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什么是数学啊?

全部回答

2004-11-07

0 0
这个题目选择C 因为前面说到下次叫它早点来,后年的人表示答应,说我下次不会再这么晚了 表示这种语气时都用I won't 如果逆选择B 的话,那么意思就是我下次还要晚点来,当然就不对了 这是语感问题,逆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多读课文

2004-11-07

19 0
数学就是拿数字算来算去,越难的越受专家喜爱,但很多实际中都用不到!

2004-11-07

45 0
    〖 数学思想 〗   数学思想是伴随着数学科学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从数学内容中抽象概括、再抽象再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高度的包摄性和可迁移性,是对数学科学的理性认识,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
  若能领悟到数学思想的存在,则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数学思想有: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
    〖 数学概观-- 数学的特点 〗   对于任何一门科学的正确概念,都不能从有关这门科学的片断知识中形成,尽管这些片断知识足够广泛。还需要对这门科学的整体有正确的观点,需要了解这门科学的本质。
    本章的目的就是给出关于数学的本质的一般概念。为了这个目的,没有很大必要去详细考察新的数学理论,因为这门科学的历史和初等数学就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根据来作出一般的结论。   1。
  甚至对数学只有很肤浅的知识就能容易地察觉到数学的这些特征,第一是它的抽性,第二是精确性,或者更好地说是逻辑的严格性以及它的结论的确定性,最后是它的应用的极端广泛。     抽象性在简单的计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中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一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再乘上苹果的数目,或者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
     同样的在几何中研究的,例如,是直线,而不是拉紧了的绳子,并且在几何线的概念中舍弃了所有性质,只留下在一定方向上的伸长。  总之,关于几何图形的概念是舍弃了现实对象的所有性质只留下其空间形式和大小的结果。
  全部数学都具有这种抽象的特征。关于整数的概念和关于几和图形的概念) --这只是一些最原始的数学概念,之后才是其他许多达到象复数、函数、积分、微分、泛函、 n维甚至无限维空间等等这样抽象程度的概念。
    这些概念的抽象化好象是一个高于一个,一直高到这样的抽象程度,以致看上去已经失去了同生活的一切联系。以致“凡夫俗子”除了感到“莫名其妙”以外什么也不能理解。   事实上情形当然不是这样。
  虽说几维空间的概念的确非常抽象,但它却有完全现实的内容,要了解这内容并不那么困难。  在这本书里将要特别强调和解释上面列举的那些抽象概念的现实意义,并且使读者相信这些概念全都是既从它们自身的起源方面也从实际应用方面同生活联系着的。
     不过,抽象并不是数学独有的属性,它是任何一门科学乃至全部人类思维都具有的特性。因此,单是数学概念的抽象性还不能说尽数学的特点。     数学在它的抽象方面的特点还在于:第一,在数学的抽象中首先保留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而舍弃了其他一切。
  第二,数学的抽象是经过一系列阶段而产生的;它们达到的抽象程度大大超过了自然科学中一般的抽象。我们将以数学的基本概念:数与形为例来详细解释这两点:最后一这也是惹人注意的??数学本身几乎完全周旋于抽象概念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圈子之中。
    如果自然科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论断常常求助于实验,那末数学家证明定理只需用推理和计算。   当然,数学家们为了发现自己的定理和方法也常常利用模型,物理的类比,注意许多单个的十分具体的实例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理论的现实来源,有助于发现理论的定理,但是每个定理最终地在数学中成立只有当它已从逻辑的推论上严格地被证明了的时候。  如果一个几何学家报告一条他所发现的新定理时,只限于在模型上把它表示出来,那么任何一个数学家都不会承认这条定理是被证明了。
  对于证明一个定理的要求从中学的几何课程中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到了,这种要求贯穿在全部数学中。我们可以极精确地测量成千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但这并不能给我们以关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定理的数学证明。
    数学要求从几何的基本概念推导出这个结果)现在在几何的严格叙述中基本概念的性质是精确地表述在公理中),并且总是这样的:证明一个定理对于数学家来说就是要从这个定理中引用的那些概念所固有的原始性质出发,用推理的方法导出这个定理。
  这样看来,不仅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思辨的,而且数学的方法也是抽象的、思辨的。     数学结论本身的特点具有根大的逻辑严格性。数学推理的进行具有这样的精密性,这种推理对于每个只要懂得它的人来说,都是无可争辩和确定无疑的。
  数学证明的这种精密性和确定性人们从中等学校的课程中就已很好地懂得了。数学真理本身也是完全不容争辩的。难怪人们常说:“像二乘二等于四那样的证明”。  这里,数学关系式 2×2=4 正是取作不可反驳、无可争辩的范例。
     但是数学的严格性不是绝对的,它在发展着;数学的原则不是一劳永逸地僵立不动了,而是变化着的并且也可能成为甚至已经成为科学争论的对象。   归根到底,数学的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它的概念和结论尽管极为抽象,但却如我们所坚信的那样,它们是从现实中来的,并且在其他科学中,在技术中,在全部生活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一点,对于了解数学是最主要的。
       数学应用得非常广泛也是它的特点之一。   第一,我们经常地、几乎每时每刻地在生产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着最普通的数学概念和结论,甚至并不意识到这一点。
  例如,我们计算日子或开支时就应用了算术,而计算住宅的面积时就运用了几何学的结论,当然,这些结论都是十分简单的,不过,记起这一点是有益的:在古代某个时候,这些结论曾经是当时正在萌芽中的数学的一些很高的成就。
       第二,如果没有数学,全部现代技术都是不可能的。离开或多或少复杂的计算,也许任何一点技术的改进都不能有;在新的技术部门的发展上数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几乎所有科学部门都多多少少很实质地利用着数学。
  “精确科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以及在很大的程度上的化学一通常都是以一些公式来表述自己的定律)这是每个从中学毕业人都早已懂得的),都在发展自己的理论时广泛地运用了数学工具。  没有数学,这些科学的进步简直是不可能的。
  因此,力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对数学的需要恰好也总是在数学的发展上起了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   在其他科学中数学起着较小的作用。但是就在这些领域中,它也有重要的应用。当然,在研究像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那样复杂的现象时,数学方法本质上不能起像在物理学中所能起的那样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总是只有与具体现象的深刻理论相结合才有意义,在这些现象的研究中尤其如此,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样才不致迷惑于毫无实在内容的公式游戏。
    但是无论如何,数学几乎在所有科学中,从力学到政治经济学,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应用。   我们来回忆几个在精确科学和技术中特别出色的数学应用的例子。   太阳系最远的行星之一的海王星是在年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被发现的。
  天文学家阿达姆斯和勒未累分析了天王星的运动的不规律性,得出结论说:这种不规律性是由其他行星的引力而发生的。  勒未累根据力学法则和引力法则计算出这颗行星应该位于何处,他把这结果告诉了观察员,而观察员果然从望远镜中在勒未累所指出的位置上看到了这颗星。
  这个发现不仅是力学和天文学特别是哥白尼体系的胜利,而且也是数学计算的胜利。   另一个同样令人信服的例子是电磁波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概括了由实验建立起来的电磁现象规律,把这些规律表述为方程的形式。
    他用纯粹数学的方法从这些方程推导出可能存在着电磁波并且这种电磁波应该以光速传播着。根据这一点,他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这理论以后被全面地发展和论证了。但是,除此以外,麦克斯威尔的结论还推动了人们去寻找纯电起源的电磁波,例如,由振动放电所发射的电磁波。
  这样的电磁波果然被赫兹所发现。  而不久之后,波波夫就找到了电磁振荡的激发、发送和接收的办法,并把这些办法带到许多应用部门,从而为全部无线电技术奠下基础。在己成为公共财富的无线电的发现中,纯粹数学推论的结果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科学就是这样从观察,比如观察到由电流而引起磁针偏转,进入概括,进入现象的理论,进入规律的提出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  新的结论从这些规律中产生,而最后,理论又体现在实践中,实践也给予理论以向前发展的新的强有力的动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从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来的直接推动,而仅从数学本身内部产生的最抽象的数学体系,甚至也有极有价值的应用。例如,虚数在代数中出现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它们的实在意义却没有被理解,这一情况可以从它们的名称中看出。
    但是以后,就在本世纪初对它们给予了几何的解释,从而虚数在数学中完全站住了,并且建立了复变数)就是 x+y√-1形式的变数)函数的广泛理论。这种所谓“虚”变数的“虚”函数的理论完全不是虚假的,而是解决许多技术问题的很现实的工具。
  比如,茹可夫斯基关于机翼上升力的基本定理正好就是以这个理论作为工具来证明的。  又如,就是这个理论在解决堤坝渗水问题时也显示了它的用处,至于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巨大的水电站建设时代是很显然的。
     非欧几里得几何是另一个同样光辉的例子。它是从欧几里得时代起的几千年来人们想要证明平行公理的企图中,也就是说,从一个只有纯粹数学趣味的问题中产生的。罗巴切夫斯基创立了这门新的几何学,他自己谨慎地称之为“想象的”,因为还不能指出它的现实意义,虽然他相信是会找到这种现实意义的。
    他的几何学的许多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说非但不是“想象的”,而且简直是不可想象和荒涎的。可是无论如何罗巴切夫斯基的思想为几何学的新发展以及各种不同的非欧几里得空间的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后来这些思想成为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之一,并且四维空间非欧几里得几何的一种形式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
    于是,至少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抽象数学体系成了一个最重要的物理理论发展的有力工具。同样地,在原子现象的近代理论中,在所谓量子力学中,实际上都运用着许多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比如,无限维空间的概念等等。
     不必陷于例子的列举;我们已经足够地强调了数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在技术中,在科学中都有最广泛的应用,并且只从数学本身内部生长起来的理论在精确科学和许多技术问题中也有其应用。  除了数学的抽象性、严格性和它的结论的确定性以外,数学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如此。
     2。注意了所有这些数学的特点,我们当然还没有阐明数学的本质,毋宁说只是指出了数学的外表特征。问题在于要解释这些特点。为此至少应该回答下列问题:   抽象的数学概念反映什么东西?换句话说,数学的现实对象是怎样的?   为什么抽象的数学结论如此令人确信无疑,而原始的概念又如此显然?换句话说,数学方法的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数学尽管如此抽象,却有最广泛的应用,而不是空洞的抽象把戏?换句话说,数学的意义从何而来?   最后,什么样的力量推动数学发展,使它把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统一起来?换句话说,数学发展过程的内容是什么,   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到关于数学的对象,关于它的方法的根据,关于它的意义和发展的一般概念,也就是说抓住了它的本质。
       唯心主义者和形而上学者们不但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陷于混乱,而且简直是把数学翻转过来完全加以歪曲。例如,看到数学结论的高度抽象性和明确性,唯心主义者们就想象说,数学是从纯粹思维中产生的。
     事实上数学没有给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任何根据;恰好相反,客观地考察一下全部数学的关系和发展,它正可以给辩证唯物主义提供又一个光辉明证,并且每一步都反驳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我们只要试图从最一般的特点上来回答前面所提出的关于数学本质的问题,就会相信这一点的。
  我们也相信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包含在由马究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建立的关于数学以及关于科学和认识一般的本质的原理中了。为了预先解释这些问题,考察一下算术和初等几何的基础就够了。我们就要开始讨论它们。
    进一步深入到数学中去,当然可以加深和发展已经得到的结论,但无论如何不会改变这些结论。   中国古代是一个在世界上数学领先的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各方而都十分发达。
  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初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一)属于算术方面的材料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  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
  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明它,“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   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一世纪)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   现有的史料指出,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约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九章算术”的分数四则运算和现在我们所用的几乎完全一样。
       古代学习算术也从量的衡量开始认识分数,“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和“夏候阳算经”(公元六、七世纪)在论分数之前都开始讲度量衡,“夏侯阳算经”卷上在叙述度量衡后又记着:“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万乘加四等;十除退一等,百除退二等,千除退三等,万除退四等。
    ”这种以十的方幂来表示位率无疑地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小数的记法,元朝(公元十三世纪)是用低一格来表示,如13。56作1356 。   在算术中还应该提出由公元三世纪“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发展到宋朝秦九韶(公元1247年)的大衍求一术,这就是中国剩余定理,相同的方法欧洲在十九世纪才进行研究。
       宋朝杨辉所著的书中(公元1274年)有一个1—300以内的因数表,例如297用“三因加一损一”来代表,就是说297=3×11×9,(11=10十1叫加一,9=10—1叫损一)。
  杨辉还用“连身加”这名词来说明201—300以内的质数。 (二)属于代数方面的材料   从“九章算术”卷八说明方程以后,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   “九章算术”方程章首先解释正负术是确切不移的,正象我们现在学习初等代数时从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学起一样,负数的出现便丰富了数的内容。
     我们古代的方程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已有多元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及不定方程几种。   一元二次方程是借用几何图形而得到证明。     不定方程的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这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具有x3+px2+qx=A和x3+px2=A形式的三次方程,中国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王孝通“缉古算经”已有记载,用“从开立方除之”而求出数字解答(可惜原解法失传了),不难想象王孝通得到这种解法时的愉快程度,他说谁能改动他著作内的一个字可酬以千金。
       十一世纪的贾宪已发明了和霍纳(1786—1837)方法相同的数字方程解法,我们也不能忘记十三世纪中国数学家秦九韶在这方面的伟大贡献。   在世界数学史上对方程的原始记载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比较起来不得不推中国天元术的简洁明了。
  四元术是天元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级数是古老的东西,二千多年前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都谈到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十四世纪初中国元代朱世杰的级数计算应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有些工作欧洲在十八、九世纪的著作内才有记录。
  十一世纪时代,中国已有完备的二项式系数表,并且还有这表的编制方法。   历史文献揭示出在计算中有名的盈不足术是由中国传往欧洲的。     内插法的计算,中国可上溯到六世纪的刘焯,并且七世纪末的僧一行有不等间距的内插法计算。
   十四世纪以前,属于代数方面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国是先进国家之一。   就是到十八,九世纪由李锐(1773—1817),汪莱(1768—1813)到李善兰(1811—1882),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也都发表了很多的名著。
     (三)属于几何方面的材料   自明朝后期(十六世纪)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文译本一部分出版之前,中国的几何早已在独立发展着。应该重视古代的许多工艺品以及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上的成就,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几何知识。
     中国的几何有悠久的历史,可靠的记录从公元前十五世纪谈起,甲骨文内己有规和矩二个字,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汉代石刻中矩的形状类似现在的直角三角形,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已记载了有名的勾股定理(勾股二个字的起源比较迟)。
     圆和方的研究在古代中国几何发展中占了重要位置。墨子对圆的定义是:“圆,一中同长也。”—个中心到圆周相等的叫圆,这解释要比欧几里得还早一百多年。     在圆周率的计算上有刘歆(?一23)、张衡(78—139)、刘徽(263)、王蕃(219—257)、祖冲之(429—500)、赵友钦(公元十三世纪)等人,其中刘徽、祖冲之、赵友钦的方法和所得的结果举世闻名。
   祖冲之所得的结果π=355/133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在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中曾多次显露出他对极限概念的天才。   在平面几何中用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和在立体几何中用锥体和长方柱体进行移补,这构成中国古代几何的特点。
       中国数学家善于把代数上的成就运用到几何上,而又用几何图形来证明代数,数值代数和直观几何有机的配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正好说明十八、九世纪中国数学家对割圆连比例的研究和项名达(1789—1850)用割圆连比例求出椭圆周长。
    这都是继承古代方法加以发挥而得到的(当然吸收外来数学的精华也是必要的)。 (四)属于三角方面的材料   三角学的发生由于测量,首先是天文学的发展而产生了球面三角,中国古代天文学很发达,因为要决定恒星的位置很早就有了球面测量的知识;平面测量术在“周牌算经”内已记载若用矩来测量高深远近。
       刘徽的割圆术以半径为单位长求圆内正六边形,十二二边形等的每一边长,这答数是和2sinA的值相符(A是圆心角的一半),以后公元十二世纪赵友钦用圆内正四边形起算也同此理,我们可以从刘徽、赵友钦的计算中得出7。
  5o、15o、22。5o、30o、45o等的正弦函数值。     在古代历法中有计算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晷影长,地面上直立一个八尺长的“表”,太阳光对这“表”在地面上的射影由于地球公转而每一个节气的影长都不同,这些影长和“八尺之表”的比,构成一个余切函数表(不过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
     十三世纪的中国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曾发现了球面三角上的三个公式。   现在我们所用三角函数名词: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这都是我国十六世纪已有的名称,那时再加正矢和余矢二个函数叫做八线。
     在十七世纪后期中国数学家梅文鼎(1633—1721)已编了一本平面三角和一本球面三角的书,平面三角的书名叫“平三角举要”,包含下列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2)解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3)三角形求积,三角形内容圆和容方;(4)测量。
    这已经和现代平面三角的内容相差不远,梅文鼎还著书讲到三角上有名的积化和差公式。   十八世纪以后,中国还出版了不少三角学方面的书籍。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