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怎么写?能给个例子吗
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能动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报道水平。但是,新闻工作者能动性的发挥有其合理限度,它必须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为前提。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来说,报道策划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就是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报道策划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相对于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实来说,报道策划只能是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报道策划是第二性的,它对客观世界有着依附性,必须在占有详细事实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正如陆定一所说,“新闻的本质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全部
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能动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报道水平。但是,新闻工作者能动性的发挥有其合理限度,它必须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为前提。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来说,报道策划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就是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报道策划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相对于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实来说,报道策划只能是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报道策划是第二性的,它对客观世界有着依附性,必须在占有详细事实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正如陆定一所说,“新闻的本质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因此,报道策划的首要原则就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就是要求报道策划只能从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作为策划的出发点,并且必须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为基准。任何歪曲事实真相的报道策划,都是与报道策划的根本宗旨相违背的。
1998年4月10日,《惠州晚报》刊登了题为《主持正义揭穿骗局本报记者遭疯狂报复》的报道,称该报一记者3月26日接到读者电话投诉,一伙人在惠州龙丰灯光夜市以赌博方式兜售假冒伪劣洗发水。记者立即前往采访,并当场揭穿骗局,遭到围攻殴打,过后又在自己的宿舍楼下再遭疯狂报复,身上多处受伤。
此后,《惠州晚报》接连发表多篇后续报道及评论,广州、北京、深圳等地多家报纸相继转载。惠州市公安局也积极组织警力进行侦查。结果,这桩“记者伤害案”却是假新闻。事实真相是:记者所受的伤并非在采访中揭穿骗局所致,而是因其女友在市场上得罪了兜售假洗发水的人,那伙人转而袭击他所致。
在自私自利之心的驱使下,该记者“策划”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的虚假报道。
强调报道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意味着报道策划与制造假新闻具有本质的区别。无论古今中外,一些虚假报道往往会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被“策划”出来,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赫斯特所策划的美西战争报道。
1898年2月15日,一艘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被炸沉,《纽约日报》不管法院的调查有无结果,就作出通栏标题:《炸毁缅因号是一个敌人所为》,断言是西班牙人制造了这起事件,制造战争气氛。据说,赫斯特在此之前就派遣了速写画家芮明顿到哈瓦那作战争速写,芮明顿到哈瓦那后致电赫斯特:“这里很平静,不会有战争,想回去。
芮明顿”。赫斯特复电:“请留下,你供给速写图画,我将供给战争。赫斯特”。 美国学者埃德温·埃默里认为,“虽然至今不知是否确有其事,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形势。在所有美国报纸中,赫斯特的新闻在煽动战争方面是最卖劲的。
” 如果确有其事,那么,赫斯特的做法就是无中生有,是蓄意制造假新闻,根本不是我们所讲的新闻报道策划。
二、以传播价值为准绳
在传媒运作中,“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增强报道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向受众提供精美的新闻报道,是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入耳入脑。
” 从理论上讲,报道策划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掘新闻事实的传播价值。为什么一些新闻事实被媒介“筛选”出来加以报道,而另一些新闻事实被媒介“过滤”掉了?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受众需要,或者能够满足传者需要,或者同时满足了受众与传者需要的那些新闻事实,才能被媒介报道,才能得到传播。
新闻学理论告诉我们,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能够满足传者需要的新闻事实具有宣传价值。因此,所谓传播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加上宣传价值之和。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属性或因素,宣传价值则是新闻事实满足传者需要的各种属性或因素。
“一般地,新闻报道会同时考虑满足传者和受众的需要,但着眼点或侧重点往往不一样。如果新闻报道着重考虑满足传者的需要,那么其价值取向就是以宣传价值为主;如果新闻报道着重考虑满足受众的需要,那么其价值取向就是以新闻价值为主。
” 我们的报刊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新闻报道要让党和人民都喜欢,就必须做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统一。而要达到有机统一,新闻价值是基础,宣传价值是导向。只有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讲究宣传价值,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新闻事实的传播价值;同时,也只有宣传价值的导向下追求新闻价值,才不会迷失方向。
1999年6月,武汉一家餐馆的一名员工不慎被毒蛇咬伤,老板为了抢救员工生命,不惜花费12万元包下专机,将其连夜送到广州。同时,还有数百人自觉参与抢救行动。这是一条可读性很强的社会新闻,很多媒体都及时作了报道,并且追踪包机事件的旁枝末节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南方日报》认为,“包机事件除了事件本身具有可读性外,还生动地反映了新型劳资关系和新型人际关系,回答了一代人的道德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转型期,在金钱和道德之间怎样选择?这才是新闻的真正价值所在。
” 于是,《南方日报》在及时报道这条社会新闻之后,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加以充分的发掘,推出了长篇通讯《为了一个受伤兄弟》,不仅报道事件的详细经过,还阐述了事件的潜在意义。接着在持续一个多月的报道中,一方面对事件作跟踪报道,一方面邀请专家座谈,发动读者讨论,从而充分发挥了机关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以报道创新为灵魂
前已谈到,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为了适应日益凸显的新闻创新要求才出现的,报道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出受众所喜爱的新闻精品。因此,创新是报道策划的核心,是报道策划的灵魂。
没有创新,就谈不什么策划。
报道策划创新,意味着涉足别人未曾涉及的领域,报道别人未曾报道的内容,选取别人未曾选取的角度,提炼别人未曾提炼的主题,采用别人未曾采用的形式。通俗地说,就是要在报道上争取第一。
1994年,四川的一家内部刊物《经济学消息》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原因就是该报策划一次极富创新意义的报道——“诺贝尔大追寻”。经过周密的策划,该报总编辑高小勇在1994年5月赴美国采访了弗里德曼、阿罗、马可维茨、米勒、科思、福格尔、贝克尔、萨缪尔森、莫迪得阿尼、克莱因、西蒙、布坎南、萨克思等十多位经济学家,让他们发表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
尽管我国经济学界的理论家们早已开始了对西方经济学界的“问候”,但像《经济学消息》这样全面集中地反映西方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改革的看法,在当时的大众传媒中还是第一次。难怪从经济改革理论的著名人物吴敬琏、厉以宁,到当时号称“京城四少”的中青年经济学家樊钢、钟朋荣、魏杰、刘伟,始终都以积极的姿态关注着这次跨越国界的采访报道。
有人认为,“诺贝尔大追寻”是一次极富报道创新的“经典之作”。
当然,“第一”毕竟是少数。在通常情况下,创新更多地体现为对前人、对别人和对自己已有成就的超越。这种超越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但是,只要有了某一方面的超越,它往往会带来整体性的突破。1991年底,《经济日报》头版登了一篇通讯《马上就办》,报道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提高工作效率,实行“马上就办”制度,在读者中引起关注。
也有读者来信表示怀疑,一位读者直接在报纸上批了“我不信,吹牛吧?”几个字,然后寄回报社。怎样才能让读者释疑呢?《经济日报》的一位编辑在紧张地思索着:请驻站记者再访“马上就办”?总社派记者暗访,连同读者来信一起刊登?编辑感到这都不失为新闻,但总嫌其形式不新,新闻味不够浓烈。
正是在这样的思索过程中,一个创新的思路冒出来了——请这位读者同记者一起去作暗访。这个想法又得到了总编辑的完善,建议这位编辑带着读者到鞍山市政府采访时不要暴露真实身份,以办事者的身份实地体验一下“马上就办”是虚是实。
于是,由报社记者和读者一起进行“秘访”而推出的《秘访“马上就办”》,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报道策划的创新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它无永止境,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不断探索,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报道天地。
四、以切实可行为条件
报道策划是为了把新闻传播工作做得更好,使新闻传媒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报道策划总是力图使新闻报道达到“最佳”状态。但是,新闻报道能否达到“最佳”,仅有人的主观努力是不行的,还要看客观条件是否成熟。
只有当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达到有机统一时,理想才会变成现实。因此,报道策划必须以切实可行为条件。
怎样判断报道策划是否切实可行呢?首先,报道方案的策划必须切合报道时机。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问题的解决,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就构成了报道时机。1998年6月世界杯开赛前夕,已经创办三年但一直疲软的《南方都市报》为了借世界杯来一展雄风,做了一个要比其他媒体提前介入世界杯报道的策划。
于是,在世界杯开赛前十天,《南方都市报》就开始做世界杯赛报道。结果,《南方都市报》的发行量开始是每天几千份,后来是每天一万份一万份地往上涨。就是在这次报道战役中,《南方都市报》才真正在竞争激烈的广州报业市场里站立了起来。
《南方都市报》的这个报道策划做得好,关键是报道时机把握得好。世界杯开赛前10天,广大读者已经充满了急欲了解有关情况的需要,其它媒体又还没有开始报道,《南方都市报》的提前介入,既满足了读者,又比其它媒体先声夺人,赢得读者喜爱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次,报道方案的策划必须切合媒介定位。媒介的不同定位,意味着媒介具有不同的性质,发挥不同的作用,意味着媒介具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也意味着媒介具有不同的内容选择。因此,报道方案的策划应当与媒介定位相协调相一致。
《华西都市报》创刊以后,把批评报道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不断推出批评报道,像“大音棚打人事件”、“’94上海轻博会”、“陈道容之死”等,这些批评报道就很符合该报“市民生活报”的定位。该报主编席文举明确提出,《华西都市报》的批评报道“不打老虎”,只“打苍蝇,抓生活”。
因为“打老虎”是政治们的事情,主动权不在新闻界,一张市民生活报可以有所作为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打苍蝇,抓生活”。应当说,这样的批评报道策划是切实可行的。
再次,报道方案的策划必须切合报道能力。
一切报道方案,最终都要新闻工作者去完成。由于新闻传媒的地位、起点、历史存在着差异,不同的传媒在报道能力上是有差异的。任何一家媒体在策划报道方案时,都必须量力而行。1994年12月14日,是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重大时刻。
为了做好关于三峡工程的报道,宜昌《三峡晚报》早在两月前就开始策划,准备推出“三峡工程大视角”的系列报道。考虑到本报地处三峡工地,对三峡的周边环境、工程进展、人员关系等情况比较熟悉,而人员素质有所欠缺,报社便邀请《羊城晚报》的同行前来进行合作报道,最终使“大视角”系列报道受到好评。
应当说,《三峡晚报》的这个策划,是十分明智的。
在某些情况下,传播技术条件是报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充分考虑,否则就会对整个新闻报道带来不利影响。1995年,中国科学考察队首次进入北极,广东新闻台策划了现场直播节目《我们走向北极》。
直播时机是科考队进入极点的时候,但是,由于北极没有科考站,在队员登极成功并迅速撤回大本营的一段时间,电台记者根本无法与科考队员取得联系。节目也只有在科考队飞到加拿大的温尼伯市时才开始播出。节目播出后,虽然被称为“在全国最早作出的直播采访”,但让人感受到遗憾的是,节目毕竟不是在极点甚至不是在极地完成,这就是技术条件的限制使然。
五、以灵活应变为机智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报道策者未曾预料到的新情况新变动。新闻报道是对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过程的反映,这就要求报道策划者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灵活应对,保证新闻报道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让受众及时把握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
报道策划实际上是策划者对未来可能采取的报道行动的安排,这种安排是以对未来事态的变化为基础的。因此,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要有充分的预见和准备,就是灵活应变的策划原则对策划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无论是突发事件,像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海湾地区爆发战争,还是早有安排的重大活动,如航天飞船发射试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事态的发生发展过程都充满了难以预知的变数,可能会出现多种结局。因此,报道策划尤其是重大报道策划就要有多种设想和准备,以便及时跟踪事态的最新变动。
在策划新中国50周年大庆的报道时,中央电视台的方案设计从第一稿到最后定稿,前后修改了12次,而且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制作了多套备用方案。由于准备充分,中央电视台的50周年国庆报道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然,有些事态只能知道其开始,而无法知道其下一步的变化,再周全的事前策划也有对未来情况估计不足的时候。所以,灵活应变的策划原则对策划者的第二个要求,就是增强反馈意识,随机应变,灵活机动。
1994年12月17日,“’94上海轻纺产品博览会”在四川省展览馆举行,《华西都市报》派出记者前去采写消息,结果却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于是在12月22日推出了《上海轻博会:劣质品大荟萃》的报道,开始进行“打假”追踪。
经过深入调查,《华西都市报》弄清了事实真相:这个所谓的“博览会”,不过是个别无业人员以欺诈手段假冒上海名义举办的伪劣产品的大“展销”。于是,毫不留情地加以追踪暴光。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上海轻博会”于12月29日草草收场,主办者也逃之夭夭。
新闻追踪也面临追不下去的危险,这可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怎么办?考虑到主办单位在上海,《华西都市报》便将稿件电传给《文汇报》,请该报联手追踪。从12月31日开始,《文汇报》连续发表追踪报道。随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全国数十家媒体加入了报道的行列,形成了全国新闻界合力“围剿”“上海轻博会”的局面,使其原形毕露,并且促使有关问题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解决。
总之,灵活应变的策划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动地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及时拿出新办法新招数:或迎难而上,或另找新路,或寻求支援,或等待时机,或顺水推舟,或推倒重来……它最大的敌人就是思维定势,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
据天文界预告,1998年11月18日凌晨在我国一些地方能够看到美丽的流星雨。当时各类媒介都兴致勃勃地发布了新闻,提醒人们我国是最佳观测点,错过了这一机会将非常遗憾,介绍流星雨的文章和资料更是铺天盖地,这些精心设计的报道的确激发了受众的好奇心,许多人在寒冷的夜空下守望了一夜,但等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颗流星。
事件没有按报道策划者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但一些媒介却依照自己的惯性推进报道。有家报纸把预先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流星雨照片全登到了一版上,注明是“17日凌晨摄于青海”,而在报纸付印的时候,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和紫京山天文台的专家已宣布,这场流星雨已经与我们失之交臂。
愤怒的读者提出抗议,嘲讽说“流星雨淋湿了媒体”。
(原载吴信训主编《都市新闻传播学》第263-2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修改)
注释:
1、陆定一:《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国报刊文集》第3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赵振宇:《新闻策划》第260页,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3、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第22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336页,新闻出版社1982版。
5、张子让:《当代编辑学》第4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董天策:《论“为市民报务”的办报思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王春英、陈广腾、段功伟:《机关报如何经营社会新闻》,《新闻战线》1999年第9期。
8、刘勇:《媒体中国》第100~11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张小国:《“秘访”归来话体会》,《经济新闻研究》1990年5月1日。
10、刘勇:《媒体中国》第164~16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赵振宇:《新闻策划》第66页,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12、李东:《广播节目策划论》第101~10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13、李挺:《中央电视台:准备充分 全面开花》,《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
14、肖云:《席文举新闻策划》第26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王燕枫:《流星雨淋湿了媒体》,《新闻出版报》1998年12月2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