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中国入海河流,太平洋水系之一
洮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湟水),源出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流经甘肃省碌曲、临潭、卓尼、岷县、临洮等县,在永靖县境汇入黄河。干流河道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
洮河干流自河源由西向东流至岷县后受阻,急转弯改向北偏西流,形如一横卧的“L”字形。根据自然特点,干流分为三段:岷县西寨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84公里,平均比降为4。9‰,河谷开阔,地势平缓,两岸草原广布,水流稳定,水清见底,割切侵蚀微弱,河道比较稳定;西塞至临洮县的海奠峡(倒流河口)为中游,河道长148公里,平均比降2。 8‰,因受地质构造影响,褶皱严重,河...全部
洮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湟水),源出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流经甘肃省碌曲、临潭、卓尼、岷县、临洮等县,在永靖县境汇入黄河。干流河道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
洮河干流自河源由西向东流至岷县后受阻,急转弯改向北偏西流,形如一横卧的“L”字形。根据自然特点,干流分为三段:岷县西寨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84公里,平均比降为4。9‰,河谷开阔,地势平缓,两岸草原广布,水流稳定,水清见底,割切侵蚀微弱,河道比较稳定;西塞至临洮县的海奠峡(倒流河口)为中游,河道长148公里,平均比降2。
8‰,因受地质构造影响,褶皱严重,河道弯曲多峡谷,两岸分布森林、草原,植被良好,水源涵养能力强,洪水小,含沙量低,河道水流逐渐加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海奠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141公里,平均比降2。
5‰,谷宽滩多,两岸为黄土丘陵,植被很差,水土流失较严重。
洮河流域周围,东以鸟鼠山、马衔山与渭河、祖厉河分水,西以长岭山与大夏河为界,北邻黄河干流,南抵西秦岭山脉。
洮河流域地跨两大地貌单元,即甘南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
二者大致以西秦岭山脉分支延伸的白石山、太子山、南屏山一线为界,南部为甘南高原,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甘南高原即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部分,海拔高程3500~4000米。最高的额尔宰峰高4483米。甘南高原除有森林覆盖外,大部分为平坦开阔的草滩和山坡草场。
牧草丰盛,宜于放牧,是本流域的牧业基地。陇西黄土高原处于黄土高原西部,海拔1700~2400米,其中露骨山高3941米,是黄土高原的最高峰。本区黄土覆盖深厚,丘陵起伏,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洮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流域内河道所经之地多为较宽广的河谷盆地,如干流的临洮盆地和支流广通河的广河盆地等,都是宽广平缓之地,气候适宜,水源条件好,宜于发展农业,是本流域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区。
流域深处内陆,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由于地形高差大,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由上游到下游,年平均气温2。
3~7。0℃,降水量613~312毫米。蒸发量由1200毫米增至1700毫米,无霜期46~145天。流域内绝对最高和绝对最低气温分别为34。6℃和-29。6℃。
洮河天然年径流量53亿立方米,主要来自上中游地区,岷县以上年径流量占全流域的72%,而控制面积只占流域面积的59%,平均每平方公里径流模数为25万立方米,高出黄河流域平均数的2。
3倍。洮河年输沙量2 880万吨,年平均含沙量只有5。5公斤每立方米,仅为黄河流域平均数的1/6,是一条少沙支流。
洮河对流经的甘肃省各县生产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其人均水量和亩均水量分别相当于甘肃省平均数的225%和272%。
流域内用水量有限,只是下游农业区对灌溉的依赖性较高,预计今后灌溉面积发展将不超过100万亩,需水4。7亿立方米,加上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年需水量约6亿立方米,只占地表水资源量的11%多。因此,洮河有大量水资源可以外调。
洮河水力资源开发条件好,其理论蕴藏量为225万千瓦。目前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只有7。2%,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到1%。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洮河年输沙量虽不多,但对刘家峡水库的影响却很大。
刘家峡水库,于1968年10月正式蓄水运用以来,1972年汛后在洮河口的黄河干流河段形成了拦门沙坎,到1981年已淤成一道长达10公里的沙坎,犹如在水下修了一座宽体缓坡均质土坝,坎顶距刘家峡大坝仅800米,对刘家峡水电站发电有明显影响。
当刘家峡水库低水位运用时,由于沙坎上水深很浅,已有很明显的阻水作用。若遇洮河洪水,大量水草和泥沙随水流而下,直抵坝前,对拦污栅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速治理洮河下游水土流失区,减少洪水泥沙入库,不但是洮河本身治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刘家峡水电站迫切的要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