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男孩发烧,最高到39.5度,同时拉
孩子有病变化大,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家长要认真看每种药的说明使用书后,再让孩子服用有关药物。
小儿发热的护理和降温措施
判断孩子是否在发热,测量体温是可靠而科学的方法。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三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凡超过正常范围上限0。5℃时,均可称为发热。 体温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发热要经过三个阶段
上升期:该期体温迅速上升或缓慢上升,有时伴有寒战。
高峰期:指达到高热后维持一定时期,该期有面...全部
孩子有病变化大,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家长要认真看每种药的说明使用书后,再让孩子服用有关药物。
小儿发热的护理和降温措施
判断孩子是否在发热,测量体温是可靠而科学的方法。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三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凡超过正常范围上限0。5℃时,均可称为发热。
体温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发热要经过三个阶段
上升期:该期体温迅速上升或缓慢上升,有时伴有寒战。
高峰期:指达到高热后维持一定时期,该期有面红肤热等表现。
退热期:发热常常是体内的病灶及病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可根据热型特点去探察病灶及病理过程的性质。
发热也是人体在疾病过程中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时的保护性反应,有利于调节人体免疫防御系统以消除病原体。
但如果高热持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可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如氧耗量增加、大脑皮层兴奋过度、惊厥等,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发热会使消化道分泌及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减慢。
护理
孩子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例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麻疹、脑炎、肠伤寒、结核病、风湿病及胶原性疾病。
发热可使孩子全身不适、烦躁,如果发热时间太久,会使氧耗量增加而影响孩子健康。因此遇到孩子发热,一般都需要采取适当的退烧措施,尤其是高热,它会引起抽风甚至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对于发热的处理,首先应查明发烧的原因,作出明确的诊断。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控制发烧。但在诊断发烧的前后,父母对发烧的孩子可作如下的临床处理:
一般护理
孩子发烧时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此时应使其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
室内温度要适当,室温过高不利于人体散热,且会使孩子烦躁;过低则易使孩子受寒。一般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并且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者。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大大减退,使得食物残渣滞留于口腔,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口腔疾病。
所以,对发热孩子还应作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一次。
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多喝水,饮食给流质(牛奶、豆浆、蛋花汤)或半流质(如面汤、粥、蛋羹)食物为主,以清淡为宜。
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饮用果汁等,水果以梨、西瓜、荸荠、藕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孩子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的摄入,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输液。
降温措施
如体温超过38。
5℃,应采取降温措施。家庭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降温。
一、物理降温
1。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
2。冷敷:用冰袋或冷湿毛巾置于额部或枕部大血管部位。
3。酒精擦浴:用30%~50%浓度的酒精(或二锅头加一倍水),以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
禁擦前胸、后颈和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擦浴时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应立即停止擦浴。
4。冷盐水灌肠:婴儿用100~300毫升的盐水,儿童用100~500毫升的盐水(水温约20℃)灌肠,既可降温又可取大便送化验以确定诊断。
(无经验者易伤害孩子的肠道,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药物降温
家庭应用以上办法后,及时将发热孩子抱送医院。父母不宜自行使用退烧药,应由医生检查诊断,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流感期间高热不退怎么办
每当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常有流感发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容易流行。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疲乏和呼吸道症状,以孩子发病为多。
对于流感,西医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不必抱孩子反复去医院。而应该着重加强护理,如适当休息,合理饮用清淡饮料,适当、适时地应用退热药等 。若无其他并发症,一般3~5天体温就会逐渐减退。
如果一天数次去医院,反倒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而加重孩子病情。
在流感的治疗上,中药有一定的疗效。
小儿腹泻 如何护理?
“腹泻”是由于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夏秋季。
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热,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如饮食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导致腹泻。
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易得病。轻型腹泻,大便每天 5—6次,稀薄,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有时伴有呕吐;重型腹泻,大便每天10次以上,粘薄水分多,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常可引起脱水,表现为口干唇燥,眼眶和前囱凹陷,哭时无泪,尿少。
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既深且快,以及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嵌冷,少尿等休克症状。
护理要点
◆ 调整饮食是腹泻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轻型腹泻一般只需调整饮食,很快会痊愈。母乳喂养患儿,母亲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稀释奶液,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人工喂养患儿,暂停喂牛奶,可改为脱脂奶或酸奶或米汤;注意糖勿加入太多,以免发酵胀气,也不宜加蜂蜜,因蜂蜜有轻泻作用。
吐泻严重的患儿,暂时禁食6~8小时,吐止后可给以口服补液盐溶液。腹泻期间暂停辅助食品,以利消化吸收,待病情好转,大便成形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否则可引起反复腹泻。
◆ 记录患儿大便、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
就诊时带上大便采样,以便医生检验、诊治。
◆ 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使用时注意不要烫伤。
◆ 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女孩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
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若已出现红臀,出现皮肤破损或糜烂,可先用0。1%利凡奴溶液湿敷,然后涂复方硫酸铜锌软膏或搽次没食子酸铋扑粉,也可涂以蛋黄油(用鸡蛋煮熟取蛋黄,用文火熬油)。
◆ 腹泻患儿有时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
◆ 重型腹泻或虽然是轻型腹泻,但迁延不愈,患儿逐渐消瘦,全身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腹泻未愈,又发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也应及时就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