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什么
概述】
桃、杏、批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皆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苦杏仁甙遇水,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因此服食过量可以发生氢氰酸中毒(hydrocyanic acidpoisoning)。 苦的桃仁、杏仁比甜的毒性高数十倍,生食数粒即可出现症状。氢氰酸中毒的原理是氰酸离子(CN-)易与三价铁(Fe+++)结合,但不能与二价铁(Fe++)结合,当其被吸收入血后,因血红蛋白含二价铁,故不与结合,而随血流运送至各处组织细胞,很快与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的作用,而发生细胞内窒息。 正常人体内含有硫氰生成...全部
概述】
桃、杏、批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皆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苦杏仁甙遇水,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因此服食过量可以发生氢氰酸中毒(hydrocyanic acidpoisoning)。
苦的桃仁、杏仁比甜的毒性高数十倍,生食数粒即可出现症状。氢氰酸中毒的原理是氰酸离子(CN-)易与三价铁(Fe+++)结合,但不能与二价铁(Fe++)结合,当其被吸收入血后,因血红蛋白含二价铁,故不与结合,而随血流运送至各处组织细胞,很快与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的作用,而发生细胞内窒息。
正常人体内含有硫氰生成酶,能使少量CN-转变为无毒的硫氰化物,由肾脏排出,但这种机体解毒反应进行比较缓慢,当不足以解除氢氰酸的毒性时,即发生中毒。
此外,很多含氰化合物(如氰化钾、氰化钠和电镀、照相、染料所用药物常含氰化物)都可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
多于食果仁后2~6小时内发生症状。轻者有恶心、呕吐、头痛或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脉搏增速,呼吸深而稍快。严重者昏迷、惊厥,体温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不规则,多不伴青紫。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阵发性痉挛,腱反射亢进或消失。白细胞可增高。患儿往往死于呼吸麻痹。若为氰化物中毒,症状发生更急更快,重者顿时昏迷、惊厥而死。
【诊断说明】
主要靠病史及吐出物中查见毒物残渣。
病人呼气中有时可有杏仁味,可助诊断。对疑为氰化物中毒时,可用特效解毒剂作诊断性治疗。至于采取标本作氰化物分析,方法复杂,非一般医院所能推行。
【治疗说明】
1。一般处理 催吐,洗胃可用1∶2,000高锰酸钾、5%硫代硫酸钠或1%~3%过氧化氢。
口服拮抗剂,保持体温,尽早供氧,镇惊止痉,给呼吸兴奋剂以及在必要时持续人工呼吸直至呼吸恢复为止。同时进行静脉输液,维持血压等对症治疗。一旦确诊,应尽快应用特效解毒药。
2。特效疗法 特效解毒药有:①硫代硫酸钠:是利用其中之硫与CN-结合成无毒的硫氰化物,由肾脏排出;②亚硝酸盐类: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夺取CN-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减少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结合,恢复细胞呼吸,起到缓解中毒的作用。
由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仍将解离,放出CN-。若中毒不重,陆续解离出的CN-可被机体自身转变为无毒的硫氰化物,排出体外;若中毒较重,仍需再用硫代硫酸酸钠;③美蓝:大剂量注射亦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美蓝含硫原子,故有解毒作用。
④含钻的化合物:钻与氰离子生成无毒的氰钴化物,且钻与氰的亲合力大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氰的亲合力,所以含钻的化合物如羟钴胺(与氰生成氰钴胺即维生素B12)、依地酸二钻(CO2EDTA)、氯化钻也是氰酸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1)轻度中毒时:应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或美蓝三者中任何一种均可(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见下)。也可用羟钻胺、氯化钴。
(2)重度中毒时:为了争取时间,应立即给吸入亚硝酸戊酯,将安瓿包于纱布内压碎,每隔1~2分钟吸入15~30秒,此时尽快配制1%亚硝酸钠溶液依年龄大小用10~25ml(或10mg/kg),由静脉每分钟注入3~5ml(注射时应备有肾上腺素在旁,密切注意血压,如血压下降即肌注肾上腺素,血压明显下降时应暂停注亚硝酸钠)。
或用1%美蓝每次10mg/kg(即每次1%溶液1ml/kg),加25~5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注射时观察口唇,出现暗紫发绀即可停药。然后再用25%硫代硫酸钠按每次0。25~0。5g/kg,于10~20分钟内静脉缓慢注入。
注射后如果氰中毒症状未消或以后症状反复,可重复上述药物一次,剂量减半。但应注意:亚硝酸钠,美蓝和硫代硫酸钠用量过大都可引起中毒,注射时应格外细心,严密观察病人,防止过量中毒。
【预防说明】
应使产区群众了解这类果仁含毒,不可随意取食。
特别是苦杏仁和苦桃仁等毒性更强,生食少量即可中毒致死。糕点及饮料中采用杏仁、桃仁应严格加工。一般先用热水浸泡,多次换水,然后去皮去胚,煮或炒熟,则毒性减低,用量也不宜过多。医药用杏仁制剂应谨慎处方。
含氰化合物应严格按照剧毒药品保管和使用管理规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