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时期的农具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业就是社会经济的命脉。农具则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史前时期农具的质料为石、木、蚌、骨等。夏、商、西周时期虽已进入青铜时代,但是因为铜料珍贵,主要应用于礼器和武器的制作,青铜农具所占比例不大,农具的制作仍以传统的质料为主。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人工冶铁术。春秋时期冶铁术有所进步,战国时期更有迅速的发展。铁料质优价廉,尤适合制作工具。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时期虽战乱频繁,但是社会经济仍然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为秦汉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有关春秋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尚少,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资料则较为丰富。本文拟就此加以论述...全部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业就是社会经济的命脉。农具则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史前时期农具的质料为石、木、蚌、骨等。夏、商、西周时期虽已进入青铜时代,但是因为铜料珍贵,主要应用于礼器和武器的制作,青铜农具所占比例不大,农具的制作仍以传统的质料为主。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人工冶铁术。春秋时期冶铁术有所进步,战国时期更有迅速的发展。铁料质优价廉,尤适合制作工具。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时期虽战乱频繁,但是社会经济仍然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为秦汉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有关春秋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尚少,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资料则较为丰富。本文拟就此加以论述,希翼加深对战国铁农具的认识。
一、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
战国是铁农具广泛应用的时期。
铁矿大规模开发,铁器也大批量投入生产。铁器的使用已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战国铁器之中,铁制生产工具所占比例很大。200余处出土铁器的地点见有铁制生产工具,其中铁农具数量较多。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23个省、自治区。
秦、楚、燕、齐、赵、魏、韩诸国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
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锸、锄、铲、耙、钁等。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1,计大镈2件、小镈2件、大镰13件、小镰16件,钁15件、铲13件、齿耙1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2,其中钁60余件,包括完整者26件;锄2件、镰2件、掐刀3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181件铁器中3,177件为生产工具,仅锄即多达89件。上述战国遗址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较大,铁农具的种类亦较多,在出土铁农具的战国遗址中颇具代表性。
二、战国铁农具的铸造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高质量铁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进而促使人工冶铁技术不断提高。战国冶铁技术的进步突出表现在铸铁柔化退火工艺的推广和铁铸范的使用。
铸铁柔化技术,即铸铁退火处理技术,是中国古代铸铁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由于生铁性脆,不耐磕碰,在应用生铁铸造工具的过程中,势必促使人们寻找使铸铁具有韧性的方法,从而导致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将铸铁件加热并持续保温,使铸铁中的自由渗碳体分解,脱碳或石墨化,从而改善铸铁的脆性,并获得一定的韧性,形成展性铸铁。
据目前所知的资料,至迟在战国早期,我国已发明铸铁柔化技术。1974年河南洛阳水泥制品厂战国早期灰坑中出土铁铲1件4。经金相检验证明是白口铁经柔化处理得到的展性铸铁,基本为纯铁素体脱碳层,有发展比较完善的
团絮状退火石墨。
战国中晚期的铁器,经金相检验发现为展性铸铁的实例更多。如1720年长沙出土的战国铁铲5,大冶铜绿山出土的战国中晚期六角锄6,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的战国晚期的铁钁和六角锄7,均为展性铸铁。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退火技术和展性铸铁工艺,极大地推进了战国乃至秦汉生产力的发展。
在欧洲,展性铸铁的出现和应用是在1720年之后,晚于我国2000年以上。
根据对铜绿山和燕下都出土的六角锄的考察,知道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的办法,创造出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珠光体和莱氏体的复合铸铁器件,借以提高农具的性能从而解决了某些农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韧性的矛盾。
这种方法,在战国晚期,北起燕赵,南达荆楚的广袤范围内普遍应用。
春秋晚期以陶范铸造铁器。陶范的使用只能是一次性的。但是塑造陶范却需大量重复的劳动,这自然使生产效率深受影响。战国时期在继续采用陶范的同时又发明了铁范,使铸造工艺出现巨大变革。
河北、江西等地都出土有铁质铸范。1953年河北兴隆寿王坟遗址出土铁范共42副87件8、重量超过95公斤,其中锄范3件、双镰范2件、镢范47件,分内范、外范、单合范和双合范多种。1976年江西新建大塘赤岸山遗址也出土战国铁范9。
铁范的造型和结构合理,表面不粗糙,一般无须再加工,并且由于这种硬型模具使用寿命长,所以较之陶范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春秋时期的冶铸铁遗址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冶铸铁遗址则见于河北、河南和山东。
河北发现的地点最多。以易县燕下都城址一带最为密集11-12。此外还有兴隆寿王坟、邯郸市区赵王城12-13,平山三汲中山国灵寿城遗址14。河南的冶铸铁遗址则集中于新郑郑韩故城附近15-16,还有登封告城镇古阳城17和商水扶苏故城遗址18。
山东的冶铸铁遗址见于临淄齐故城19、滕县古薛城20和曲阜鲁国故城21。
河南登封阳城战国冶铸铁遗址,始于战国早期,盛于战国晚期延续至汉代以后。遗址范围2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
出土遗物有熔铁炉残块、鼓风管残块、铸模、铸范及铁器,还发现烘范窑、退火脱碳炉。熔炉壁残块有单一材料和复合材料两种。单一材料熔炉壁是用多种材料、多层次构筑而成。复合材料熔炉由里及外各层是:细砂质炉衬层、粗纱质炉圈层、草泥质层、泥质或砂质炉砖层、草泥炉表层。
熔炉的结构,自上而下由炉口、炉腹、炉缸、炉基组成。各部位的残块均有发现。对发掘所获熔炉残存遗物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战国早期的熔铁炉形制是沿袭当时的熔铜炉形制而来。但是因为熔铁的温度较高,所以不断对熔铁炉壁的厚度、使用材料和结构等进行一系列的改进。
至战国中期,创造出具有复合材料的、结构比较完善的熔铁竖炉,并沿用到汉代。铸模可分为铸制金属模具的陶模和翻制泥芯的陶模两大类。翻制泥芯的陶模数量居多,有钁芯模、锄芯模、斧芯模等。翻制钁芯的陶模又分单腔钁芯模和二腔钁芯模两种,有芯座或无芯座。
铸范按质料分陶范和石范两种。石范较少。按器类则以钁、锄等农业生产工具的铸范最多,约占出土铸范总数的90%以上。陶范多羼合砂质和植物质粉末。战国晚期粗砂质范的数量增多,并普遍使用红、褐色等涂料。
此外,出土残缺铁器1158块,重110公斤,以钁、锄和板材最多。
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东周冶铁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冶铁业的收入可观,是重要的财政来源。冶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是国力强弱的显著标志。
所以,列国政府多设置官吏,直接控制冶铁生产。战国年间,许多富商大贾也经营冶铁业,并将铁器,尤其是铁农具作为商品,来往于列国之间广泛贸易,以获得巨额利润。冶铁业和铁器贸易是战国工商业的重要支柱。
战国是人工冶铁的发展时期,在我国的冶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铁制生产工具逐渐取代青铜生产工具以及传统的石、木、骨、蚌质农具,使手工业,尤其是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革。铁犁铧的应用使牛耕进一步推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渐趋形成。
铁制生产工具的大量铸造,也使大规模水利设施得以建设,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铁器,尤其是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对封建制度的确立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