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生命的意义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人诚心的念阿弥陀佛整整三天,阿弥陀佛真的来接引他了),看后我想如果那个人是我呢?我会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吗?想了好久,我还是不能跟他去,虽然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不公平,很多的无奈和伤心,但是我还有梦想,还有自己的愿望。
  最近一直在听步步惊心中的歌曲(一念执着)循环播放一听就是一个多小时,(注定就此 飞蛾扑火 明知是祸 为何还不知所措 早知道是苦果 这一刻也不想逃脱 早知道结局是不能抗拒的错)真的是一念执着呀!有一句话叫“坐看云起”真的我选择了活下去,好好的欣赏生命旅程上的一路风景,等到万念俱灰时,没有留恋时,我再往生吧!那时候关键是看有没有佛缘了?大家来发表看法吧!。

全部回答

2012-03-31

0 0
    网上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一起直面人生,一起成长! 我的生命宣信 文/杨牧谷 我信生命是一个机会, 一个真真实实可以成长, 也可以堕落的机会。 若然我坠落, 它不是别人给我开的玩笑, 若然我成长, 它不是命运或机缘特别的恩宠。
   假如我不强调后者, 前者就如宠坏的孩子一样, 使我放纵于失败而让自己消沉于自怨自艾。   为此, 我若可以再活一次, 我愿更早谅解神, 相信他并没有亏待我, 我所有的是尽可能地最好。
   然后从那天开始, 永不回头——不向蓝天抛白眼。 就是失败了也不定自己的死罪。 昨天的失败只不过是一辆赶不上的巴士, 不消片刻下一辆就会来到。 我若不这样看生命, 就不知有甚么办法可以给自己一个公平的机会。
     要使机会变成一个实体, 我相信专心一事。日理万机与举足轻重是历史流行的神话, 在我们这一代尤甚。 但我不相信真正的伟大需要镁光来照明, 只相信所有值得去做的事, 都值得一心一意全人投上去做。
   因为容易的早给前人做光了, 留下的通常都是困难而要花心血时间的。   在这意义下, 我相信这一代比任何一代更需要英雄: 一个有定向, 有目标, 有计划的人。
   他不迷信天才却重视自己的专长, 敢于成大事却永不忘记从小处着手。 但更重要的是长期自甘寂寞, 勇于独处地向着标竿直跑。 苟非如此, 我实在不知还有甚么办法可以逃得过冲线前的种种陷阱, 诸如名位财势等。
     要知道甚么值得投资一生去做, 我相信踏实地学习, 包括知识的与做人的。 以前诀信谗言, 以为一失足便真家伙来个千古怅, 因此不敢学习, 不敢爱恨, 不敢尝试。
   就是失败了在人面前也粉饰得若无其事, 结果落得个鸡蛋头, 不折不扣是个无面孔的中性人——因为我害怕失败。   从今以后我要对自己慷慨起来, 万世师表可以留给有兴趣的人去作, 我坚持要给自己或别人机会去犯错, 那是勇于尝试的唯一本钱。
   就算错了一百次又怎样, 只要一百零一次做对了, 我就是对了。 没有错也没有对, 就会像石头一样乏味地存在, 真是生的咒诅。   我若是为了错而错, 那是真错;若是为了对而错, 就是错了也是对的, 因为是多知道一个“此路不通”的告示牌。
   倘若或有人以为我的错为乐, 我可以欣然告诉他我知道的比他详尽;你若不介意它们, 我们倒可以结个伴一起摸索。 我信群体是我成长的泥土。  在群体内, 我不是主, 他不是客, 因为人们不可能是我的工具。
   事实上, 我今日之所是, 与将来会是怎样, 都是这群体所赋予的, 正如这群体将会怎样也是我可以塑造一样。 我与他之间只有互享及分担, 没有仗义帮忙或慨予施舍。 在他的丰盛我起码可以安享自己所有, 在他的迷惘与沮丧, 无可避免地我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再尝昔日的恐惧。
     但不管是贫是富, 我愿永远紧握希望, 是他们的, 也是我的。 我若误信独善其身, 跳回自己我的沙堡内, 就会急急排除与我不熟的因素, 又亟亟多建沙墙来守卫自己。
   但看啦, 沙墙内流, 我的天地就愈少, 就更急掏沙以求一片喘息的空间, 说不定稍一松懈便要淹毙流沙之内。   逃离沙堡, 进入原与我相连的群体, 一起共忧患, 同喜乐, 有时我会觉得太理想, 但大多数时候我会感到它是理想与现实原为一的稀有例子来。
   为此, 我愿多学习爱, 相信爱人才能使人自爱自重。 我知道因为我也如此需要, 需要一份尊重, 一种有所属, 有价值的感觉, 是这种感觉叫我自觉适合活于此地;同时更能谦虚自处。
     因此别告诉我世界败坏, 人心诡诈, 这是神的判语, 不是人的闲言。 至于我, 我相信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我相信世界是美丽可爱的。 虽然我的童年没有童话与玩具, 虽然今天的报章满了血腥与不幸——这有甚么关系呢? 难道叫我相信世界巳经沦陷了,已被阴险的命运操纵着? 恶至终是要得胜, 善只是个失业的小丑? 这不是我经验的全部。
     不错, 人都是在成长的历程中, 而这历程通常都是代价高昂: 要付出的就是受挫, 失望, 悲愤, 和眼泪。 但能收回的是平静, 却不冷漠, 谦虚, 却不诡诈, 体谅, 却不纵容;这真是大出恶魔意料之外, 它要人摘了创伤就甘被折断, 失望之后就悲观, 痛恨之后就冷酷, 眼泪之后就不仁。
     它想不到的是: 不幸确能使人成长, 能使人可以免受皮相愚弄的自由。 这样, 我又怎可以说一个能叫人成长的世界是丑恶的, 是操纵于恶者的手裹? 不!我不能如此蠢钝蒙?, 因为我不能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生命, 就连生活都是一个过重的负担。
   不管我是怎么现实, 也不能不展望将来。   很可能就是因为人害怕将来, 害怕它的不可知和剥夺, 人才会逃避它。 企望以现实来堵着它的来路, 又以自我催眠来等待它早日过去。
   大概是这个缘故吧, 今日最有商业价值的就是假希望。 人以不稳定的, 短暂的, 也是能摸索的, 来作将来的投资。   因而失望也极为普遍, 失望之余偏激地说世途险恶。
   我愿永远从另一角度去看, 去相信。 相信世界并没有一种力量叫我非堕落不可, 相信人生不是一埸恶梦, 相信没有铁定的因果律以至叫我非绝望不可。 没错, 我相信生命是敝开的, 是在我的有限与无能之上敝开, 向无限与可能敝开。
     并且相信有一天我会进到那里。 。

2012-04-07

56 0
    我们常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选择学佛,选择修行,就是给自己一个能够站得更高的机会,以便能对生命的意义看得更远。 我们求佛道,是一步一步向上走的,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也是随着自己对佛学的深入慢慢提高。
  才开始学佛,有的人是为了求平安,有的是为了求财,求子,求治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入佛门的初机,我们因这些缘开始了学佛,通过不断的闻思,修行,我们的观念也慢慢在改变,对于生命对于自我的认识也会越来越不同。
    正如你说现在阿弥陀佛来接你,你还会选择不去,这很正常,我才学佛的时候也如你这般思考过,当时也是觉得放不下,不去,甚至还有点害怕念阿弥陀佛,说来就是怕死。但一路学佛下来,对生命,对自己却又有了很不同的认识和观念。
  现在我问自己愿不愿意去,我知道我可以放下。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心里还犹豫,阿弥陀佛也不可能出现。    你的信愿不强,不可能和佛感应。 把学佛融入到每天的生活中去,不要等自己万念俱灰才去学佛,学佛是学习觉悟,不是学习逃避。
  等你万念俱灰的时候才去学,已经来不及了,那时你想看得更远,但你已经无法站的更高了。 佛法难闻今已闻,闻法难信现已信 何不振发丈夫志,为渡群迷登彼岸。

2012-04-07

57 0
    阿弥陀佛,你看的故事中的人,他是万缘放下,厌离这个世间,一心一意求往生,舍弃了这个业报身,到极乐世界去成佛,了脱生死。按你的这种想法,你还是觉得这个世界美好,还是想要享受,殊不知道,不管是享受也好,受苦也罢,都是人生之苦。
  你说如果换作是你不想跟阿弥陀佛去,《地藏经》里地藏王菩萨说:众生身口意无不造业。  阿弥陀佛能来接引,就应该马上欢喜的随他去,需知去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机会错过。
  你认为你到临命终时,若正念一句佛号提不起来,你还能想阿弥陀佛会来接引你吗?这个缘是非常殊胜难得,错过了,可能不会再有。多少人能念佛念到感得阿弥陀佛接引。你若真在学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也说明你对佛说的人有八种苦痛的不深刻理解。
  对佛的教诲一点都不懂。阿弥陀佛。

2012-04-05

28 0
谢谢师父开示。

2012-04-05

56 0
    学佛本不应怕苦,只是要用智慧观待生死轮回、认清苦乐真相,避免无义吃苦。学佛要有宽广的心胸、深远的眼光,并勇于担当,积极自利利人。求生净土的根本意趣是去亲近阿弥陀佛,学修佛法,然后返回秽土度化众生,就像出国留学,然后回国创业。
   去净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平时就应念佛行善,勤修净业三福,不能侥幸靠临终几句佛号就想往生净土,除非宿生有深厚的善根福德。
  
  就像出国留学考试不能只侥幸靠临考几天突击背书。 另外佛法也并非只教人求生西方净土,更还教人今生怎么幸福生活。可看《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并可看文章《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人生的苦与乐》、《人生的究竟意义》、《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等(龙泉之声网站龙泉道场版)。

2012-04-04

41 0
生命之为,止回忆过去,品味今天,期盼未来。完成此生之轮回本身既是修行,何必执着刻意追求的极乐,因我们正通往极乐,刻意追求反倒是歧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