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家长该如何解决?.
孩子都淘气,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这一点,孩子为什么会“屡教不改”,这是因为孩子有爱奇心,她因为非常感兴趣才会这样,做家长的应该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同时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是危险的,应该正确的保护好自己。 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你可以看一下。
哪个孩子不淘气
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会淘气地把废纸篓弄翻,把里面的东西扬得到处都是,他会把刚买回的玩具拆坏,会把父母认为重要的东西损坏。 见到这种情况,父母往往都忍不住动用“不行”、“不要这样做”之类的斥责。这种斥责是父母在孩子干坏事时常使用的教育方法,而孩子的淘气是不是坏事呢?
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形...全部
孩子都淘气,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这一点,孩子为什么会“屡教不改”,这是因为孩子有爱奇心,她因为非常感兴趣才会这样,做家长的应该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同时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是危险的,应该正确的保护好自己。
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你可以看一下。
哪个孩子不淘气
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会淘气地把废纸篓弄翻,把里面的东西扬得到处都是,他会把刚买回的玩具拆坏,会把父母认为重要的东西损坏。
见到这种情况,父母往往都忍不住动用“不行”、“不要这样做”之类的斥责。这种斥责是父母在孩子干坏事时常使用的教育方法,而孩子的淘气是不是坏事呢?
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形成,兴趣爱好的逐渐广泛,模仿力增强,孩子的探求尝试活动会越来越多,这是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
但是,由于认知能力不高,自我制约力不强,他们往往做出令人哭笑不得、应接不暇的事来。于是,家长就会给孩子下个结论——“淘气”。
其实,孩子的“淘气”中潜在着求知的渴望、认识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
他们在“淘气”中通过观察、触摸、谛听以及联想,使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正是在“淘气”中,由于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才逐渐认识了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可见淘气并非坏事,它绝不等同于捣蛋与过失。
当孩子们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一心一意地去探究时,往往是“忘我”的,不计后果的,待到严重的后果呈现后,他们才会有惊恐的心理产生。有一个男孩为了验证动物都有心脏的说法,把自家养的一条名贵的金鱼解剖了,母亲回来后他还乐颠颠地捧着死鱼给母亲看心脏。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盼望的是对他们不计后果的谅解,对他们失误的惋惜。倘若对他们的成功能给予由衷的赞赏,他们会认真吸取教训,并在家长的真诚“合作”中受到巨大鼓舞,智能会得到新的开启和发展。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制止、训斥、打骂,那就必然会冷落他们的求知欲望,挫伤他们探索的精神,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智能的提高无疑是种窒息和摧残。
有个7岁的男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把妈妈刚买回来的自动玩具拆散了。然后他多次想把它重新组装好,都没有成功。妈妈看到后气恼地把玩具零件锁进抽屉里,并警告他:一周内不给他玩具玩,一年内不再买新的玩具。
孩子感到十分委屈,呆在自己的小屋里独自垂泪。三天后,出差的爸爸回来得知这一情况,立刻找出零件,把妈妈也叫来了,他饶有兴趣地指导、帮助孩子把玩具很快地装好了。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并把这个玩具为什么会自动跳讲给爸妈听,还说他也要仿照这个玩具做一个新式样的。
此时那位年轻的母亲才深感后悔。
遇到孩子淘气时,家长可借鉴以下方法:
1.转移注意力。孩子常常会将家中的东西拿来作为道具,兴趣十足地游戏。这种时候,家长强迫、威吓幼儿终止游戏是不明智的。
可以利用幼儿注意力的自控能力较弱,稳定性差的特点,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趁机将不可以玩的东西,放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为好。
2.正视现实。孩子的个性及兴趣由于各年龄阶段的不同,所体现的程度也有差异。
家中如果真有一个小淘气,家长也要正视现实,理解孩子的心情,走进孩子的心里,与之交朋友,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及表扬,使他们在好的方面得到强化,以便改正错误。一味地责备、批评,会导致孩子心理偏差。
3.利用幼儿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孩子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又加之好动、好奇。为此,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活动。如孩子喜欢玩动手动脑的游戏,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玩具箱,放一些废旧的锁、手电筒、收音机等,令其拆、装,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培养其兴趣。
这些有益的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又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同时也帮助孩子克服了淘气的毛病。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