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四平冷么?环境怎么样?吉林师大怎么样
自然概况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 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市区人口58万人。
四平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都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全部
自然概况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
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市区人口58万人。
四平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都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加之钟灵毓秀的山川地貌,更为这块黑土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四平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文有翰林,武有将军。清末著名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打响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先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都出生于这块土地。
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名遐中外,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四平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四平工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四平农业发达,素有东北三大粮仓之一的美誉,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初春杨柳吐绿、仲夏百花盛开,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四平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近年来,许多欧、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与四平进行了各种友好往来,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也纷纷来平旅游观光、投资办厂。
四平市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联系,并与俄罗斯白山市、日本须坂市、美国沃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
四平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为提高政府服务的行政效率,专门成立了政务大厅,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行政审批时限制,努力为来平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提供最优质服务。
昔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正是今日商贾青睐的经商宝地。
学 校 介 绍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学校建于1958年。
现任党委书记赵淑华教授(女),现任校长张伯军教授。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吉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设在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肩负着全省所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培训任务。
多年来,通过举办助教进修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题研讨班、岗前培训班等形式,培训各类教师10000多人。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建校48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50000人,成绩斐然。
毕业生以基础厚、潜力大、能力强、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10余项。自1989年评审教学成果奖以来,学校连续五次获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获3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占地92万平方米(1385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校园宽阔,环境优雅,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学校。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为有志者做学问和莘莘学子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以后,吉林师范大学进入超常发展阶段。
现已形成了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协调发展的格局。专业齐全,体系完整。目前,学校拥有20个学院,4个教学部,7个教学中心,20个研究所,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俄语、日语、朝鲜语、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美术学、音乐学、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生物技术、通信工程、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公共事业管理、编辑出版、旅游管理、新闻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设计、社会体育共39个本科专业,87个实验室。
全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0371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亿元。图书馆藏书147万册。全校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12836人,研究生388人,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
吉林师范大学拥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365人,专任教师833人,有教授、副教授287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377人,博士生导师2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吉林师范大学始终牢牢把握办学质量生命线。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以狠抓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成效显著而蜚声全国。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构建教师教育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师魂、全面发展的师观、热爱学生的师德、教书育人的师能,教学质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务处连续两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务处”。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38门。学校先后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电子作品设计”、“大学生艺术节”等全国性大学生科技、文体竞赛中多次获奖。
现在,学校已成为有志青年报考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热点。入口丰,录取线比省定本科线高出5—7个分数段;出口畅,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福州、杭州等外省城市的重点高中和吉林省高校纷纷前来选拔毕业生。
如今,学校毕业生已遍布25个省、市、自治区。
吉林师范大学从1979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 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法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术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自然地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覆盖了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
吉林师范大学科研事业发展迅速,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成绩卓著。“十五”期间,承担国家科研项目27项,省、市科研项目286项,通过鉴定和取得专利的技术成果144项,获省、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50余项。
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工具书200部,公开发表论文3000余篇。学校有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满族文化研究基地,主要从事北方萨满面具图谱及原始森林图画文字抢救整理研究、满族风俗研究、满族部落家族史研究等。
有2个省重点学科即专门史、凝聚态物理,2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即基础数学、无机化学。学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2001年连续两次被省政府评为“科、教、企协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全省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2005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对外学术交流十分活跃,校际合作广泛。在国内,定期参加全国地方师范大学联系会,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12所省属重点高师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和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与全国70多所师范院校建立了定期交流的协作和校长联席会议制度。
国际上,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乌克兰、韩国等国家的22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外籍教师300余人次来校讲学。主持召开了部分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十五”期间,吉林师范大学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以本科教育为主,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其他类型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确定了“彰显特色,提升内涵,重点突破,和谐发展”的战略思路,确定了“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服务面向定位,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
展望未来,吉林师范大学发展后劲足,发展潜力大。吉林师范大学将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推动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强调质量是生命线,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朝着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