上面的
参考资料: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 引上面的
回答者:梦幻火焰 - 魔法学徒 一级 9-25 08:32
海洋里也有高山平原沟壑等地形结构。
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据估算,如果把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以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41亿吨锡、27亿吨钡、70亿吨锌等等.可以说,地球陆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有许多是陆地上蕴藏不多,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海洋里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多达20万种。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据估计,全世界海洋的潮汐能约为10亿千瓦,仅我国沿海的潮汐能源就有2亿千瓦,人们把潮汐能成为“蓝色的煤海”
参考资料:百科全书
回答者:梦幻雪剑 - 试用期 一级 9-25 16:19
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生活在陆地上的环节动物,如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囊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它没有肺与气管,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动物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囊深层。
陆地动物还有哺乳动物。它们体毛光滑柔软,有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分成四个腔,有2条循环途径;体温恒定;有门齿、臼齿,还有犬齿;有发达的脑神经与四肢。
陆生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但任何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适应。
回答者:417974599 - 魔法学徒 一级 9-28 13:44
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讲,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就是可以生存的。
然而,在今天由于人类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给所有在陆地上的动物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初期,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是与现在不同的。虽说澳大利亚的动物们进化比较慢,但现在世界上无一人敢说几十亿甚至几千亿年前的动物还是这样的。
所以可以说每个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使自己的一切的一切适应整个大自然。所以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排泄一些细胞,增强另一种细胞的活动。我想这就是陆地动物适应环境最最基本的变化。
如有错误请大家帮忙纠正。
回答者:漫步云端lei - 试用期 一级 9-28 19:19
陆生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陆地环境和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比水域环境要复杂得很多。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的陆生动物们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例如爬行动物一般都具有角质的鳞或甲,而昆虫都具有外骨馈?
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但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利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等作用。
除蚯蚓类型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例如供我们呼吸的肺和气官。
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例如有些动物遭到捕杀会做出逃跑的反应来逃避被捕杀。
我们就用生活在陆地上的环节动物来说吧,如蚯蚓,它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囊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进行蠕动,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它没有肺与气管,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 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动物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囊深层。
陆地动物之中还有哺乳动物。它们体毛光滑柔软,有着很好的保温作用;它们一般用肺来进行呼吸,心脏分成四个腔,有2条循环途径,有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一般哺乳动物都具有门齿、臼齿,以及有发达的脑神经与四肢。
陆生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但任何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适应有很大关系。
一般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讲,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就是可以生存的。然而,在今天由于人类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给所有在陆地上的动物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对于环境的破坏,我们只知道谴责他人,而没想到要检讨自己。其实我们都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由于人们对象牙的钟爱,引起了偷猎者对大象的捕杀;因为人们对珍贵皮毛的追求,导致了羚羊、金丝猴、扬子鳄------的剥皮之灾;由于人们追求方便,造成了白色污染泛烂成灾;人们对纸张的大量消耗,导致了成片成片的森林消失;人们普遍追求汽车,造成了大气污染------这一切的一切,你我都没有过错吗?
让我们给动物们一个生活空间吧!让我们和动物们一起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下愉快的生活吧!
海的形成
海的形成,我想应该有很多方面形成的。
应该有的是自然界形成的,也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就拿某种原因来说吧,海的形成有可能是由于隐石撞击后留了大大小小的坑,再由于不断的下雨和水往坑里流,越流越多,慢慢几积累成的。对于这点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无根据的。
现在来说下自然界的形成:自然界的形成应该是由于地形的不平,例如说我过的地形是西高东低这种现状;由于地形有的很高很高的,有的很矮很矮,而这样的高和矮不是一两米范围的高和矮,而是像城市那样大的范围,甚至有可能比一个国家大的范围,再由于水是向低处流的。
就这样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或上万上亿的积累,慢慢的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大海洋。自然界的因素还有由于地壳变动,使地面的地形凹下去,再由于水的积累有形成的。
总之,海洋的形成有很多因素,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理解罢了,具体海的形成应该有和地壳变动有关吧!总之,我们这个世界奇事样样有,其中原因就得通过调查才知的!!!
回答者:无名书童 - 童生 一级 9-29 13:33
呃……我怎么觉得大家的答案跟我们生物书上的狠像啊……
回答者:snoopyqs - 试用期 一级 9-29 18:14
由于下雨太多行成了海!!
回答者:冰火小猪 - 魔法学徒 一级 9-29 21:01
关于海的形成,要先从水的形成说起,。
众所周知,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是“氢”,而水中含有大量的“氢”,。在原始的地球时,火山非常活跃。加之地球上 大量的氧。使氢与氧燃烧,其燃烧产物就是今天的水。不过此时的水还是气态,原因是这时地温很高,使之无法凝结成液态的水。
后来由于地球的“体温”降了下来,空气中的水才得以在地上安家。再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水集中在一起,才形成原始的海洋,这也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回答者:黔精 - 魔法学徒 一级 10-1 15:25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
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
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海 洋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
地球的大小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以及自转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温度适中(约15℃),以致它的表面同时存在着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且绝大部分是以液态海水的形式形成一个全球规模的含盐水体——世界大洋。
因此,我们的地球又称为“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被蒸发,向大气供应87。5%的水汽。
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作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4。7万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
海水是—种含有多种溶解盐类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溶解盐类和矿物,还有来自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气体。世界海洋的平均含盐量约2。5%,而世界大洋的总盐量约为4。
8亿亿吨。假若将全球海水里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便会形成厚约40米的盐层。
目前在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超出80种。组成海水的化学元素,除了构成水的氢和氧以外,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主要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1种,它们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余的元素含量甚微,称为海水微量元素。
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磷、氮、硅等营养盐元素,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极为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质不仅影响着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而且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生态环境。
海洋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与许多低等动物的体液几乎一致,而一些陆地高等动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与海水类似。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绝大多数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陆地上,生物集中栖息在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栖息范围可深达一万米。
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把海洋称作“生命的摇篮”。
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
由于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热量的重要来源,并参与整个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过程,成为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一个巨大的储存器。
在同一纬度上,由于海陆反射率的固有差异,海面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约比陆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层海水的年平均温度要比全球陆地上的平均温度约高10℃。
由于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异,赤道附近的水温显著地高于高纬度海区,因此,在海洋中导致暖流从赤道流向高纬度、寒流从高纬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环。
从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区和两极的气候不致过分悬殊。
海面蒸发产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气环流及其他局部空气运动携带至数千公里以外,重新凝结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陆的表面,成为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
由此可见,海洋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都有深远的影响。
海洋中的动物约16~20万种,植物一万多种。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个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样,绝大多数直接地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而生存。
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逐级依赖和制约,组成了海洋食物链。
海洋作为一个物理系统,其中发生着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的海水运动和过程,对于海洋中的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
海水运动按其成因,大致分为:海水密度变化产生的“热盐”运动,如海面蒸发、冷却和结冰,以及海水混合等;海面风应力驱动形成的风生运动,如风海流和风生环流等;天体引力作用产生的潮汐运动;海水运动速度切变产生的湍流运动;各种扰动产生的波动,如风浪、惯性波和行星波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海水运动等物理过程会导致生物环境的改变。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团具有不同的生物区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运动或波动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和海底沉积物搬运的重要动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沉积,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都是不能脱离海洋动力环境的。
反过来,海水的运动状况也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化学环境有关。这就是海洋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大洋地壳作为全球地壳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不同于大陆地壳的一系列特点。陆壳较轻、较厚,比较古老;洋壳较重、较薄(缺失花岗岩层),相对年轻。
在地壳的均衡作用下,陆壳质轻而浮起,洋壳质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着如此深广的海洋,是与洋壳的物质组成有关的。
由于海水的覆盖,海底地壳是难以直接观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深海考察发现了海洋中有深度超过万米的海沟,长达上千公里的断裂带以及众多的海山: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着一条环绕全球、纵贯大洋盆地、延伸达80000公里的水下山脉体系。
这条水下山脉纵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称为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顶部发育有一条被断裂带错开的纵向的大裂谷,称为中央裂谷。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学者乘坐潜水器考察大洋中脊和裂谷,发现从裂谷底喷涌出来的热泉。
原来,冷海水沿裂隙渗入炽热的新生洋壳内部,变成热海水,热海水和洋壳玄武岩之间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玄武岩中的铁、锰、铜、锌等被淋滤出来进入热海水,从而喷出富含金属的热泉。由河流带入海洋中的镁、硫酸根,在上述过程中也大部分被中脊轴部的洋壳所吸收。
据估计,沿着八万公里长的大洋中脊只需800~1000万年,与世界海洋等量的海水就可以经过脊轴洋壳循环一遍。这对于海水化学成分的演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总之,海洋中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同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耦合关系,并且同全球构造运动以及某些天文因素密切相关,这些自然过程本身也相互制约,彼此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全球规模的、多层次的海洋自然系统。
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决定着海洋中各种过程的存在条件,制约着它们的发展方向。
海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该绎以及科学抽象方法,去揭示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
海洋学简史
人类认识海洋的历史,是在沿海地区和海上从事生产活动开始的。古代人类已具有关于海洋的一些地理知识。但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挑战者”号完成首次环球海洋科学考察之后,海洋学才开始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50~60年代以后,海洋学获得大发展,形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海洋科学。
从古代到18世纪末是海洋知识的积累时期,也是海洋学萌芽时期。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海洋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探索,主要依靠很不充分的观察和简单的逻辑推理。
虽然当时只限于直观地、笼统地把握海洋的一些性质,但也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见解。例如,公元前7~前6世纪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而大地则浮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之中。公元前11~前6世纪中国的《诗经》中,已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记载。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中,已描述和记载170多种爱琴海的动物。公元一世纪,中国东汉王充曾科学地指出了潮汐运动和月亮运行的对应关系。
从15世纪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知识的积累。
这时的海洋知识以远航探险等活动所记述的全球海陆分布和海洋自然地理概况为主。
1405~1433年中国明朝郑和率领船队七次横渡印度洋;1492~1504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并到达美洲;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1768~1779年英国库克在海洋探险中最早进行科学考察,取得了第一批关于大洋表层水温、海流和诲深以及珊瑚礁等资料。
这些活动和成果,不仅使人们弄清了地球的形状和海陆分布的大体形势,而且直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海洋学各个主要分支学科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