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冬至进补食谱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1-08-17

0 0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更好地发挥食材、药材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节令食品   民间有谚曰:“冬至进补,春天打虎。  ”全国各地的冬至节令食品,无论是北方的饺子、馄饨,还是南方的汤圆、赤豆粥,一多半都与数九寒天里的食补有关。   饺子   传说河南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是酷寒严冬,因记挂那些冻伤耳朵的穷乡亲们,到了冬至那天就到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医棚,向穷人舍“祛寒娇耳汤”,使人吃了以后只觉浑身温暖,两耳发热。
    “娇耳”又称“饺儿”,也就是饺子。传说吃了冬至饺子,包管耳朵不会冻伤。   祛寒娇耳汤   做法: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
  每人一大碗汤,两双娇耳。   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汤圆   在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赤豆粥   传说上古时候共工氏的儿子不学无术,作恶多端,后来死于冬至,死后变成疫鬼祸害百姓。
    此鬼最怕赤豆,故此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粥、赤豆饭吃,借此驱鬼避邪,防灾去病。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
  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萝卜   民间有言:“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又说:“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
  ”在冬至夜,正适合炖上一锅热乎乎的萝卜排骨汤,一家人团团圆圆,过这个历史悠久的“亚岁”节。   冬至食补   宜于冬季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  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雪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平补:猪肉及其肝、肾、肺等,蛋类、母鸡、鸭、豆腐等,芹菜、萝卜、桂圆、蘑菇类、蜂蜜、蜂乳等。   滋补:甲鱼、鲫鱼、淡菜、海带、海蛰、梨、橘、苹果、香蕉、百合、芝麻、绿豆、赤豆、豌豆、黄花菜、银耳、燕窝等。
       温补: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除了注意食物的选用外,还须注意烹制技法:滋补食品,宜清炖、清蒸或煨汤,口味清淡;温补食品,宜红烧或酱卤,口味浓重;平补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则以平和为主。
       中医膏方   补膏,又称膏方,是将药物浓浓地煎汤,再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质药物,共同煎熬成膏状,根据需要,可加入冰糖或饴糖等调味。服用时,放在杯中以开水冲服,一天两次,十分方便。
  膏方一般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一般需连续服用五十天。配制补膏最好请医生根据患者体质与所患疾病,进行处方,如同量体裁衣一样,制成完全适合于患者的特点的补膏。  膏药配置需要一周时间,因此打算在今年冬至进补的人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延误最佳进补时机。
     冬至亚岁宴   冬至“亚岁宴”近年来逐渐流行。冬至进补,未必要用十全大补膏,普通食物精心挑选、细心烹煮,正可做出节令的最佳筵席。   凉菜:麻油拌菠菜   原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头盘:胡萝卜炒猪肝   原料:胡萝卜250克,鲜猪肝250克,生姜、味精、精盐、菜油各适量。
     制作:将胡萝卜、猪肝均洗净,切成薄片。  将炒锅置旺火上,下油适量烧热,先放入胡萝卜片,煸炒至将熟时,再下猪肝一起煸炒片刻,加入盐、味精调味,即可起锅装盘。   功效: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2及铁元素,有补肝、明目、养血的功效;胡萝卜能提供丰富的维A,可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繁殖、维持上皮组织、防止呼吸道感染与保持视力正常、治疗夜盲症。
       注意:动物肝脏不宜与维生素C同食。   主菜:羊肉炖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注意:萝卜不能和人参、西洋参、首乌同服。羊肉禁与南瓜同食。   时蔬:炒双菇   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适量,花生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制作:将水发香菇去根、去杂,洗净后切成薄片;将鲜蘑菇去杂洗净,切成薄片。炒锅内下花生油,烧热,放入姜末炒香,加入香菇片、蘑菇片煸炒几下;再加入酱油、盐、白糖、料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再加入鲜汤烧开;放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推匀装盘即成。
     功效: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菌类食物。  鲜蘑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   主食:海鲜粥   原料:稻米200克,青鱼150克,虾仁150克,鲜鱿鱼100克,水法海参100克,葱、姜、盐、糖、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米以清水淘洗干净,用少量油拌匀;葱、姜洗净,葱切葱花,姜切丝。  海鲜(鱼肉、虾肉、鱿鱼、水发海参)切小件清洗干净,放入开水中氽烫,再用冷水冲凉,和盐5克、糖5克、胡椒粉3克拌匀略腌。
  锅中倒入10杯水烧开,放入米粒煮开,再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放入所有的材料同煮至熟,加入盐5克、胡椒粉2克,再撒入姜丝和葱花即可。   营养:青鱼除含丰富蛋白质、脂肪外,还富含硒、碘等微量元素,有抗衰老、抗癌作用;虾仁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海参含胆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对少,对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称食疗佳品。
       注意:海鲜不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海参与醋相克,且不宜与甘草同服。 按照中医理论,冬至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机,最好在这个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加加油”。
   冬季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储藏起来,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  况且在冬令季节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所以这时进补正是最好时节,冬至以后尤为适宜。
   都说冬天进补,冬至最好。常说的冬至进补,并不是单指在这天进补,而是说,在冬至前后一个月内进补都对来年有好处。针对各种人群的不同体质,可以考虑多补点,特别是老年人。进补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药补,但“是药三分毒”,所以药补不如食补。
    在进补的过程中不可盲目,一定要先辨清自己的体质才行。根据各种人群体质的不同,进补的要点也不尽相同。拿老年人来说,主要以脾虚和肾虚者居多,在食补上,就应该侧重于补脾与补肾的食物。
  对于儿童来说,冬季最常见的就是反复的感冒咳嗽,因此,适宜的食物也与老人有着很大区别。冬季要适量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蔬菜水果也要多吃,可及时补充维生素。  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可多喝骨头汤,这样利于开春长个儿。
  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则可以多吃些茯苓饼等具有安神功效食物。 而对于进补的食物,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有保温功能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要注意补充矿物质,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进补中不要偏食,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对于那些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此外,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
  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冬季进补,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去医院咨询医生后,再选择相应的进补方式和食物,使自己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进补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药补,但“是药三分毒”,所以药补不如食补。
     民间盛传在冬至吃狗肉羊肉,这样来年会精神抖擞身强体壮。可这吃也是有讲究的。   在炖羊肉的时候,一般搭配上当归、黄芪一起炖,这样汤比较温热,对那些冬天怕冷、手脚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别有好处,既补气又补血。
       而狗肉比起羊肉更为温热,但要看个人的体质,如果你平时“火气”就很大,比如经常流鼻血、吐痰的时候带有血丝、嘴里经常感到又苦又涩就不适合吃过于温热的食物。   有些“火气”大的朋友,不小心吃了过于温热的食物,会更上火,症状轻的不妨吃点梨或者荸荠,降降“火气”,症状重的要到医院找中医开几帖药调理调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美食/烹饪
起名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物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家居装修
保健养生
交通出行
婚嫁
购房置业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