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礼让别人称为退避三舍,三舍到底有多远?
“退避三舍”现多指退让和回避,缓和
冲突。舍是古代行军路程的单位, “一舍”为
三十里, “三舍”就是九十里。字面上的意思
就是向后退让九十里地,以表示尊敬和谦让。
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及楚,楚
之飨之,日: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
谷?’对日: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
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
以报君?’日: ‘虽然,何以报我?’对日: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
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
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这个典故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有关。
晋文公就是公子重耳。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
...全部
“退避三舍”现多指退让和回避,缓和
冲突。舍是古代行军路程的单位, “一舍”为
三十里, “三舍”就是九十里。字面上的意思
就是向后退让九十里地,以表示尊敬和谦让。
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及楚,楚
之飨之,日: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
谷?’对日: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
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
以报君?’日: ‘虽然,何以报我?’对日: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
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
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这个典故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有关。
晋文公就是公子重耳。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
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
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晋国,在外流
亡l9年。这段对话发生在重耳流亡楚国期间。
据说重耳到了楚国,楚王热情接待了他,并对
他说: “公子你如果回到晋国,会如何报答
我呢?”重耳说:“美女和丝帛这些东西你都
有,羽毛和齿革楚国也都盛产,晋国有的楚国
都有,你叫我如何报答你呢?”楚王就说:
“话虽如此,总要报答我一下吧!”重耳说:
“如果托你的福,我能返回晋国。
如果将来有
一天,晋和楚发生战争,我当向后退让九十里
地,以示尊敬。如果还是不能得到您的原谅,
我就左手拿鞭子和弓箭,右手带着盛着弓箭的
袋子,来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果然回到晋国,并当上国君。
他
励精图治,晋国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632年,
楚国和晋国的军队交战。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
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
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
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
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现在多用“退避三合”来表达暂时回避和
缓和矛盾,不与人正面交锋或起冲突。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