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满族人结婚有啥习俗?

俺满族人,看过家谱还是正黄旗哦,可是对自己本民族的习俗真是知之甚少,请高手介绍一下

全部回答

2005-08-30

0 0
    满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婚嫁习俗更是满族文化的经典。我们倡导满族人恢弘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妨更多的来了解自己的文化。如果有族胞拥有积极的民族意识,不妨今后在自己的婚嫁或是亲朋的婚嫁时,复苏满族的婚嫁习俗。
  这正是为了整个民族文化的复苏。 满族婚嫁习俗: 一,满族婚嫁历史习俗的五大特征。   1,拴婚 所谓拴婚是本人的婚姻并不由本人来决定,而是由别人来决定。
  这里的别人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满族人来讲,因为八旗组织的存在,因此八旗子弟的婚姻必须经由八旗管理部门的审批,这个满族延续300年的传统就是拴婚。 拴婚最突出的时期是在八旗军入关之前,而它的产生则是在八旗制度产生之时。
    努尔哈赤与“佟百万”之女佟春秀的婚姻是为了获取经济支持,后来努尔哈赤又娶叶赫首领扬吉奴的女儿,则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包括皇太极的婚姻,皆是政治联姻的产物。那么说,在那个时代,满洲(女真)社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
  占有欲与夫权思想的结合,就是把女子包括孩子看作是成年男子资本的一部分,女性没有相对的地位。   体现在当时的八旗民间,则是八旗子女的婚姻必须上报各牛录章京(佐领),这是严格的规定;而贵族子女则要上报给各主旗贝勒。
  换言之,光是父母同意是没有用的,婚嫁已经成了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直到八旗入关方有改善,但直到清末,旗人间的婚嫁还是需要上报给佐领的,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却以成了传统。   拴婚的基础是建立在满洲建国初期(后金--大清)的私有制与奴隶制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
  这种制度也是与满洲八旗制度所相符合的,虽然成为旗人社会的一种婚嫁传统,而且是基于一定的政治机遇,但客观上不能否认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扼杀了人们婚姻爱情的自由。比起女真时代的“行歌于途,以申求偶之意”的风俗,是一个历史巨大的跨度。
     2,收继婚 收继婚也是满族历史上的一大历史特色,集中体现在太祖朝,其在满洲贵族中则在有清一代不时也有出现。 所谓收继婚,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还包括直到解放时期还流行在东北农村的“童养媳”。
   对“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的理解这里要强调两点,一个是对“其母”的理解,“其母”不是儿子的亲生母亲,而且多为年纪要比自己还小的后母。  另一点的理解则是,这一传统的由来已久——“胡俗妇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为妻妾,父子兄弟不论也。
  他道,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由此可见,在满洲传统观念中,不能把自己家族的寡妇“收养”照顾,就是让外人家笑话。实际上这里的“收养”即是婚嫁。举个例子,《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晚年虑及后事的安排“我曾说过,我本人死后,想把我的小儿子们和大福晋给大阿哥优厚收养”这实际是表明一种所属关系的转变。
     皇太极则在天聪五年(1631年)颁布谕旨,对收继婚永行禁止。原因是受到中原汉族文化中家族伦理观念的影响。后来这一传统在满族人社会无论民间还是贵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载淳则是娶了孝哲后姑侄俩。 3,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似乎是封建社会或者阶级社会的一项附带产品,满族社会也不例外。  这主要集中在贵族阶层。从清初到清末这种严格的等级观念牢不可破。
  八旗贵族只能在其间或者在官员子女中相互选择,对于诸申(自由民)、阿哈(奴隶)及一般“老百姓”则不予考虑。 4,指腹为婚 如果考证的没有错误,那么中国历史上的“指腹为婚”则是金代女真人的专利,后来流传到了汉人间。
    《大金国志》载“金人旧俗,多指腹为婚姻。即长,虽贵贱殊隔,亦不可渝。” 但“指腹为婚”并非在女真人中广泛流行,与其同一时代的,作用相当的女真人主要的婚嫁习俗则是“相看” 5,相看 相看就已不只是满族婚嫁习俗的历史特征,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的。
  所谓相看,又称看门户,就是指男方家的主事妇人到女方家去看看姑娘,女方家的主事妇人再到男方家去看看小伙子。  如果双方都同意,男方家则要留女方家来相看的妇人吃顿饭。这样就算双方都同意,婚事就可以定下了。
   相看还有“明相”、“暗相”之分。上面说的,双方家长能到对方家里去看,是在“冰人”(媒人)的指引下,就是所谓“明相”,而“暗相”就是说偷偷的看,一般是姑娘家不好意思,才安排男方偷着看。  如果是两家本来就熟悉,则不必相看,直接“换帖”、“合婚”。
   二,现代保存的满族婚嫁习俗   1,放小定与放大定 放小定又称插戴,来自于肃慎旧俗。肃慎时代,男女不用相看,直接见面。《魏书·勿吉传》载“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置聘礼……”到了清代,这一习俗演变成赠送并亲自给女方佩带上首饰、珠玉等。
     放大定又叫过礼,实质就是女方家把陪送的嫁妆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也以金、银、绸、缎等送到女方家。不过贫富人家间在放大定上是有明显差别的。 放小定与放大定在清代有时又是不去做细致区分的,到了后期基本上混合在了一起。
  一般的,双方经过“相看”、“合婚”无异后,即由男方家宴请双方亲友,携带少量定礼送至女方家,如女方家接受并以礼款待来人,则为允婚。  定礼一般为小的首饰之类。男方家主妇按照传统旧俗把首饰等给姑娘戴上,即为“插戴”。
  放小定后,姑娘要穿新衣盛服见男方家长,并用烟袋给他们依次装烟。这叫“装烟”。“装烟”的习俗到了后来演变成婚礼拜堂后,由司仪人员印着新娘“认亲”时“装烟”,新娘给谁装了烟,谁都要给赏钱,这叫“装烟钱”。
    这种习俗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在东北农村流行。 2,迎娶 满族婚嫁习俗中的迎娶,有着自己的有趣的特色。那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迎亲的新郎要在女方家住上一宿。
  第二天一早,由女方家在屋内准备好一高桌,由女方家执事人按照大小辈分叫女方家人入座。然后由新郎依次跪在桌前行磕头礼。  这个习俗表面上看是要新郎来“认亲”,实际上则是为了新娘将来在男方家不受气,扫扫“男尊女卑”的气焰。
   不过其实这住上一天已经是发展到了清代的习俗,而在女真时期,新郎是要在女方家住上三年的,还要卖力气的干活。看来那个时候我们的格格们还是相当欢喜的。不过我在整理这部分资料的时候也遇到头疼的问题,就是大多的满族婚嫁习俗都在强调结婚前一日的“打下处”之类的习俗礼节,那么这岂不是与这新郎结婚前一日住在新娘家有矛盾了?不得而知,如果哪位族胞了解二者是如何划分清楚的,请不吝赐教。
     3,搀轿送亲 所谓搀轿送亲的核心就是指,新娘在离开家时,双脚是不能踩着家里的地而进轿的。须由其亲生哥哥抱进轿中,或者是亲叔、兄、嫂、舅、姑父都可以。主要是为了防止新娘把娘家的风水带走。
  上轿时,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由送亲队伍一并坐上“离娘肉车”随轿而行。  送亲队伍由家中亲属组成,但惟独没有新娘的母亲。 4,打下处 打下处是满族婚嫁习俗的重点礼节。
  简单的说就是新娘要在结婚前一天,拜别自家祖先神和“佛多妈妈”,由主司妇女陪同,亲兄护送,乘坐彩车前往事先约好的新友家住宿一晚。亲友家的位置很关键。要求最后和新郎是同一个村庄,起码要离新郎家近,但同时千万不能在那能看见新郎家的房檐。
    如果看的见,则不吉利。这种打下处的习俗直至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还流行在东北农村。应该说是满族现代保留的婚嫁习俗之一。 新娘打下处的同时,新娘家的嫁妆也一并到了男方家的门口。
  俗称“过箱柜”。男方要出人来迎,敬酒三杯,名曰“下马酒”。留女方家在男方家里少些吃酒,送至门口,还要敬上“上马酒”。   5,插车礼 结婚的当天一早,有的新娘会在下处已经将妆化好,再去坐轿,有的则是在轿上化。
  在离开下处时,新娘须留下“压炕钱”,以表示对借宿之谢意。于是新娘的送亲队伍就开始上路,直奔男家。与此同时,新郎也在一行人马的护送下去迎娶新娘。当两只队伍相遇时,车厢相靠,新娘之兄将新娘送送亲车上抱到迎亲车上。
    最后两只队伍再合而为一,朝着南方家开去。插车礼到在现在已经简化了很多。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到是很有趣的。 6,射三箭与跨火盆 新娘的送亲队伍与新郎的迎亲队伍一起回到新郎家,新郎要在新娘下轿前向轿下射三箭,当然不是真射,只是依照传统做做样式。
  有的是不按箭头,有的干脆只是拉三下弓。   新郎射完三箭,地上要铺上红毡子,新娘要从红毡子上走过。之前男方人家已经在设置好的坐帐前摆好火盆,新娘需在火盆上跳过。后世多讲其理解为红红火火之意。
  而实际上这一习俗是来自萨满教的火神崇拜。 另外还有个习俗也是在新娘下轿后,进到坐帐前,那就是跨过门槛。  还可能安置个马鞍,取意“平平安安”。 可以说射三箭与跨马鞍都是源自我们渔猎民族的古老生活习俗。
  这里我要对这个跳火盆多说两句。哈哈,放心不是因为跟萨满教有关我就要多说,只是觉得很有趣。大家应该记得现在电视上常播放的“云南曲靖福文化传播中心”的那个广告吧!那个广告里的女主角在做新娘的时候,就要从火盆上跳过,呵呵,这到是很符合满族新娘跳火盆的描述的。
     7,坐帐 坐帐用的帐房是男家之前就安置好的,家里宽敞的安置在院内,有的安置在厅堂,有的则干脆放在了洞房里。请注意,帐房可不是洞房,即使在早先,满族新人需要在帐房里呆上一夜,但那也是在拜堂前呢,还没有正式结婚。
  后来则是象征性的在帐房里呆上两个小时。帐房一般是搭帐幔或者席子,但在早先则是用桦树皮。  《东夷考略》中记述着黑龙江生女真“或以桦皮为帷,止则张架。”这就是坐帐的来源。不过坐帐却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现代满族婚嫁习俗,在建国后的辽东山区,满族人家仍旧保持这一经典满族习俗,只是多将帐房搬到洞房的新炕上。
  有的在褥子下面放一把斧子,取意“坐福”。不过我个人感觉新婚的日子褥子下搁把斧子,好象不是很爽,哈哈。   打下处、坐帐和插车礼是满族婚嫁习俗的经典。其中的打下处是由于当年满族青年人间婚嫁须是在不同氏族间挑选,因此普遍家离的较远,在结婚前先安顿一次,也是为了正日子方便。
  坐帐的来源已解释,同时亦有行军打仗时结婚的需要之解。而对于插车礼的解释,一个是它源于路途遥远,需中途接送,另一方面也有抢婚之礼数在其间。   三,结婚前的婚嫁习俗补充。
     满族的婚嫁若完整的遵循传统,其礼数则是相当纷繁复杂的。这里我只能挑我所能了解到的,相对清晰的介绍给大家。(我就想到什么写什么了) 1,婚年龄 我所收集到的资料,都有各自所谓的满族年轻人结婚的年龄,早的有说在十二、三岁的,最晚不过十七岁的,还有说是在十六之前的,因为十六岁要去当兵出战。
    究竟哪个是最准确的,我现在还无法考证,只能等待专家敲定了。 但可以肯定一种习俗,或许不算普遍,但的确一度是满族婚嫁的习俗,那就是所谓“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也就是说强调满族男子要找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子,原因是因为生育能力要好一些,有利于传宗接代。
   2,换“户门贴” 这是指还在商定结婚事宜的时候,也就是订婚的过程中,又叫合婚,男女双方家里要互换“户门贴”。  所谓户门贴就是指用红指把自家在哪个旗,佐领是谁,祖宗三代都要写清楚,再有就是是否家里有人立过功之类。
  写这些主要是增进彼此的了解,当然也是在走“拴婚”的模式,同样也是在讲究“门当户对”。 换完“户门贴”,还要测测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一看命相,二看属相。这些都是后来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  最后再选好婚嫁的日子。
   合婚的过程,也就是换“户门贴”的程序,是在放定之前的。放定就是说明男女双方均以满意这门婚事,正式开始操办。 3,换盅 那么总得有个合婚完毕,正式订婚开始为婚嫁准备操作的标志。
  这就是“换盅”。其实就是男方把大定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要把这些礼品摆到西屋的祖宗匣下,当然意思是要给祖先看到,但一般摆放的都是些手镯之类的小物件。  之后,两家父亲要相拥抱,以示庆祝,须用酒盅斟满一盅酒,然后交换酒盅,祭拜祖先。
  按照《大金国志》的记载来看,当时换盅礼完毕后,双方要大吃大喝一顿,喝的酒数量惊人,很是豪迈!因为这婚事算是正式定了下来。 4,摘锁 提起锁字肯定就是跟萨满教礼仪中,跟给小孩换锁有关了。
    不错,所谓摘锁的锁正是小孩换锁时的锁。一般都是用线编的,也有直接用布条来代替的。五彩线索都是放在西墙祖宗匣里,绑在子孙绳上。打开祖宗匣,查查里面的子孙绳上有几个锁,就知道家里的人丁兴旺。
  摘锁实际上是一种婚嫁习俗,也搀杂着宗教元素。换锁的仪式在结婚前一个月举行,同在一天里还有举行放大定和开剪等活动。  一般地要事先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一头猪,送猪的礼仪叫做“请锁”,大概有一些补偿的味道吧。
  猪的用途当然是用作祭祀。摘锁当天,先是把男方送来的猪宰掉,叫做“杀喜猪”最隆重的仪式就是把蒸好的猪肉摆到西墙祖宗神案下,阂族叩首祭拜,然后大家一起在吃“喜猪肉”。最后姑娘就要把锁从祖宗匣里取出来。
    摘锁仪式算是完事了。这种仪式实际是要向祖先说明“自家的孩子要出嫁了”。 5,开剪 之前我已经提及过放大定,也就是过礼,男方家会送给女方家金银绸缎等物,这些礼品都是为女方做嫁妆而预备的。
  开剪的礼仪就是新娘和娘家开始为婚事正是准备的开始。 娘家的姑娘母亲、伯母、或婶母会在男方送来的绸缎上剪上一剪子,当然是象征性的了。  之后新娘就要在家里亲戚的指点下,梳上盘髻,改为妇女装束。
  自己要开始缝制荷包、枕头顶等等这些小物件,做的越多越漂亮越好。因为这些小物件将来是要“亮箱”的。 开剪之后,女方家的亲属会陆续来到女家给赏钱。而开剪的日子一般就是男方家送完大定的当日,也是换锁的当日,大概要在正式婚嫁的一个月前。
     6,遮轿 从下处起程,新娘乘车或轿往男家行进时,有人要持红毡在车、轿旁边跟随,途中路过井、庙、墓地时,用红毡子遮轿口辟邪;新郎在插车礼后,迎到新娘,两队合一回到男家,新郎到家下轿时,也要有人用红毡从侧面遮挡,以防被“犯忌”之人“冲”着。
  这就是所谓的遮轿。   如果在娶亲队伍回男家时,遇上了官府的车轿,则官车官轿须给新人的车队让路。如果遇到的也是娶亲队伍,则两家娶亲队伍要相互谦让,各自给对方一个道辙,二车外辕相错,同时双方车夫要交换鞭子,或新娘交换手帕都小物件以做交易,隐寓行营结亲之意。
  奇怪的是,这种习俗也叫“插车”,不知道与男女迎送亲队伍相遇时的“插车礼”是否真的叫法一样。  有了解的族胞请指点。 四,对婚礼过程及婚后的礼仪的补充   满族正式的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天,这里我就按照三天的顺序来叙述。
   1, 响房与亮轿 这是讲婚礼过程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日子”的前一天。这时候的男方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洞房的摆设要讲究,先由父母子女具全的“全科人”长辈妇女把床铺好,在被子四周放上枣子、花生、桂圆、栗子,取“早生贵子”之意。
    被子中间放一个如意,平民百姓家放一个苹果,后来也有放斧子的(我还是不喜欢放斧子)。 洞房陈设好,要在屋内奏乐,锣鼓唢呐响声彻夜不绝,此俗即是“响房”,意在驱除鬼怪。
  而“亮轿”则是要把新郎的轿子方在院子里,晒一晒,把晦气晒掉。 至于女方家,这一天的活动基本上已经在前面讲过了,就有两件事,一个是要新娘子去男方家附近“打下处”;另一个则是女方家派出代表,一般是新娘的伯母、婶母和嫂子在“全科人”的带领下,将女方嫁妆送到男家。
    就是所谓“过箱柜”。这在前面也讲了,不赘述。 2, 正日子 正日子就是结婚典礼之日。这天当日,在经过了新郎队伍自男家而出的娶亲队伍与自下处而发的送亲队伍,相遇行过“插车礼”后,两只队伍合而为一,回到男家。
  接着就是新郎的射三箭和新娘的跳火盆,然后就是坐帐。   坐在帐内还是很有讲的,首先就是挑盖头,要讲究“称心如意”,就是让新郎拿着秤杆,有的也用鞭子,去把新娘的盖头挑下来,放到喜轿顶上。
  有的地方新娘要踩着放在炕沿下的高粱口袋上炕进帐,叫做“步步登高”。新郎新娘在帐内坐好后,全科人要把新郎右衣襟压在新娘左衣襟上,象征男人压倒、管住女人(呵呵,格格们怕是肯定不吃这套了现在)。  接着喝“交杯酒”,“交杯酒”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把胳膊缠绕,这是不用的,只须两人交换酒杯即可,跟“换盅”类似;再有就是吃“子孙饽饽”(饺子),要煮的半生不熟,取意生子之意。
  而吃“长寿面”(面条)则是要长命百岁。坐在里面却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了,尤其是新娘,在她入帐后面向合婚时定好的“吉方”而坐,这一坐就不能下地了。  因此有必要在这之前要少喝水的。
  而新郎一般在第二天是要向父母道喜的,但新娘须坐到第三天。到了后期,一般是让小叔子(儿童)在新娘吃完子孙饽饽后,假打她一巴掌,新娘就可以下地了。 坐帐结束前,还要由全科人或者“送亲太太”和“迎亲太太”来为新娘开脸,所谓开脸,是指用细线和剪刀将新娘脸上的的汗毛刮干净,又称开面。
    汉族大概也有这个习俗,不过和我们是不同的,满族的开脸要在坐帐结束时才能完成,有的早些,但也必须是送亲队伍到了男方家时。而汉族的开面则是在娘家就进行完了的。这是跟早先满洲士兵行军打仗,还要婚嫁的话,只得在帐中进行有关,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而开脸的主要意义就是说明姑娘也就是新娘子已经是个妇人人了! 当然在“正日子”这天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事宜,那就是“拜北斗”。  迎亲是在早上,坐帐是在上午,而到了中午,则是婚礼的高潮就是“拜北斗”。
  有地地方说这是在拜北斗七星(萨满教中最重要的天象),有的则是说是在拜长白山祖(萨满教的自然崇拜,长白山祖为满族祭祀中最普遍之神祗)。而整个祭拜过程,都需要请来萨满来念祝词。祝词皆为满语,称作“阿察布密”。
    祝词有长短之分,长者分三段念,短者念三便,而祝词的意思,当然都是庆祝新人结婚,愿神灵保佑之类。这种庄严、肃穆、喜悦又隆重的仪式,很自然地让人想起西方婚礼时的情景,但底子又是传统的东方的。
  看来是因为我们的婚礼多了一些宗教元素的参与所致。 3,第三天 第三天的节目主要就是“认亲”。  这天早晨,新人到祠堂或佛堂前叩头,再向父母行三叩九拜礼,再向伯、叔、婶母、姑、兄和姐妹行叩头礼。
  夫妻二人一起叩头叫行双礼。双跪后,受礼的人就得拿出礼品或钱送给新郎新娘。这种叩头礼叫做“分大小”,从这天起,新娘和家中人开始分清了尊卑大小、亲疏远近的关系。到了民国以至新中国成立,这种叩头礼逐渐简化,成了当天晚上大家子吃一顿团圆饭时,新娘施低头礼了。
    有的则是让小姑子领着刚进门的嫂子到各家亲戚家去“认门”。 有的地方很有意思,这天的傍晚黄昏时,小姑子还要领着新娘子去看日落西山。这习俗叫“看日头红”。意思是要让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呵呵,看着村外那一抹夕阳,我们的先人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浪漫的。 再有就是“亮箱”,也要在这一天举行。  前面不是说过了嘛!新娘子从一个月前双方家长“换盅”后,收到男家大礼,娘家人已经开剪了。
  姑娘就得马不停蹄地准备上自己的嫁妆了,一个月后,自己缝制的袜子、鞋、荷包了,枕头顶之类的小物件就要在这婚礼的第三天展示给众人看,对小物件里还有帐幔。这样实际是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是博得婆家人的好感的机会,同时也是新娘给婆家人的见面礼。
    因此对于新娘来说,“亮箱”是很重要的。   婚后的一些习俗 婚后的习俗当然主要就是指跟“回门”有关的了。回门就是回娘家了。不过却不是很简单的。 1, 婚后第三天 这天上午,新郎新娘要回门,新郎须叩见岳父母,新娘则叩见到自己的父母。
    接着岳父母则要设宴招待新郎新娘。具体来讲,当天的早晨,女家派车来接,新娘要和公婆告别,新郎则晚些方可动身。到了后来,则不必一定要派车接,新人俩自行决定怎样前往。回门后,新娘子见到母亲,要大哭一场,表示不舍离开爹娘。
  新郎到新娘家后,要跟随新娘家人到西屋祭拜,有的还要去拜女方家祖坟。  这主要是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和敬意。但这天却不能在女方家留宿,两人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 2七天或者四至十二天中的双日 选择这样的日子没有特殊的含义,只是不同地方在习俗上的一些差异。
  其遵循的传统是与上述第三天回门一样的。当天日落前是必须要赶回夫家的 3,第十二天 婚后第十二天,新娘仍可以回娘家,这时候可以多住些日子,具体能在娘家住上多少天,则要由双方父母来定。
     4, 对月 住对月的确是各地满族在回门的婚嫁习俗中,都遵循的。大多是在婚后的一个月时,也有的地方在婚后七天,新娘子就要回娘家“住对月”。所谓住对月就是要在娘家住上一个月或数日。
  与先前所述的一些礼节相近,丈夫陪新娘回门,是女真人传承下来的传统。在女真时代,女婿可不仅仅是回门,干脆就在岳父母家住上三年。  而且还不是白住,是要像奴役一样听岳父母大人的使唤。
   总结的来讲,满族婚嫁习俗自古承袭,从肃慎时代的“插戴”,到女真时期的“行歌于途,以申求偶之意”。一直到有清一代的“拴婚”。满族的婚嫁习俗虽然由于历史发展的必然,其间融合了一些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礼数,但自己的传统则仍旧是最主要的。
    尤其是保存到现在的一些习俗,我们更要珍惜。比如上面提过的“打下处”、“坐帐”还有“射三箭”、“跳火盆”等。是否这些满族传统的婚嫁礼仪可以在现代社会再开发,是我们这代人所要努力探索的。
     满族婚嫁习俗的历史特征有五点:一、拴婚;二、收继婚;三、门当户对;四、指腹为婚;五、相看。   满族婚嫁过程按照习俗来讲解大致是:一、婚前:相看,合婚,放定,开剪;二、婚礼:打下处,坐帐,拜北斗,认亲;三、婚后:回门,住对月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