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军的历史和各部沿革?
1945年11月10日,从苏浙皖边奉命北撤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第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在江苏省涟水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苏浙军区第4纵队改编为第1旅,苏中军区教导旅改编为第2旅,苏浙军区第2纵队改编为第3旅,共2。 2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奉命调赴东北,进至胶济路(青岛—济南)附近后,改属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参加津浦路阻击战。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贺敏学任参谋长。 6月收复泰安、大汶口。7月,和鲁中军区部队一起,在胶济路西段参加对国民党军的自卫反击作战。后移师鲁南。12月参加宿北战役。1947年1月参加鲁南...全部
1945年11月10日,从苏浙皖边奉命北撤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第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在江苏省涟水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苏浙军区第4纵队改编为第1旅,苏中军区教导旅改编为第2旅,苏浙军区第2纵队改编为第3旅,共2。
2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奉命调赴东北,进至胶济路(青岛—济南)附近后,改属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参加津浦路阻击战。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贺敏学任参谋长。
6月收复泰安、大汶口。7月,和鲁中军区部队一起,在胶济路西段参加对国民党军的自卫反击作战。后移师鲁南。12月参加宿北战役。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
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
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谭启龙任政治委员),何克希任副司令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后陈时夫),张翼翔任参谋长(后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汤光恢任政治部主任。第1、第2、第3旅依次改称第1、第2、第3师,同时辖由中原突围至华东的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改编的独立师,共2。
3万余人。2月参加莱芜战役。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担任穿插分割任务,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做出了贡献。6月底出击鲁南,连克费县、峄县(今属枣庄)、枣庄,后转战于鲁西南地区。9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攻克尉氏、鄢陵、逍遥镇等城镇。
10月北上定陶地区休整。11月参加陇海路破击战,破击砀山至黄口段铁路。12月挥师西向,解放永城、涡阳、毫县(今亳州)、柘城等地。12月底,独立师改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1948年3~4月,第1纵队在豫北濮阳进行新式整军。
6月参加豫东战役。9月在济南战役中,和兄弟部队一起在鲁南地区担任阻援,保障攻济作战。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先在窑湾地区作战,继而参加阻援,保障兄弟部队围歼黄维兵团,后又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建制。刘飞任军长,陈时夫任政治委员(后张震球、王一平),张翼翔任副军长(后任军长),汤光恢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后谭佑铭任政治部主任),廖政国任参谋长(后冯鼎三)。
第1、第2、第3师依次改编为第58、第59、第60师,全军共3。2万人。4~5月参加渡江战役,在解放上海的作战中,攻占平湖、金山卫,从龙华攻入上海市区。尔后,担负上海市的警卫任务。1950年2月,第30军第89师归第20军建制。
回国以后第 20 军的第 60 师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斗,在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的战斗中,该师表现出色。此后,该军归南京军区,驻防杭州。 1975 年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时,为了使军队从地方纠葛中解脱出来,缓解紧张的军地关系,让第 20 军与济南军区的第 1 军换防。
第 20 军由此去了河南。
第 20 集团军现属乙类集团军。下属第 58 步兵师 , 第 60 机械化师,第 11 坦克师,独立高炮旅 ( 第 59 师改制),独立地炮旅。
在新一轮的旅团化整编精简中,主力第 60 师被整编为第 60 机械化旅,据说还要组建一个地空导弹旅。从编成看,属全装集团军,地处中原逐鹿之地,基本沿着京广陇海线排兵布阵,比较利于机动展开,应该是担负预备队的角色部队。
第 20 集团军属济南军区,军部驻河南省开封市。
20军各部沿革简介
20军的前身是45年11月11日由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改编的新四军第1纵队,同年12月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辖第58师、第59师、第60师。
58师的前身是39年5月由新四军第6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合编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同年10月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合编称挺进纵队,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同年4月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45年3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同年4月23日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
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新4军老部队,参加过著名的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苏中反清乡作战、天目山反顽作战、宿迁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2次战役等。部队机动能力强,尤其善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亦能攻坚。
有强大的突击力和贯穿力,曾在豫东战役中激战一夜,将区兵团一分为二,为全歼该兵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该师战斗力强劲,被新四军军部去定为甲等旅,是三野头等主力师,亦是陈粟首长极喜爱的部队,有百旅之杰的美称。
172团的前身是34年9月由闽东红军地方武装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37年11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2支队,38年1月底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39年5月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同年10月编入新四军挺进纵队为第1团,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1团,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1团,同年4月改称第1师第1旅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1团,45年3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仍为第1团,同年4月23日随旅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0支队,11月11日随所在纵队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1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1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1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1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2团。
该团是三野为数不多的红军团队,在新四军早期的团队中代号为良团。该团作风勇猛顽强,攻防兼备,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在东进开辟苏中根据地的作战中立了头功。在苏中的四个主力团中该团是唯一没有老虎团称号的团队,可在半塔集、郭村、黄桥、车桥、天目山等战役战斗中的卓越表现,是比老虎团还要老虎团。
该团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也是三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队之一。
173团的前身是44年2月以苏中2分区特务营为基础组建的苏中军区特务第2团,45年3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仍为特2团,同年4月23日随旅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1支队,11月11日随所在纵队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2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2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2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2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3团。
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174团的前身是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3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4团。
59师的前身是39年11月6日由老6团留下的伤病员与江南地方武装组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40年4月23日改编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41年2月4日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新3支队),同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同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1师18旅,42年3月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45年6月改编为苏中军区教导第2旅,同年8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旅,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
该师是新四军老部队,部队基础好,战斗力强,是三野主力师。
175团的前身是40年11月6日由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第1、第5支队合编的江南抗日救国军第1纵队,41年2月4日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新3支队)第1纵队,同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同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1师18旅52团,42年3月改称第1师18旅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52团,45年6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第2旅52团,同年8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旅第1团,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4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4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4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4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5团。
该团是新四军比较老的主力团队,部队作风勇猛,长于野战,是苏中军区的四大主力团之一,江南人民称之为江阴老虎,该团战斗力强,是军、师主力团。
176团的前身是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5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6团。
177团的前身是42年底由新四军第1师18旅52团第7、第8两连与江都的曹黄区游击连、麻城区游击连合编的江都独立团,45年6月编入苏中军区教导第2旅仍称江都独立团,同年8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旅第2团,11月11日随所在旅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5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5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5团,46年10月29日与本旅第6团(东台独立团,44年冬与苏中2分区部分地方基干武装合编为苏中军区第2分区独立团,45年8月编入苏中军区教导旅为第3团,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6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6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6团)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6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6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7团。
该团基础较好,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60师的前身是42年8月成立的第3战区凇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43年12月22日改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45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纵队,同年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3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3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
该师是新四军较老的游击部队,很好的坚持了浙东的游击战争。在宿迁战役中该师经过激战,割裂了整11师的防御体系,为扭转战局起到了关键作用。该师还是全军唯一的参加过三军联合登陆作战(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部队。
178团的前身是45年11月11日由苏浙军区第2纵队5支队与凇沪游击支队合编的新四军第1纵队3旅7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3旅7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7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7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78团。
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179团的前身是45年11月11日由苏浙军区第2纵队3支队与金(华)萧(山)支队合编的新四军第1纵队3旅8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3旅8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8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8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79团。
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180团的前身是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9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80团。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