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中华姓氏起源之谜?

姓氏

全部回答

2018-09-13

0 0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人世翻覆,甚是繁杂。
  我姓如何产生,根在何处,始祖何人,名人有何,郡望何方,缘何聚散,本文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为人们寻觅姓氏之根。           姓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芊等八姓。
  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
  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赏给鲁卫等国君主。          有关周代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  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
  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②以邑名为氏。
  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③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
  ④以职业名为氏。如巫氏、卜氏、匠氏、陶氏,巫、卜、匠、陶皆为职业名称。  ⑤以住地之名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⑦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
  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騑,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近的先人,则数代即发生变化。
          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姒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
    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姓氏人口比例        中国的姓氏李、王、张、刘、陈,可谓当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达3。5亿。 李、王、张三大姓人口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
  9%、7。4%、7。1%。按照姓氏进化的普遍规律,大姓人数将越来越多,小姓人数将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消亡。          以姓氏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的多少为序,新编成当代人的“百家姓”: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肖、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候、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等。
     中国最主要的姓氏发源地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也由这条母亲河哺育而生。在黄河流经的最后四省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都有三个以上的姓氏被孕育。
  其中,尤其是河南,黄河文化积累沉淀最深,汇集的姓氏及其根植地也最多。
    现介绍如下:河南新郑————韩、高、冯、郑河南登封————雷、郭河南许昌————文、许、钟、方河南淮阳————陈、胡、田、夏、龙、邱河南沁阳————于河南太康————袁河南宜阳————尹河南商丘————宋、汤、荣、戴、武河南濮阳————文、张、孙、孟河南范县————范、顾河南辉县————段、龚、侯河南嵩县————陆河南偃师————刘河南禹州————方、夏、吴河南卫辉————林河南南阳————吕、谢河南唐河、固始————廖河南邓州————邓河南安阳————傅河南温县————苏河南淮滨————蒋河南息县————赖、白河南固始————潘河南潢川————黄河南上蔡————蔡河南正阳————江河南叶县————叶河南淇县————康、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