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侗族吃新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全部回答

2018-09-11

0 0
    侗族吃新节 侗族节日以侗年最为隆重,其次是一年一度的吃新节。亦称“新米节”。 榕江县七十二寨的侗族地区吃新节,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地侗族村寨根据本地传统习惯而定,一般选择“卯”、“酉”的日子吃新,有的寨子吃新节选在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农历五月底至六月初);有的寨子选择六月第一个“卯”月或农历六月第一个“辛”日,而有的寨子选在农历七月初五、初七、十一、十四过吃新节。
    还有的村寨分别在六月初和稻谷成熟后过两次吃新节。 侗族吃新节时,用3棵新谷穗来祭祖,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侗 族的祖先原住在广西梧州、浔江一带,因为那里“田在高,水在低”。
  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低下,加之人口发展越来越多,由于人多田地少,种出的粮食不够吃,生活非常艰辛。  为了生存,侗族祖公商量决定迁徙,沿着都柳江逆水而上,先是乘船,后来徒步,翻山越岭,他们来到一个三岔河口,不知该走哪条路为好?就默默地向祖先祷告,然后向天空甩出自己的拐棍,拐棍落地后,见到 拐棍尖指着中间那条路,祖公们就从所指这条路往前走。
  于是,来到了黔、桂、湘三省(区)相互毗邻的地带,开荒造田,种植水稻、蔬菜瓜果,不出所料,水稻长势茂盛,一片片稻谷和蔬菜瓜豆成熟,一派丰收的景象。  有了吃之后,人们喜笑颜开,都说这是祖先引来到了好地方。
  为了感谢祖先之恩,吃新节这天,每家每户到稻田里摘取谷穗3棵,象征当年的新谷,开田捕捉当年放养的鲜鲤鱼。并 备好祖先爱吃的糯米饭,鸡鸭肉以及蔬菜等,祈望祖先保佑当年粮食获得丰收。 侗族吃新节,祭祖是一项重要内容。
    这天早上,过吃新节的寨子,杀猪宰牛,杀鸡杀鸭,开田捕鱼,家家蒸糯米饭。在吃饭之前,全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由家长举行。“斗煞苟妹”仪式,即在火炉正面摆放3张纸钱,3个酒杯,把已煮熟的糯米饭、猪肉、鸡、鱼等各取3点放在纸钱上,接着,烧香化纸,把烧的香 纸分成3份,各插在火塘边和神龛上;一边念《祭祖吉利词》,大意是:“尊敬 的祖先,今天是吉日,我们家过吃新节,已备有酒、猪肉、鱼和糯米饭,请你们先来尝,我们再后尝。
    你们生长在前,我们生长在后。我们晚辈喊你们,听到喊声后,你们要互相邀约,互相转告,老小都要来,一起到我们家过节。并望你们保佑我们全家安康,人丁兴旺,富贵发财,富贵得像千娘八妹,狠得像薛仁贵,雄得像包丞相;保佑我们种粮丰收,种棉成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千年万代,越吃越有,富贵长久。
    ”祭祖词有长有短。念完祭祖词后,把敬的3杯酒,先 倒一杯淋在已烧的纸钱灰里,乘下两杯拿给在场的人吃。敬祖用的3棵谷穗收藏 起来,一棵放进仓库,意味着当年稻谷满仓,一棵放在火炕上,预祝糯禾满炕,一棵放进坛子,象征腌鱼,腌肉满坛。
  然后全家人统一面朝一方,一般是朝东方转一下,默默祝愿,这样就可开饭了。  为啥要统一面朝一方呢?老人,有一种说 法,如果在吃饭之前,全家人东转西扭,这年田里的稻谷就会乱七八糟,会减产又不利收割。
  统一面朝一方,诸事就顺了。 侗族吃新节,除了祭祖祈祷丰收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一般以斗牛、斗鸟、演侗戏等形式为多见。侗族多数居住山区,斗牛娱乐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民间流传的《斗牛古词》中曾这样写道:“孔明天相号召娱乐,苗、侗祖先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
  ”吃新节这天,人们身着民族盛装,尤其是姑娘们打扮得极为漂亮,她们穿着自己亲手精绣的新衣;小伙子们身着青布侗衣,全寨男女老少来到打牛坪,观看斗牛活动。只见斗牛场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斗牛结束后,主寨人各自邀约亲戚到自家作客。
  在酒席上,一边谈论斗牛以及交流生产经验 ,传递信息;一边吃饭喝酒,猜拳行令,互相敬酒敬肉,有的猜拳吃酒至深夜。侗族吃新节,既是一次物质交流活动,又是一次广泛的精神文明活动。侗族人民十分好客,有“人不走不亲,桥不走要烂”的说法。
     吃新节前,举行吃新的寨子,杀猪宰牛,家家杀鸡杀鸭,开田捕鱼,准备烟酒糖等节日所需的东西,主动去请客人来自家做家。吃新节这天,四方八寨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一来预祝当年粮食获得丰收,二来交谈生产经验,传递信息。
  从而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友好往来,吃新节还给男女青年提供谈情说爱的机会。  白天斗牛,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借看斗牛机会去找姑娘,相互认识,对姑娘们评头论足,姑娘们也是如此而来的。
  晚上,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则另有一番心意,小伙子们白天与姑娘认识后,晚上,就拉着牛腿琴,来到姑娘窗前对唱情歌,谈情说爱,有的通过互相认识,建立感情,结成了终身伴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