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呢?属于哲学吗?
美学
esthetics
esthetics源于希腊文,原义指感官所感知的。德国美学家A。G。鲍姆嘉通(1714~1758)的专著《美学》(1750)认为,相对于研究知性认识的逻辑,应有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即审美的科学。 此后,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迄于今日,美学并无公认的定义。最常见的说法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G。W。F。黑格尔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苏联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着重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意大利美学家B。 克罗齐认为美学是表现理论;还有人认为美学是原批评学,美学是有关审美经验的价值论。在中国如同在别的许多国家一样,在“什么是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观点、理论和争...全部
美学
esthetics
esthetics源于希腊文,原义指感官所感知的。德国美学家A。G。鲍姆嘉通(1714~1758)的专著《美学》(1750)认为,相对于研究知性认识的逻辑,应有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即审美的科学。
此后,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迄于今日,美学并无公认的定义。最常见的说法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G。W。F。黑格尔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苏联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着重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意大利美学家B。
克罗齐认为美学是表现理论;还有人认为美学是原批评学,美学是有关审美经验的价值论。在中国如同在别的许多国家一样,在“什么是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观点、理论和争辩。
撇开美学的定义,具体观察美学的对象、范围和问题,则可以看到,自古至今美学大体不外下列三个方面: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探讨、关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一般原则的社会学探讨和关于审美与艺术经验的心理学探讨。
美的哲学是指研究、探讨在历史上和逻辑上经常构成美学的基础部分。它包括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真善美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辨或分析。例如,柏拉图认为美不是某个具体的美的小姐、美的钵罐,美应该是使所有美的事物成为美的那种东西和性质,即美是理式。
又如,D。狄德罗认为美是关系,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分析哲学则认为美学在于分析文艺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语汇和陈述,澄清它们的含意,如“艺术”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多少种不同用法,等等。
所有这些,都可以说属于哲学的美学。这种美学经常作为某种哲学体系或哲学理论的分支或组成部分。例如,I。康德的美学是他的批判哲学的一个方面,J。杜威的美学是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引伸。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去分析哲学的说法之外,对古往今来颇为繁多的有关美的哲学理论作最一般的概括,则大体可以分为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三种。
客观论认为美在于物质对象的自然属性或规律,如事物的某种比例、秩序、和谐、有机统一以及典型等等。
这是唯物论的美学。客观论主张美在于对象体现某种客观的精神、理式,这是客观唯心论的美学。
主观论有许多种类和派别,但它们都认为美在于对象呈现了人的主观情感、观念、意识、心理、欲望、快乐等等,美是由人的美感、感情、感觉等所创造,这是主观唯心论的美学。
主观论有不少理论强调表现、移入、体现情感和精神必须有物质载体或对象,在这种意义上这种主观论是主客观统一论,但产生美的能动的一方仍是主体的精神、心理,所以仍属主观唯心论的范围。
主客观统一论认为美是作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实践作用于客观现实世界的结果和产物。
它认为,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然的人化”。因为人类社会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现实活动,所以这种主客观统一论既是客观论,又是唯物论。不过,这派理论也遭到前述的自然唯物论者的反对和批评,他们否认“自然的人化”与美有关。
总之,对美的问题的哲学探讨最终不外三个方向或三种线索,或者从人的意识、心理、精神中,或者从物质的自然形式、属性中,或者从人类实践活动中来寻求美的根源和本质。美的本质问题在当代西方较少讨论,一些人认为这种研讨缺乏意义或不可能解决,在中国却仍是一个为许多学者和人们极感兴趣的重要问题,认为美学学科本来就不能也不应回避或抹杀这种有关根本理论的探讨。
艺术科学 美学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关艺术原理的一般研究。西方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起,中国至迟从《乐记》开始,对戏剧、音乐乃至对整个艺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持久影响。
此后有更为多样和更为系统的有关艺术原理的学说和著作。其中各门艺术共同性的一般原理,如什么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与社会历史的联系,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等,构成了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但尽管如此,至今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算是艺术作品这些似乎是最简单的问题,仍无一致的看法或明确的界定。最广义的说法之一是,一切非自然的人工作品都是艺术品;一般观点是把艺术局限在专供观赏的作品范围内,称为美的艺术。
现代科技工艺的发达愈来愈明显地表明,大量供群众消费的日常实用物品,如房屋、家具、衣裳到各种什物装饰等等,生产工作生产过程,包括场地、环境、机器自身以及工作节奏、生活韵律等等,都具有审美性能和艺术因素。
即使是神庙建筑、宗教雕塑、教堂音乐种种今日看来似乎是专供观赏的艺术作品,在当时也都是以其明确的宗教、伦理、政治等内容和实用目的为主要价值的。由此又产生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是专供观赏的对象,或者是附着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其实用物品之上的形式或外观,作为艺术或艺术作品,其共同的特征是直接诉诸或引起人们的精神活动。
艺术作品以某种人为的物质载体诉诸人的感性经验,包括视、听、身和表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精神。
关于艺术的本质,有众多的理论,就艺术整体而言,最有影响的有 3种观点:①艺术是模拟现实;②艺术是表现情感;③艺术的美在于形式。
它们各自都有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欧洲美学传统基本上是模拟论。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艺术是影子的影子”;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作品给人以“认识的愉快”,“诗比历史更真实”;。。'" class=link>。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特征”。这些理论把艺术的本质归之于模拟、再现、反映、认识现实,就难以与科学作原则的区别,因为科学也可以用图象和模型来反映现实。而且,“反映”一词很含糊,难以说明艺术的幻想、夸张和变形,也难以解释艺术作品能引动人们审美感受的原因。
艺术表现情感的理论在中国源远流长,在西方则是随着近代文艺思潮而兴起的,至今未衰。但是,艺术表现情感的含义并不很清楚,并非任何表现情感的都是艺术,有些作家、艺术家声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并未充满感情。
艺术是否可能表现人所共有的情感?艺术表现情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什么是人一般的共同的情感?据说“表现”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理论上都没有明确的解释。
形式派美学从各种具体的艺术形式,如有机统一、比例、和谐、对称、均衡,或者提出某种宽泛的原则,如“有意味的形式”来界定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的美学价值就在形式本身,与任何内容因素,如思想、情感、主题、题材、现实都无关。
但是,对于形式本身何以能普遍必然地引动人们的审美经验而产生艺术价值的问题,除了归结为某种神秘的或者归结为某种生物-生理学的解释外,并没有科学的说明。
艺术有众多的不同种类。有的美学家强调艺术不能分类,多数美学家承认艺术分类,只是分类的原则各有不同。
黑格尔依据绝对精神的发展行程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古典和浪漫三种。更多的人从时、空或视、听来分。艺术分类的意义在于揭示各门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性能和审美规律。G。E。莱辛在《拉奥孔》中曾经强调诗与雕塑的不同,反对相互混淆和替代。
各门艺术均有其审美特长,彼此应相区别和分工,但又相互渗透和彼此补充。
任何艺术或艺术门类均由具体艺术作品组成。对艺术作品研究的美学趋向大体有3种:①着重对作者意图的分析研究,如传统的传记研究、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等。
②着重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分析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多种层次和结构,如新批评派R。因加尔登、结构主义美学等。③着重对作品被接受的情况研究,如接受美学。但任何一种孤立的研究途径都很难独自完满地解释艺术。
对作品本身的研究应是最主要的,但对作品的解释始终被制约于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特定的主客观条件和要求,不同时代、阶级或不同的批评家对同一作品有着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对作家、艺术家主观意图或下意识的探索确乎有其意义,对了解作品和鉴赏有所助益。
但包括W。莎士比亚、曹雪芹的作品和许多古代造型艺术在内的许多伟大作品,并没有因不很了解它们的作者而失色。所以对作家主观意图的了解在审美结构中始终居于次要地位。研究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非确定性、开放性和历史性等复杂关系,对解释和评价该作品大有意义,但并不能否定该作品所具有的客观审美特性。
艺术作品被接受的条件和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许多是宗教的、伦理的、社会的、政治的而并非审美的因素。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究竟存在于画布、石块、书页、乐谱中还是存在于人们历史的或个体的审美经验中,凡此种种,均涉及艺术本体论的哲学问题。
研究艺术作品、艺术部类或艺术与社会、时代、阶级、民族、环境,与宗教、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依据和联系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诸如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风格的流变与因袭,来揭示艺术的某些一般规律,如。
。普列'" class=link>。。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功利先于审美,H。沃尔夫林(1864~1945)认为艺术是开放与封闭两种风格的递换,法国文艺理论家H。A。泰纳(1828~1893)论述了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的关系,A。
豪塞尔(1892~1978)研究了艺术与社会、政治诸关系等等,构成了近现代美学颇为重要的和富有成果的领域。同时,尽管一般说来,美学在性质上不同于具体的文艺批评,但不少文艺批评家和作家、艺术家本人从具体艺术作品出发,提出或揭示了好些一般美学原理,如狄德罗、J。
W。von歌德、。。别林'" class=link>。。别林斯基以及中国的许多诗话词话,它们可能有时是碎金片玉,不成系统,但无损于它们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美学以其研究艺术和日常经验中的审美特征而日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对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研究称为审美心理学或称文艺心理学。
它构成美学的第三个方面。
在古代许多谈及艺术的美学理论中,包含有许多关于艺术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的现象描述和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净化说、《乐记》中讲“乐从中出”、“感于物而动”等等,便是对艺术的审美心理及功能的初步探讨。
18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特别是康德美学,把审美的心理特征极大地突出出来。19世纪中叶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G。T。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上而下的美学”(哲学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心理学美学)的著名说法以后,审美心理学日益占据美学的中心,成为近代美学的主体部分。
对审美经验、审美心理的研究,几乎成为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以及区别于一般艺术学的基本标记。
关于审美经验,大体有2种意见:①认为有不同于其他经验甚至与其他经验毫无关系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持这种意见的有K。
贝尔、R。E。弗莱(1886~1934)。②认为并没有这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各种普遍经验的“完善化”、“组织化”或经验刺激的中和、 均衡。 持这种意见的有杜威、I。A。理查兹(1893~1979)。
很多人采取中庸态度,认为可以有在性质上不同于其他生活经验的审美经验,但这种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并不处于隔绝或对立的状态,而且常常是紧相关连着的。
关于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如何相关连的问题,至今还谈不上有严格心理学的科学分析。
对审美经验的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实证研究始于实验美学。这就是用各种不同颜色、线条、形状、声音,对一些人作实验,记录反应,统计结果。但是,这种把各种形式因素孤立地抽出来以测量不同反应的实验方法,不可能得出什么科学的结论。
在实际生活和艺术作品中,任何形式因素都是在与许多其他因素极为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和渗透中诉诸人们而引起审美感受的。所以,这种实验美学虽曾流行一时,但很早就为多数人所舍弃。
比较起来,格式塔心理学对审美知觉的研究要更为重要。
R。阿恩海姆(1904~)论证了客观世界的线条、色彩、音响等形式,由于与人体的活动状态和内在心理有张力的同构关系,从而相互对应而产生如感情表现、感情移入等现象。从而比较成功地从现象上解释了审美中有关知觉 -情感的某些重要问题,比前人跨进了一步。
但这一学说完全漠视社会历史的人类学因素,最终归结为纯粹生理-物理机制。
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是当代西方流行的理论。它直接踏进了美学领域, 弗洛伊德本人写过 《达·芬奇》等论著。他关于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之类的见解为许多美学家、文艺批评家所接受。
精神分析学派在探讨欲望、本能由于受到社会压制而在艺术中无意识地呈现,有如在梦中呈现一样,这一点有某些事实根据。但弗洛伊德极大地夸张了性欲,把许多著名艺术作品解释成童年性欲的表征,完全抹杀其社会现实的真实内容,并把艺术作品都看作性欲的升华,也就很难提供美学上的批评标准以区分优劣。
与弗洛伊德同样有影响的是C。G。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它认为,在不同时代、社会的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乃是各民族史前时代所形成的某种集体无意识原型观念,人们因被唤醒这种沉睡在心中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而得到审美愉快。
这一理论比弗洛伊德更重视历史的社会因素,推动了对礼仪、神话、民俗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讨,对深入了解审美心理的社会根源有一定启发,但荣格的理论实质充满着神秘主义并且有宗教倾向。
E。布洛(1880~1934)的距离说和以 T。
李普斯(1851~1941)为代表的移情说也较为流行。 布洛以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作为产生审美感受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移情说的说法有几种,基本点是将主观情感移入客体对象而产生美感。这些说法由于接近日常经验的常识,明白好懂,容易为人们接受。
但严格说来,它们都相当含混,并不科学。例如,什么是这种“不大不小”的心理距离,它的具体的生理心理机制何在,“移情”究竟是种什么心理活动,为何会“移情”,如何“移情”等等,都没有真正的科学说明和严格的实验验证。
托尔斯泰(1828~1910)的艺术传达情感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与这种现象描述性的心理学说联系起来。托尔斯泰强调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在于交流情感,但缺乏理论论证。更为细致的是S。K。
朗格(1895~1981)的情感符号说。朗格提出艺术是对人们所共有而相通的情感逻辑的模写,不用概念语言的音乐成了她的理论的最佳佐证。这一理论虽然是从心理角度出发的,但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哲学观念,缺少足够的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作为依据。
所有这些表现近代美学,其重点在于探求审美现象的特殊性,企图给予以较准确的规定。近代各种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理论都间接地同这个基本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关于审美与认识的关系,就有 3种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截然不同的哲学美学理论:①过分强调审美的特殊性,如认为美是直觉即表现,它处于任何认识之前,从根本上否定认识、理解在审美中有任何积极作用;②过分否定审美的特殊性,认为艺术就是认识,审美就是理解;③注意避免这两个极端,重视审美中的理解、认识与其他心理的渗透、交错和融合。
康德很早曾提出想象力与理解在审美中的和谐运动,从而使审美不带概念而具有普遍性。康德还提出著名的“非功利而生愉快”的论点。审美的非功利性的心理特征,到A。叔本华那里发展成对脱离生存需求的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的强调。
叔本华认为人们只要有这种主观审美态度,任何客体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自此以后,审美态度日益成为近代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经常为人们所讨论和研究,前述距离说、移情说也属于这个范围。
研究审美态度的意义在于,揭示艺术创作和日常欣赏中主观心理的巨大能动特征,从而扩大人们审美的眼界和欣赏的范围,于丑怪中识光华,在平凡中见伟大,确认审美不是消极的反映、被动的静观,而是主体主动地投入自己全部心理功能,包括知觉、想象、情感、理解、意向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积极活动的高级精神成果。
然而,这种审美态度以及审美经验、审美心理的具体身心状态和过程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可以和如何来作出定性以至定量的严格的科学分析,它与日常经验和心理活动,它与社会、时代、阶级、民族、集团、个性的内在外在关系又如何,等等,都仍然是一系列远未解决的课题。
这些课题极端复杂,涉及了多种学科,诸如脑生理学、社会心理学、信息论等等,估计在相当时期内还很难以真正解决。
美学趋向与历史发展线索 美学是一门有远大前程的学科。随着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依据这些学科的日新月异的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基本观点,历史地、具体地、严密科学地研究和阐释审美心理诸现象,给予它们以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现实基础的前景,愈来愈明朗了。
总起来看,美学的发展趋向将是,一方面愈来愈走向各种实证的科学研究,从而专门研究审美心理,包括审美知觉、审美情感等等的美学,专门研究各部类艺术中审美规律的部门美学,研究人们生活-生产各领域有关问题的技术美学、生产美学等等,将不断兴起并日益专门化、多样化、细密化、成为美学领域中的许多独立的学科。
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又有各种交叉联系,可以发展成众多的边缘学科。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将日益扩大,具体研究课题将日益细密化和多样化。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生产到生活,从工作到休息,从交往到娱乐,从欣赏到批评等的具体实际作用和实用有效性、现实重要性,将不断突出和增强。
作为哲学的美学也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它将不断依据自己的哲学观点,注意概括当代各门科学成果和实用美学领域中的问题和成就,提出重大问题和基本观念,例如关于美育与塑造心理结构之类的课题,以提示方向和推动整个美学的前进。
美学的发展将是基础美学与实用美学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双向进展的行程。
西方美学史线索: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普罗提诺到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此后是文艺复兴,再经R。笛卡尔和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到康德、F。
W。J。谢林、黑格尔,属西方古典美学时期。有些学者认为,其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关于美与数的比例关系的理论,尽管披着神秘主义的外衣,但在初步提示美的外在形式与伦理心理结构可能具有某种数学的同构关系方面,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近代美学史的线索也相当繁多,其中从康德到席勒再到马克思的美学,由于把美和审美同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现实活动相联系,具有重视感性的人和人的感性社会化的特点,因此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很重要的。
中国美学史线索:与希腊诸哲大体同时的中国哲人和中国美学思想,强调审美的感性同伦理性相结合的特征,如关于五味、五色、五声的议论以及艺术的情感交流和建构人格的作用。
有些学者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风和佛教中的禅宗,是支配和影响中国数千年美学思想的四大主干。它们之间的渗透交融和矛盾对抗激起了中国美学历史上的许多波澜。
摈弃外在的偶像膜拜、追求人与自然的精神统一,肯定存在意义在于人间、主张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和谐、向往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以中和为美、重天人合一;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乐观奋斗精神、道家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超脱态度、屈原的“虽九死而毋悔”的执着顽强的情感操守、禅宗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形而上学心理境界,所有这些表明中国哲学指向的最高精神阶段不是宗教,而是美学。
出现在中国文艺和文艺批评史上的种种特征,如重想象的真实大于重感觉的真实、强调“小中见大”和“以大观小”、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善和谐关系、对形式美和程式化的讲求等等,无不与这种美学的精神有关。
中国近代美学则直接来自西方。
在西方美学史上地位并不突出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理论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经典。中国现代美学对它作了革命的改造和理解,舍弃了原来命题的人本主义和生物学的“美是生命”的含义,突出了“美在社会生活”等具有社会革命意义的方面。
与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基本论断联系起来,使现代中国美学迈上了创造性的新行程。正是在这行程中,严肃地提出了如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光辉传统,以创建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任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