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情调是什么意思?
你先看看这个材料,然后我再说我的感受
刀剖“小资”
——我希望感动别人,我愿意被他者感动,但我坚决拒斥自我感动(无论它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一、辨名
正如丰临所说,“小资”一词应当算是一种借用,它未经论证就被人们(尤在网上)相传引用。 这就象大家都在提及时间,也以为自己确知时间的含义,
但如果
有人真的问你时间是什么,大概你很难脱口而出一个涵盖全面并经得起推敲的答案。
本文无意给小资一个显式的定义(即用一些公认明确的词汇给出界定),而是希望通过分析和解剖,在思辨和历史中,彰显出它的意义。
二、两个层面
应当注意到,“小资”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生活状态。二是指价值追求。
当意...全部
你先看看这个材料,然后我再说我的感受
刀剖“小资”
——我希望感动别人,我愿意被他者感动,但我坚决拒斥自我感动(无论它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一、辨名
正如丰临所说,“小资”一词应当算是一种借用,它未经论证就被人们(尤在网上)相传引用。
这就象大家都在提及时间,也以为自己确知时间的含义,
但如果
有人真的问你时间是什么,大概你很难脱口而出一个涵盖全面并经得起推敲的答案。
本文无意给小资一个显式的定义(即用一些公认明确的词汇给出界定),而是希望通过分析和解剖,在思辨和历史中,彰显出它的意义。
二、两个层面
应当注意到,“小资”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生活状态。二是指价值追求。
当意指生活状态时,它基本是表示一种优雅闲适的个体生存,含有一种褒扬。追究起来,它是社会及个人生活从匮乏开始进入小康之后,人们告别了穷苦、奔波和劳碌而拥有了空余的时间,并且在空余时间里主动寻求精神上的审
美和愉悦。
它不是反拨物质欲求所带来的焦灼,而是对抗空余时间所呈示的个体生存的空白和虚无。必须提到的是,这种精神的审美和愉悦总是通过商品交换才得以实现和完成的。一句话,它是花钱买来的“享”(审美)和“乐”(愉悦)。
在我看来,人们谈及“小资”时,更多地意指它的第二个层面——价值追求的层面,即不是指称一种实际生活的状态和活动,而是人的意识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将价值关注的目光直接内敛到自身的生存状态,从而寻求自我接受、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
三、物化、欲化和人化
“小资”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被人们寄予了更多的贬抑,是因为它在本来严酷的现实生存中显得过于虚弱和回避。
人无疑是寻求自由的。人的社会活动及人类的理想社会也都是要寻求人的最大化的解放。
而人之成为人,就在于人类在繁衍演化过程中,拥有并磨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理性。借助于智慧的洞察和理性的批判力量,人类才得以建立起道德和法律体系,创立了科学和人文艺术,发展了辉煌的技术与物质文明。
马克思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正是(也只是)通过人类伟大的理性,我们才得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必然,从而获得更大更高的自由。
然而,现实总是复杂和艰难的,通往人类自由的道路也必定是曲折和迂回的。例如人在以限制一种自由为代价来换取一种更大化的自由时,这种限制和自由的结果往往又构成了人们始料不及的对人自身的更高一层的压迫(如,道德禁锢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
理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本来是要服务于人的解放,是把人当作主体和目的。但在分析和批判当中,它又不得不把人当作对象,在社会实践中又常将人看作是手段。
当人意识到自己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时,自然就会寻求新的解放。
一方面,是理性的编排和社会实践的推动,造成了人的异化和束缚,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依靠理性来重新获得自由和解放,别无它途。
我们不妨将这种使人从目的和主体沦为手段和工具的状况称为人的“物化”。
正是出于对人的物化的不满和反抗,在上个世纪的西方才勃发了以存在主义为巅峰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性解放、嬉皮士都只是这一反抗运动和结果和表象。它的精神内核,却是强调存在的意义,在意识到生命被抛至、被安排的荒诞命运之后,对“安排”的主动拒绝。
人们在热情拥抱和讴歌活生生的生命体验的同时,把理性的目光投射到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的机理与奥秘,并由此诞生了精神分析学和各种心理学说。
这是一场对人的生命和欲望的发现与肯定的运动,它打开了一个人类前所未知的领域,在一个崭新的图景和画面中,使人类获得了对自身更加完整的全新认识。
然而,或许是人性自身的慵惰,使人们似乎因这场运动找到了将人的意义庸俗化的借口,一方面,人们堂而皇之地追求欲望的无休止的满足,以为个人财富的增加和性的解放,就是人性解放的全部。另一方面,放弃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以为只要顺应生命本能的欲求,就能达到人类理想中的自由。
在拒绝被“安排”之后,人们就只一味地肯定自然而原始的本能,沉溺于欲望的满足当中,只将理性用于指向欲望的构建,而拒绝和放弃理性对世界,尤其是对人性自身的批判。
在沉溺中,放弃了卓拔,放弃了对更高的可能性的主动追求,从而将人类关闭在欲望的围囿中不得超越,不得自由——我们可称之为人的“欲化”。
(有如使人类从“器物”的一端滑落向“动物”的另一端)
物化和欲化,应当看作人类从蒙昧中逐步摆脱出来、争取和实现解放的特定阶段和过程,在人的历史中,它们既意味着解放,也意味着禁锢。因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将是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人的最大化自由的历史,是将人从各种非人化解救出来的“人化”的历史。
四、放下鞭子、拿起扇子
小资情调,就是要放下理性批判的鞭子,拿起煽凉、煽火、煽情的扇子,将现实的阴冷、社会的严酷隐藏、伪装起来,或视而不见,拒不承担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在逃避中寻求自我接受、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
小资情调的合理性在于:一个充分分工的现代社会,不会要求它的每个成员都去承担社会批判的责任。衣食富足的人们有充分的自由去自我满足和感动。
但我们必须反对的事情有两件:
1。
以为小资是一种上等的、高雅的、充分自由和人道的生活,它的价值观也是最先进的——而事实是,小资只是对欲望的妥协和沉溺,它通过人的欲化,
关闭了人通向的更高自由的可能。
2。让小资进入一个社会的精英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和被倡导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失去理性批判的力量和势力是非常可怕的(法律是僵死的和有限的,它不足以维续一个社会的进步)。
五、小资文学
没有理性,没有理性创作下的文学,小资情调只能停留在自我接受和自我满足,而只有借助小资文学的推波助澜,小资们才终能找到哭天泣地的自我感动。
小资文学的本质就是自我感动。
对受传统道德禁锢的国人来说,小资文学有反抗压迫、唤醒国人沉睡的人性的进步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只能是微弱和无力的。
首先,小资文学只承担对人的主观感受的发掘和渲染,其结果却至多表现了人之欲求不得满足的痛苦。
它既不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也不承担对社会的批判。
其次,它更多地是在温情主义的策动下,对人的情感的一再吟咏和对欲念的反复慰淫。它只将目光投注于狭隘的欲情,而对更为广阔的世界漠然无视。
第三,它在本质上拒斥理性、拒斥批判,只是戴上既已成形的固定不变的道德有色眼睛,而喃喃自语地诉说它的偏见(是的,没有双向的批判,只有单向的偏见)。
第四,小资文学是靠向本能的文学。它对本能不是警惕而是拥抱,对理性不是执擎而是离弃。它天经地义地接受自己,因为接受自己几乎是人下意识的反应,它在接受一个巨大的自我的同时,就忽略和不屑于外界和他人的价值,而那同样出于本能。
当我们这样界定随笔、杂文和散文时——随笔是没有预设理性指向(是发现、接受?还是批判、拒绝?)的写作;杂文是预设和实现了批驳的写作;散文则是预设和实现了渲示的写作——我们就会看到,小资文学的放弃批判、自我感动的实质特征,导致了它更容易寄居于散文写作当中。
反对小资文学,就是因为它常是人的欲化的帮凶,它最终导向的不过是人性的自我妥协和沉溺,而决不是向着人性自由的超越和卓拔。
我觉得女人的小资情调很简单,就两个字,浪漫,她们要的就是浪漫。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