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科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50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90年代初完成了新老学术梯队的过渡,学科发展突飞猛进,迄今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学术地位的一流学科,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务院首批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设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浙江省人工肝中心和浙江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 2006年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中心,包括传染病科、传染病学教研室、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和传染病研究所等。著名...全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科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50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90年代初完成了新老学术梯队的过渡,学科发展突飞猛进,迄今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学术地位的一流学科,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务院首批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设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浙江省人工肝中心和浙江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
2006年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中心,包括传染病科、传染病学教研室、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和传染病研究所等。著名传染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担任中心主任。20世纪50年代前传染病房曾设在此建筑群中传染病学科现为国内综合医院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医疗科室之一。
病区面积2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数260张,建有人工肝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艾滋病等8个诊疗病区。传染病科长期从事不明原因发热、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疑难危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收治病种齐全,病人来源广泛,医疗服务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乃至国际,年门诊量6万余人次,年住院量2千余人次。
以重型肝炎肝衰竭诊治为传统优势医疗项目,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等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诊治技术,治疗重型肝炎取得重大突破,并广泛推广至全国30省市300余家医疗单位,保证了学科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同时,较早开展病毒性肝炎基因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主持、c参加了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的药物临床验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国内领先水平;另外,学科推进对新发、再现传染病的临床诊治研究,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验室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10个研究平台,建有生物安全实验室和20个相关的研究室,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拥有60余台(套)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价值6千余万元。
以重大传染病诊治为研究重点,开展了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新型防治技术研究、艾滋病等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感染微生态学和感染免疫学研究、传染病诊断新技术研究和传染病治疗的新技术与药物研究,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经费6千余万元,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传染病学科拥有120余名具有丰富临床和科研经验、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及一批活跃于医、教、研、护工作一线的中青年骨干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30名,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25名,多位专家在国际、国内各种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学科年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传染病及相关专业人才60名以上。主编了卫生部、教育部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开辟教学网站,《传染病学》教学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作为国家级传染病学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和人工肝培训基地,主办多期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师资培训班和9期人工肝等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历经50年的发展,传染病学科具备了雄厚实力和强劲发展态势,拥有了优秀学科团队和创业环境的品牌学科。
展望未来,传染病学科充分载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资源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优良传统,科研紧密结合临床,争取在一些重大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防治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进展,努力降低重大新老传染病高病死率,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为提升浙江省乃至全国医学水平和科技实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