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黄帝战蚩尤中蚩尤是个怎样的人?

全部回答

2018-11-27

0 0
传说中的野蛮的远古帝王

2018-11-27

0 0
简单地说就是个战败的人。

2018-11-27

0 0
类似古希腊传说中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一样为保卫家乡提抗侵略力战而亡,但给予敌军重大杀伤的英雄

2018-11-27

0 0
    蚩尤,中华始祖之一,是苗族的祖先[1]。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双角牛头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约在50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2],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具体可详阅《涿鹿县志》、《史记》、《水经注》等文献史料。
  现代建筑有“中华三祖堂”[3]等。

2018-11-27

0 0
    蚩尤,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东方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这个强悍善战的部落,最早进入中原地区,其活动中心在涿鹿﹙今山西运城﹚,控制今山东、河北、河南交界带。
  蚩尤与黄帝、炎帝一样,其作用、地位、身份不相上下,是“古天子”之一。     由于衣食的需要,迫使氏族不断扩展生存空间,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之间经常相互侵伐,逐鹿中原,战争连绵不断。  先是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后是炎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蚩尤获得了全胜。
  炎帝失败后,“大慑,乃说于黄帝”,说服了黄帝向蚩尤发动了进攻。经多次征战,显赫一时、威震天下的蚩尤战败被杀。从此,失去了首领蚩尤的九黎族部落退出了在中原的角逐,向南逃窜,后定居于现在的贵州省的万山之中。
         蚩尤虽然战败了,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令他的对手和后代难以忘怀,以“战神”之誉备受尊崇。第一个将蚩尤作为战神祭祀的就是他的对头黄帝。“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黄帝画蚩尤的像四方招示,以镇伏别的氏族。到后来,蚩尤竟登上战神的宝座,与黄帝平起平坐。       蚩尤不但作为战神被人们称颂,他的部落还率先从石器时代步入了金属时代,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而实现这一飞跃和革命的人就是蚩尤。
  战国鲁尸佼《尸子》明确指出:“造冶者,蚩尤也。”金属兵器的制造也是从蚩尤开始的。  《世本·作篇》说:“蚩尤作五兵:戈、予、戟、酋予、夷予。”可见蚩尤在兵器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蚩尤还是一位精通天文气象的专家。《管子·四时》载:“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大道,遂置以为六相之首。”蚩尤曾帮助黄帝用较严密的坐标来测量星历,表明“冶历明时”,“明于天道”。可以说,蚩尤是一个新时代的代表,是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一位开创者,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蚩尤与黄帝、炎帝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     然而,在近2000年的历史中,从孔子编定《尚书》开始,在众多的儒家文献中,蚩尤的形象和身份完全被歪曲了,甚至被完全妖魔化了。
  《史记·五帝本纪》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由于炎黄部落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并进而成了中原地区的主人,随着周代王朝以黄帝直系子孙自居,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到汉代又定为一尊,黄帝成为儒家“大一统”论的“百王之首”,于是,蚩尤这位曾经胆敢与黄帝进行战争的英雄,就被日益妖魔化了。
            在儒家正统观念看来,蚩尤这个“妖魔”,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被儒家看作是黄帝为华夏族所立下的一件大大的功绩。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由于历史是胜利者们写下的,因此,那些失败民族的英雄就变成凶残丑恶的叛逆之神了。  而对几千年来蚩尤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就凭孔子一句“何器之能作?”就一笔抹杀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悲哀。
       历史到了公元1995年,全国首届涿鹿黄、炎、蚩三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涿鹿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将蚩尤与黄帝、炎帝并列为中华民族“三始祖”,纠正了几千年来对蚩尤的不公正的评价。  会后修建了“中华三祖堂”,堂内坛上高坐着中华民族三位始祖的塑像。
  同为中华始祖,功与炎黄并称,沉冤数千年的蚩尤,终于还了历史本来面貌。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