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看空者的当头一棒!!!今天
踏空的日子实在不好受啊。眼看着它起高楼,眼看着它住高楼,眼看着它笑傲高楼,自己手里却空空如也,还要接受来自高楼的若有若无的嘲笑。倒是想自我安慰来着,“眼看着它楼塌了”。可是,那么好的经济形势,那么好的业绩预告,那么多的钱,那么多的新股民,那么多财大气粗的基金经理,那么多的虎视眈眈的外资,那么那么多的赚钱的欲望,它怎么下呢?连早已一钱不名的权证都可以炒到1元以上,那业绩增长的蓝筹股,炒到20-30倍的市盈率,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有什么不可以呢?
所以,踏空者没有足够的素材编织理由欺骗自己。 不买蓝筹,立即死!买了蓝筹,未来或可死,但总有逃出的希望。于是,大家买蓝筹。蓝筹少,大家抢蓝筹。再于是...全部
踏空的日子实在不好受啊。眼看着它起高楼,眼看着它住高楼,眼看着它笑傲高楼,自己手里却空空如也,还要接受来自高楼的若有若无的嘲笑。倒是想自我安慰来着,“眼看着它楼塌了”。可是,那么好的经济形势,那么好的业绩预告,那么多的钱,那么多的新股民,那么多财大气粗的基金经理,那么多的虎视眈眈的外资,那么那么多的赚钱的欲望,它怎么下呢?连早已一钱不名的权证都可以炒到1元以上,那业绩增长的蓝筹股,炒到20-30倍的市盈率,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有什么不可以呢?
所以,踏空者没有足够的素材编织理由欺骗自己。
不买蓝筹,立即死!买了蓝筹,未来或可死,但总有逃出的希望。于是,大家买蓝筹。蓝筹少,大家抢蓝筹。再于是,蓝筹成为稀缺品种,如方便面一样要涨价,涨价就一直涨出泡沫来。当那泡沫崩裂,化为空气的,是无数的金钱。
但是,目前是泡沫刚起的时侯,谁能准确预言泡沫破裂的准确时间呢?满仓者固然不能,踏空者更加不能。
如今,地产股已经开始升腾泡沫了,小小的地产公司,动辄百亿身价,做房地产开发已经不如卖房地产股票了。
如今的地产公司,除了资本密集之外,可有多少技术含量?他们赚取的,不过是拿地到卖房期间的时间利润而已。房价越来越高,卖得越晚越有超额利润,一直到利润让人眼红,让数钱的人手软还不算结束。这样的幸福生活,不会持久的。
房地产的泡沫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得人心,也不中监管者的意。在层层重压下,终究会有一种东西,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金融股也开始酝酿泡沫了。价值五百亿的地方性银行,依然成为机构的强配对象,价格近百元的保险股,依然成为第一重仓股,证券公司业绩在2季度达到顶点,3-4季度业绩将显著下降。
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加息变成央行无奈的选择,怎么可能不影响到金融股的成长性呢?加印花税,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券商的收入呢?
还好,蓝筹股里,只有地产和金融开始显露泡沫迹象。消费类股虽然早已泡沫化,但它们的权重并不大,而钢铁、石化目前还相对低估。
因此,泡沫的崩裂,还需要时间。踏空者如果要等着看“它楼塌了”,还需要足够的耐心。
比如昨天晚上,美国和欧洲股市突然下跌1。5%左右,踏空如我者,第一反应是:香港股市今天也会跌的,所以大陆股市也会跌。
可是再想想,又觉得茫然:那如果美国股市今天又涨了呢?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要扭转趋势,是难的。我需要做的,应该或者必须是顺应趋势,而不是自作主张地狙击趋势。目前的趋势,就是全球股市同此炎凉、不断创下新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做空只能是短线的。
补记:
随后看到一则消息,工行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2500亿美元,超过了花旗集团。于是,查了一下花旗的最新财报,发现它的静态市盈率11。
7倍,动态市盈率9。7倍。净资产倍率2倍。工行的业绩大约相当于花旗的一半,净资产也是一半。花旗有一个指标不错,资产2万亿美元,市值才2500亿美元。相当于股价为资产的12。5%。工行中资产7。
5万亿,约1万亿美元,市值2500亿美元,相当于资产的25%。也是花旗估值标准的2倍。换言之,就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值比较看,工行都不逊于花旗,只是估值水平比花旗高了一倍而已,考虑到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大致上算应该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企业究竟该给予什么估值,本就有争议。
美国的存款利息5%,而中国只有3%,资本回报率不一样,表明中国企业的估值应该高一些。至于是否应该高一倍,可以探讨。不过,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花旗银行价格能稳住,工行下跌空间也就不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