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哪朝皇帝的陵墓?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距北京城区50公里。明十三陵是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寝的总称。陵区的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在广阔的盆地上,埋葬着明代13个皇帝、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等。
整个陵区周围原来建有围墙,设有大小宫门两座和十个关口; 各关口都设置敌楼。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未前方后圆,只有面积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十三个陵寝中,建筑最为雄伟的是长陵,结构最为精美的是永陵,规模最小的是思陵。 陵区南北长达7公里的中轴线上,建有宏阔壮观的神路。
神路:在陵区门户大宫门前约0.5公里...全部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距北京城区50公里。明十三陵是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寝的总称。陵区的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在广阔的盆地上,埋葬着明代13个皇帝、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等。
整个陵区周围原来建有围墙,设有大小宫门两座和十个关口; 各关口都设置敌楼。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未前方后圆,只有面积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十三个陵寝中,建筑最为雄伟的是长陵,结构最为精美的是永陵,规模最小的是思陵。
陵区南北长达7公里的中轴线上,建有宏阔壮观的神路。
神路:在陵区门户大宫门前约0.5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此坊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石坊的结构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坊高14米,宽28.86米。
夹柱石上雕有麒麟、 狮子、龙和怪兽,门上端额枋上有精美的浮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石坊建筑。走过大宫门,迎面是一座红墙黄瓦的 “神功圣德碑”碑亭,四面辟门,有一只体积近20立方米,重约50吨的巨龟,背负6。
5米高的青石丰碑。碑亭四隅各有一汉白玉华表。碑亭北边千米神路两侧,排列着造型生动,刻工精巧的立体石雕,共有石像生18对,自南向北排列顺序是;雄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均为两卧两立,其后则是恭立着的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
过了石像生,就到了龙凤门(又名棂星门)。有三个门洞,六根门柱均为石制。三门额坊中央都有石雕火珠,故又称火焰牌坊。
长陵:坐落在天寿山中峰之下,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陵墓,埋葬的是明代第三帝朱棣(年号永乐,庙号成祖)和皇后徐氏。
明永乐七年(1409年)始建, 历时四年竣工。陵门内有三进院落,陵门至棱恩门为第一院落,第二院落便是过去皇帝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棱恩殿。该段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面阔9间,进深5间,总面积1956.44平方米,内竖60根不加粉饰的楠本巨柱,高14米,直径1.17米,这座楠木巨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大殿内现有定陵出土文物展览和定陵发掘录相。周长一公里的宝城与明楼相接,宝城中间为宝顶(即高大的坟头),宝顶下面便是地下宫殿。
定陵:定陵博物馆位于长陵西南约一公里的大峪山下,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的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陵寝。
定陵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六年竣工,役使军匠、工匠达三万余人,耗银800万两占地18公顷。定陵地宫于1956年发掘, 1958年完工,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地下宫殿距墓顶27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 敞的殿堂组成,总面积1195平方米。
地宫内全部是石结构,为拱券式无梁建筑,殿门均用汉白玉雕成。地宫前殿是空的,中殿放有三个汉白玉石雕宝座和三盏“长明灯”。左右配殿放有棺床,但没有棺椁。后殿是地宫最大的一个殿,地铺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着帝后棺椁,皇帝居中,左右各一个皇后棺椁周围放着26只朱漆木箱,内装随葬器物。
昭陵:在定陵西约0.5公里处。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占地面积3.5公顷,是明代第12位皇帝穆宗朱载后的陵墓,葬在一起的还有他的三位皇后。 昭陵也是按前殿后寝格局修建的,前面是两进方形院落,长187。
5米宽95米。后面因地势修为纵向椭圆形的宝城,周长约440米。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前至后依次有碑亭、石桥、陵恩门、棂星门、石五供、明楼、宝顶等。陵思殿前两侧对称地建有配殿和神帛炉。宝顶下面是玄宫(即地下宫殿)。
目前昭陵的陵恩殿,是“明昭陵秋祭复原陈列”处;西配股有“昭陵帝后简介”;东配股有“明代皇族墓葬陈列”大门右边有“明陵珍品展览”,游客可在此看到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