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暂无答案!
一 写什么? 1 以网民的网络生活为文学题材。 网络对于文学的影响,首先就是它直接影响了文学的源泉——世界。今天,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介入了人类的休闲、娱乐、学习、工作、感情等生活空间。 网络是一条鲜活的信息巨流,它的丰富性、便捷性使世界浓缩成“地球村”,让我们生活的空间和想像力成百上千倍地扩大,让我们的触角无限延伸,因此大受青睐。从因特网问世以来,网民的数量数以百计的疯长,曾经有人戏謔:无网络无生活。 上网就如同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了。还有人预言说,今后见了人打招呼不是问你吃饭了吗,而是问“你上网了吗?”网络,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源于生活,网...全部
一 写什么?
1 以网民的网络生活为文学题材。
网络对于文学的影响,首先就是它直接影响了文学的源泉——世界。今天,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介入了人类的休闲、娱乐、学习、工作、感情等生活空间。
网络是一条鲜活的信息巨流,它的丰富性、便捷性使世界浓缩成“地球村”,让我们生活的空间和想像力成百上千倍地扩大,让我们的触角无限延伸,因此大受青睐。从因特网问世以来,网民的数量数以百计的疯长,曾经有人戏謔:无网络无生活。
上网就如同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了。还有人预言说,今后见了人打招呼不是问你吃饭了吗,而是问“你上网了吗?”网络,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源于生活,网络扩大了文学反映的生活内容。如:风靡文坛的长篇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它就是取材于年轻的网民一段凄美的网恋故事。
2 以极度个人化,隐私性极强的内容为题材。
由于网络创作写作者身份的隐藏,写作心态的隐晦和随意,写手们放下了包袱,更加大胆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敢于倾吐传统文学中一些很少涉及的内容。
如网络小说《北京故事》,大胆地描述“同志”情感,“同志”生活。小说还激起了更多人的勇气,写下了自己心底的故事,形成了“同志文学”。走进文学E时代,文学更大限度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生活中存在什么,网络中就会毫无顾忌地有什么。
3 以青少年生活内容为题材。
从文学内容所反应的年龄性特征而言,现在的网络文学主题更多的是以青少年的生活为题材,这是因为我国的网络主要还是青年人的世界。
年轻的网虫们在网上倾诉年轻的故事,年轻的声音。《第一次亲密接触》、《我的爱慢慢漫过呢的网》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当然,一旦网络更加普及,网民的成分就会更丰富,网络文学的题材也就会更丰富。
3 从写作成果而言,网络文学抒写的有许多是个人及其随意化的内容。
如同做菜,传统文学端上来的常常是精心烹制的精致菜肴,甚至是经典大餐;而网络上端上来则是一道道文化快餐,纵然其中不乏可口的美味,但难免游许多随意性极强的东西,甚至里面还有苍蝇等。这是文学走向大众,走向开放初期必然的现象。
二 谁在写?——从创作者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创作从精英走向民间。
回顾近当代的文学创作者,我们可以罗列出一大堆名字:鲁迅、林语堂、茅盾、巴金、徐志摩、郁达夫、曹禺、郭沫若、钱钟书、路遥等等。
除这些大师外,还有部分层次不同的作家、文学爱好者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学的门坎太高,发表太难,挡住了许多文学作品走进我们视线,也打击了许多屡经失败的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文学创作成了一部分人的专利。
再来看看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者。因为因特网的特殊性,网络文学没有门坎,没有权威、没有编辑,没有人为障碍,只要在电脑上敲击键盘,然后贴到各大BBS、文学论坛,就算发表了。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间的一切过程都被省略,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发表作品,你就可以成为“作家”,在网络的世界里,“作家”没有界限……网络写作的这种自由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追随者众,这种追随又往往是率性而快乐的,由此,文学创作从精英的权威中突围而出,真正走向了民间,走向了大众。
“众人拾柴火焰高”,网络文学就这样变得异常喧闹起来。这些追随者喧哗者(我们不妨称之为“网人”、“网上写手”),他们呼吸着互联网文学苑清新自由的空气,成为文学的新生力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目前国内上网的网民百分之八十七以上是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
也就是说,是广大的文学青年,他们顶着一个个个性化的网名,在网上倾吐着自己或稚嫩或深沉的声音,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不少新鲜的空气。从网络文学诞生而今的近六年时间里,网上已经是“星光灿烂”,如痞子蔡、宁财神、安妮宝贝、邢育森、何从、李寻欢等网络写手。
网络文学在培育自己的作家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正在被中国作家们所接受,并正被他们应用于创作。当然,垒起网络文学广泛而坚实的基座的,还是那些成万上亿的默默“网人”。然而,在这些“网人”中,将来产生网络中的鲁迅、郭沫若、巴金,也并非不可能。
三 怎么写??——从创作过程和结果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从文本走向电子化,从经典走向快餐化。
1 敲击键盘代替执笔手书,磁盘记录终结手稿时代。
互联网时代,键盘输入代替了执笔手书,磁盘记录了终结手稿时代。
键盘输入速度快的写手会使写作具有了某种一泻千里的快感,思维因书写过慢而受阻的现象也大大地减少了。这使得写作比以往更接近“心想手书”的同步状态,也使写作者能更好地捕捉稍纵即逝的意识流;而且,熟练的键盘操作使“手书”成为一种近似于无意识的行为,“手书”意识的减弱,使作者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心想”上,这样的写作状态更自然、更真实,并减少了书写意识过强时易造成的理性对于初始情感的扼杀。
自然,我们没有理由把键盘敲出来的诗稿再称为“手稿”了,一摞摞压箱底的手稿,此时用一张巴掌大的磁盘便存储完毕。再也没有因纸张的变黄发脆而产生的历史感,没有了作品以外再可玩味出的人的东西。数字化的文稿丧失了人格魅力,作者同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简单,没有了文化上的外延。
过程的不同有时会导致本体的不同。“手稿时代”的严肃的写作者,大多都珍视文字,勤于探讨一些本质性的问题,比如艺术的本质、存在的本质、世界的本质等等。而“数字化的文稿”的作者是生活在虚拟环境中的一代,他们在虚拟的空间用虚拟的身份对话、交流、阅读、受教育。
这种数字化生存往往会使人淡忘对本质之类问题的探讨,很简单,Byte就是本质,数字就是本质,一个叫比尔·盖茨的人和他威及全球的公司就是本质。因此,“数字化的文稿”往往会更多地注重现在时,它们解构历史,甚至漠视文化,使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像一场全民狂欢的卡拉OK。
2 轻松随意代替千锤百炼,快餐点心攻占经典大餐。
从甲骨文到帛书到纸,传统文学创作都以纯文本为主,最多配有插图。同时由于发表的艰难,传统文学在创作中往往是经过细火慢炖的磨炼,甚至是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谱写出来的,这一点在我们阅读路遥的《创作手记》中可以激动地感受到。
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感人的创作经历不得不使人肃然起敬!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能像路遥这样,怀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写作的,但是比之网络写手,大体上他们还是要严谨一些。另外,正因为作家严谨的追求,他们的作品隽永,许多堪称经典。
网络写手们因为发表的随意性,带来了网络写作的相对随意性。在电脑前码好字,或者审阅不细甚至根本疏于审阅,再加之失去了传统媒体的编辑审阅,文字的浅表性错误自然增多了。即使文字句法都无误,但文章的主题、结构、人文内涵等也难免有不足之作。
网络林子实在是太大了,当然是什么鸟儿都有,谁也保不了上传的文学作品的质量。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对于投稿的作品都依旧必须等待编辑,自然没有纸质媒体编辑那样严格,但是对于网站内的文学作品的文质还是有一定的保证,本人经常阅读的一位网名叫“木末之风”的作者,从他的作品中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谨的创作准备。
另外,从文章载体来说。这些东东,大多贴于BBS,高点精品区,再高点文集里面,但不容乐观的是一旦入了个人文集便大有入了“棺材”一样,很少有人翻看(这是实话)。文章的耀眼时,其实就是在新鲜出炉子的那几分钟,网友点击之时。
这种网文的独特载体,决定了网文要有快餐意味。不快成吗?一日一更新,甚至几分钟的时间,便被淹没在贴海里了。
从网文受众来说。上网的人尤其是来BBS的人,十有八九是来寻开心的、寻达观的、寻知音的,即使寻知识和思想也是想以轻松的方式接触,试想纸媒上那一读百读也还觉深奥的作品发在网上,有谁会一眼知道你说些啥,又会谁会耐下性子啃这种“硬骨头”呢?这更加剧了网文的快餐意味。
再说“弄潮儿”的赶潮作品。这些作品的写作主体,不能说是不严正的,甚至有些还严正有余。但这些都不能忽视网文的受众群和载体。凡是发在网上的东东,没有一个作品的写作者愿意看到自己作品旁边的点击数为零。
再加载体的特有属性,便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写作者的快餐冲动。只不过一些聪明的网络写手,考虑的是怎样在“快餐”之后,让受众记着自己的“名号”,直如在哪家快餐店进过一餐之后,印象不错,下次再来一样。
3 多媒体代替一本正经,网语味推动语言创新。
新的电脑网络媒体与制作工具相对文字、纸张和笔具,在使用和表达上具有全方位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你可以想象,当你可以用包括文字,语音,图象,动画……各种方式来表达你的心声,这比起只能用笔在纸上写画--是何等的爽快呀!联想为其著名的电脑照排系统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
咱们可以稍作改动,重新再体会一下--“告别笔与纸,迎来电与光”!当人们真正地利用这样的媒体与制作工具来表达自己时,真正的“网文”才诞生了。就象使用秦砖汉瓦的技术可以修造精美的四合院,可以完成雄伟的万里长城,而只有使用钢铁和混凝土才能建造摩天大厦,跨海大桥,实现人类的更高理想一样,这里的道理实在是太简单了。
告别秦砖汉瓦式的“码字”的时代,走进文学创作E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在这一点上,它和纯文本有天壤之别,具有很显然的优势,它非常有利于 “情境”之创设;另外,在网络阅读中可以实现人机、人人平等开放的对话,如BBS留言板、论坛、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这种交互式阅读,极大限度地达成了协商、对话;网络创作还能建立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来组织各种文学作品,信息浩如海洋,这有利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传统意义上文学体裁的划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界线将因此而越来越模糊,随笔,或者干脆无法确切划分的一些“网络文学”将成为主导。到最后,传统的文学体裁将可能被整合缩略成一种文体,在这一文体的文本中,将会出现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甚至是超级链接这些超文本的符号,带给读者全方位、多维的阅读感受,并可以与作品本身形成互动。
网络文学使传统文学原有的词汇和语法经历一场爆炸式的增长和变异,直接导致文学的变异。网络文学的作者说网语。什么是网语呢?除了那些需要歪着脑袋才能猜出来的表示喜怒哀乐的符号和洋泾浜以外,网语的重要特征就是错字、白字连篇。
比如你以拼音联想输入“网人”二字,屏幕会显示“妄人”;同理,有时作者文思泉涌,只顾得输入“网语”,聪明的电脑联想出来的却是“妄语”。由于网上文学没有幕后的编辑替作者审稿,订正错字,网人写什么,网上就发什么,写大白字没商量。
当然,网人们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以后,将错就错,形成网络行话,听上去有点像威虎山上土匪的黑话。比如现如今网络文学里虚无缥缈的“美眉”充斥,而正儿八经的“妹妹”却受到冷遇。我们来看一段网语:
7456,TMD!怎么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94酱紫,呆会儿再打铁。
886!”
你能看懂这段话吗?简直是什么组织的接头暗号吧。其实,这种由汉字、字母、数字交杂在一起的句子不是什么“黑话”,在网络尤其是聊天室颇为流行。它的意思是:
“气死我了,他妈的!怎么超级网虫和网络新手一块儿到我的个人主页上留言?就是这样子,呆会儿再来贴帖子。
拜拜了!”
在梦幻的网络世界,网民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新奇乃至愤怒的“网语”。他们将文字、数字、英语、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怪字、别字层出不穷,有的完全是病句。但在网络中,这种“另类表达”是网虫们的通行语。
这样的网语还能找出许多,它大面积地被运用到网络文学作品中,非常有生命力,甚至蔓延到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了。作家陈村则认为,在电脑上,中文表达本身存在缺憾,使用“网语”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和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会显得新鲜,有个性。
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是“网语”的热心鼓吹者,他认为,“‘网语’是一种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顾晓鸣还说,“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本世纪初因广播电影和近代印刷术等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白话文,是语言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现在,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及‘网话文’,它与新一代青年的语言相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
”
“网语”流行的现象,其利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暂且不去理论,但是它的存在及其对于文学的影响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四 怎么传播?——从文学传播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的传播更快捷。
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播的方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它借助纸质媒体走近每一位读者,有时也借助广播、电影等媒体。这里就不再?论了。网络文学的传播借助网络媒体,有人也把它称之为第四媒体。这是相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报刊、广播、电视这3种传统媒体而言的。
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第四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学者钱伟钢认为,这种媒体的特征有10个方面,即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其中,有这么几个特征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
网络化:网络化是第四媒体传播的基础。第四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得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第四媒体的普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目前的第一代因特网已完全能够畅通无阻地传送文本,可以让你的文学稿子随意传到任何一个拥有网址的报刊。
多元化:第四媒体的传播者多元化。第四媒体是人人均可创办的媒体,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的文学作品的空间。
全球化:第四媒体受众全球化。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常受限于当地,不同地域之间的媒体间很少存在竞争。
第四媒体的传播则不受地域限制,受众遍及全世界。你一上网写作,如果愿意发表的话,可以让任何人看到。
实时性:实时性是指第四媒体可以随时发布新闻。因此,第四媒体的时效性胜过传统媒体,可以随时上网抒发感想,寄送文章。
交互性:交互性是指第四媒体能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第四媒体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你与他完全可以在网上交流创作体会,交流作品。
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第四媒体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
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第四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发布。如果你精力旺盛,完全可以创作并且在网上发表无数篇作品,直到你感到累了为止。
五 谁在看?——从欣赏者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欣赏网络化。
传统时代谁在阅读?网络时代谁在看?怎样读?从读者角度来讲,传统文学的读者甚众,只要认得几个字的人都可以进行阅读。然而网络文学的阅读除了网络作品纸媒化的作品基本与传统文本阅读大致无异外,更多的读者当然必须是上网一族。
而目前的上网者年龄明显趋于年轻的一代。也就是网络文学阅读的主流是年轻的上网一族。他们更多的是怀着消遣的心态进行阅读的。而网络文学也因此比传统文化轻松幽默,更容易接受和消化,更能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
网络时代是一个充满压力和紧张的时代,更多的人需要的是一种“文化快餐”;网络时代还是一个感情泛滥而又缺乏感情的时代,需要不搀杂铜臭气的爱情故事来填补人们的精神空白。网络写手是生活在现实和网络之间的普通的人,他们讲述的故事更能满足现代人饥饿而挑剔的胃口。
就如同一家书店老板说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最爱看的就是这些书。”
六 谁在评论?——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批评大众化。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处理传统文学批评的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读者——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关系时,往往是以侧重于上述的某个要素而构成它们自身批评理论的。
如,在19世纪以前,文学批评理论强调作家和传记研究,20世纪前半期强调作品研究(主要表现在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20世纪后半期则强调读者反映(主要表现为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
这些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在针对纸型文学作品分析时有其合理性,世界——作品——作家——读者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往往是线性和单向联系的,因而我们可以把某个要素单独地抽取出来进行分析。传统时代的评论作品的声音是少之又少的,它更多的集中于文化精英——评论家的嘴巴。
而普通阅读者的声音因为多种原因常常被淹没。作者听不到更多的声音。
网络文学使文学评论大众化。它的评论者之多是几乎无法数尽的。众多的网虫在阅读网络作品时,几乎是只要他们愿意说几句,谁都可以此发表自己观点。
下面我们就以一篇发表在某文学站点的文章《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为例来看看它的相关评论: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沈寒阳|时间:2003-02-21 22:47:35
我时常在想~~~~~~~~~~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段难忘的感情~~~~~~~~我想肯定不会只有一段~~~~~~~~所以在我们拥有的时候要去珍惜~~~~~因为当你想再回头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
51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lingling2099|时间:2003-02-21 18:57:23
我不知道怎么说,看了你的文章,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看完之后才发现早已泪流满面了,你说的和我的经历好象完全一样,只是我自己。是我自己,怪我自己错过了他,现在来后悔不知道会不会晚了。
49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玲珑小娅|时间:2003-02-20 11:53:25
新学年新气象,祝愿大家都过的比我好!有一首歌的歌词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是刘若英《后来》这首歌中的: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希望大家都会喜欢。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48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飞~~|时间:2003-02-19 23:46:51
回忆~~~~~~~往事有美好也有一颗痛痛的心,在美好和痛苦之间去面对生活,生活是美好的!
47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沈寒阳|时间:2003-02-19 23:16:44
是啊:)是她的诗啊~~~~~~~~~~~~~很出名的诗~~~~~~~~~我很喜欢题目叫花开的树~~~~~~~~~~~~
46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lqljun|时间:2003-02-16 15:41:59
亲爱的那好象是席慕容的诗嘛。
45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jlhcldl|时间:2003-02-16 11:53:11
看来我的遭遇比你好,没你那么费事,(功到自然成)。
44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沈寒阳|时间:2003-02-16 11:44:08
希望有个人陪着自己一起看日出,一起看日落,一起在海边散步,一起去郊外踏青,一起去菜市买菜,一起在家做饭,一起看时尚杂志,一起听怀旧金曲,一起相偎相守直到生命的尽头
38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沈寒阳|时间:2003-02-07 11:49:12
把自己藏起来。
我不见人。我不想见人。很久没有吐露的心声,听起来那么的脆弱。我知道,我是懦弱的。我是自私的。总是这样的一个冬天里,我一个人蜷在角落,舔噬着自己的伤口。伤痕是丑陋的,不能见人的。它只是一个见证。
当我怀抱着满满的悲伤,当我捧着满满的泪水,我能想起的那个人,又是谁?
37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沈寒阳|时间:2003-02-06 17:31:22
我从来没有说过我文章写的好:)我只是用我的笔写下自己曾经的一段故事和一段心情而已~~~~~~~~~若大家觉得你看不下去:)可以不看~~~~~~~~~~~~~~~:)谢谢很多朋友的留言~~~~~~~~~~~~这个冬天天空很蓝,风不算太大,空气不算太冷。
真的,我找不出什么叫遗憾。只是,不该有雪,在这个冬天。
36 [评论:]爱情我真的不想放纵~~~~~~~~~~~~~ |发表者:187229162|时间:2003-02-06 14:04:45
寒阳,我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动。
我知道爱一个人不一定拥有。但是你还是有机会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你感觉不好受 ,她也是人她也感觉不好受,知识把内心得不好受强人着罢了,要是我就去追。因为她是我的最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见,网络不仅让人的真情得到更深层次的流露,而且让读者与作者的交流更直接互动起来了。
当然,同时我们不得不说,其中极大部分评论是流于简单和感性的,它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评论”,称为“我来说几句”更合适。但是这样的“说几句”在网络上受众者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在任何一个文学站点的作品后面几乎都可以找到许多。
它对作者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网络文学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读者直接参与了作品的创作,作家也时时听取读者意见并把这种意见贯穿到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去。
七 为什么而写?——从文学意义的角度看,网络为文学转向娱乐推波助澜。
文学的意义怎样?文章千古事,我国古代诗人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都表现达了他们对文学意义的认识。传统文学无疑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它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是富有人文关怀的。
再如文学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狂人日记》、《边城》、《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作品会长久流传,正因为它们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进行思索,他们关注的是所有人的命运与情绪。因此,可以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灵魂栖息的净土。
E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文学意义的转化。文学意义的转变原因使多方面的。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为文学意义娱乐化推波助澜。文学的游戏休闲功能在进一步地强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商业经济社会,更多的人生活在苟利钻营之中,人类的生活充满了生存的压力,在紧张之余,人类更需要的是休息放松。
网络的出现使文学的休闲意义得到了实现的可能。很少有网络写手再将文学推向圣坛,文学的崇高和神圣已经在网络上消解。他们写作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宣泄精神,缓减压力。作品很少有宏大的主题和结构,失缺了对社会对人生的整体精神,太多的文字只有放纵,只有梦呓,肤浅而直白,网络写作者在知识结构,创作准备,创作心态上大多浮躁,急于求成,很少有复杂而深刻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批判意识。
综观网络创作,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某些闲人时间多得真没法打发了,看电视枯燥、读书报烦燥,上网写点东西一来交友二来搏得网上留名还挺好,于是即兴东东“文如泉涌”。性情人或压抑或兴奋或相思或苦恋,与人说无趣,与己说无聊,上网将所思所想所爱所情一古脑端出来,遇知音指点则喜,逢陌人砸砖则惊,一惊一喜便释然忘怀,既平衡了心态又抚慰了情感,不亦乐乎。
于是,这类写作都带有明显的自娱性、随意性、发泻性——我写、你看;我泻完了,你也忘完了。如此而已。因此有人称网络写作是“写作成为游戏”。当然,游戏中也不乏会诞生网络精品。另外,网络文学由于更加真实地贴近生活,走向大众化,的确也更多地写出了更多人心灵底处的声音,心灵底处的呐喊,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文学是一种更深的人文关怀精神。
当然,网络为文学的娱乐化推波助澜,并非就是网络文学就此不要文学的文化意义了,排斥“文以载道”了。网络毕竟只是一种工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怎样运用它,自然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收起
广州人流去玛莱医院好不好?
453人阅读
后来听说这病容易复发是真的吗?
51人阅读
嘉兴联勤男科医院好不好呢?
0人阅读
什么方法增高会对身体有伤害?
100人阅读
2019-10-30
2019-03-12
2016-03-23
2017-05-02
2018-05-09
2018-11-20
2016-07-29
2017-10-20
2018-03-26
2018-05-12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4-02-01
2024-01-29
2024-01-29
2024-01-23
2024-01-31
2024-03-04
2024-01-24
2024-01-29
2024-02-29
2024-02-29
2024-01-26
2024-01-23
2024-01-25
2024-01-22
2023-12-04
2023-12-04
2023-12-03
2023-11-26
2023-12-04
2023-11-30
2023-12-04
2023-12-04
2023-11-28
2023-12-04
2024-01-29
2024-02-26
2024-02-21
2024-02-01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