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什么是“星期一上班综合症”?

我过完周末,一到星期一的一大早起床就心情很郁闷,心想又要接受几天的考验了!你们有类似问题吗?

全部回答

2005-07-17

0 0
    在医学上,常把多种症状体现在一种疾病之中的情况,称为“综合症”。我们今天所涉及的话题,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与健康有关的现象。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类似综合症的情况。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星期一”,特别是在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最为突出,所以人们称之为“星期一综合症”。     这种“症状”有如下表现:眼窝深陷,眼圈发黑;萎靡不振,哈欠连天;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切题,工作效率低下;周身酸痛,慵懒少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节假日访亲会友,外出旅游,安排活动太多,过度疲劳;夜生活过多,看电影、电视,打牌下棋时间过长,睡眠不足;暴饮暴食,肠胃功能失调,新陈代谢紊乱。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无论是双休日还是长假日,均应劳逸适度,否则会给工作、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会给身体造成不良后果。
  在此,提出如下措施供您参考:   一、睡眠充足,劳逸结合。“百补不如一眠”,睡眠可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全身肌肉放松,从而消除身心疲劳。  双休日和节假日没有工作压力,应该首先安排好睡眠。
  科学试验显示,现代成年人每天睡眠以7—8小时为宜,儿童和老人睡眠时间应超过7—8小时,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女,每天要睡足8小时,中年妇女每天应睡足7小时。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只要睡得香甜,醒来有轻松舒适之感,就算睡好了。
    有的同志双休日和节假日喜欢和亲友一起打牌下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尽管这些同志白天可能“补觉”,但是由于睡眠节律紊乱,造成“生物钟”失调,反而使得上班后精神萎靡不振。因此,节假日、双休日的娱乐活动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把安宁留给夜晚。
  此外,有的战友喜欢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外出旅游或是干大量的家务,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也容易引起上班精力不足。  旅游和干家务都应该作好计划,不要搞“突击”,特别应留有充足睡眠时间。
     二、控制饮食,适量饮酒。节假日好好吃顿饭、喝两杯,可以增添欢乐气氛,密切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但是,物极必反,暴饮暴食特别是饮酒过量有害健康。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当其进入消化道后,经过人体的肝脏转化分解,最终由肾脏排泄。
    由于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在酒醉———乙醇分解———机体恢复的过程中,肝细胞处于“运动状态”,假如连续饮酒,会大大加重肝脏的负担。研究表明,一次醉酒至少要经过72个小时才能使肝脏完全代偿。
  酗酒对消化系统影响也较大,胃粘膜的防御系统受损,在多种消化酶、胆汁、胃酸的影响下,可发生粘膜水肿、糜烂,有些人饮酒后许多天均感到胃部不适,导致胃穿孔、出血者也屡见不鲜。  因此,酗酒百害无益,假日和双休日超量饮酒,乐极生悲,令人扫兴。
  适量饮酒,少许进食,酒后饮些奶制品,有利于您度过欢乐而祥和的节假日。   三、精神放松,调节情绪。节假日没有工作烦劳,本来应该好好放松一下,让大脑和神经得到“休息”。但是,有的战友借来许多紧张激烈的枪战片影碟,在吵吵闹闹的氛围中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还有一些战友喜欢利用节假日上网聊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还有一些战友节假日探亲访友,难免互相倾述一些生活中的压力和不愉快,适当的交流有助于减轻思想压力,但是一味沉湎在“诉苦”当中,就只能是自寻烦恼了,结果,大脑非但没有得到休息,反而因为心事沉重更加疲劳。
    因此,专家建议节假日最好还是从事一些轻松的脑力体力活动,比如把电视关掉,全家人坐在家里聊聊天、说说笑话,互相沟通,既可创造和谐家庭生活环境,陶醉在与家人团聚的欢乐之中,又可以缓解大脑压力,减轻思想负担。
  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消遣读物,听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看一些赏心悦目的风光片,都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的调节。   。

2005-07-18

50 0
星期一上班时,总感到疲倦、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

2005-07-18

34 0
累啊。 食欲不振啊。

2005-07-18

66 0
    在医学上,常把多种症状体现在一种疾病之中的情况,称为“综合症”。我们今天所涉及的话题,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与健康有关的现象。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类似综合症的情况。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星期一”,特别是在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最为突出,所以人们称之为“星期一综合症”。     这种“症状”有如下表现:眼窝深陷,眼圈发黑;萎靡不振,哈欠连天;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切题,工作效率低下;周身酸痛,慵懒少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节假日访亲会友,外出旅游,安排活动太多,过度疲劳;夜生活过多,看电影、电视,打牌下棋时间过长,睡眠不足;暴饮暴食,肠胃功能失调,新陈代谢紊乱。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无论是双休日还是长假日,均应劳逸适度,否则会给工作、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会给身体造成不良后果。
  在此,提出如下措施供您参考:   一、睡眠充足,劳逸结合。“百补不如一眠”,睡眠可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全身肌肉放松,从而消除身心疲劳。  双休日和节假日没有工作压力,应该首先安排好睡眠。
  科学试验显示,现代成年人每天睡眠以7—8小时为宜,儿童和老人睡眠时间应超过7—8小时,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女,每天要睡足8小时,中年妇女每天应睡足7小时。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只要睡得香甜,醒来有轻松舒适之感,就算睡好了。
    有的同志双休日和节假日喜欢和亲友一起打牌下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尽管这些同志白天可能“补觉”,但是由于睡眠节律紊乱,造成“生物钟”失调,反而使得上班后精神萎靡不振。因此,节假日、双休日的娱乐活动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把安宁留给夜晚。
  此外,有的战友喜欢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外出旅游或是干大量的家务,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也容易引起上班精力不足。  旅游和干家务都应该作好计划,不要搞“突击”,特别应留有充足睡眠时间。
     二、控制饮食,适量饮酒。节假日好好吃顿饭、喝两杯,可以增添欢乐气氛,密切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但是,物极必反,暴饮暴食特别是饮酒过量有害健康。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当其进入消化道后,经过人体的肝脏转化分解,最终由肾脏排泄。
    由于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在酒醉———乙醇分解———机体恢复的过程中,肝细胞处于“运动状态”,假如连续饮酒,会大大加重肝脏的负担。研究表明,一次醉酒至少要经过72个小时才能使肝脏完全代偿。
  酗酒对消化系统影响也较大,胃粘膜的防御系统受损,在多种消化酶、胆汁、胃酸的影响下,可发生粘膜水肿、糜烂,有些人饮酒后许多天均感到胃部不适,导致胃穿孔、出血者也屡见不鲜。  因此,酗酒百害无益,假日和双休日超量饮酒,乐极生悲,令人扫兴。
  适量饮酒,少许进食,酒后饮些奶制品,有利于您度过欢乐而祥和的节假日。   三、精神放松,调节情绪。节假日没有工作烦劳,本来应该好好放松一下,让大脑和神经得到“休息”。但是,有的战友借来许多紧张激烈的枪战片影碟,在吵吵闹闹的氛围中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还有一些战友喜欢利用节假日上网聊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还有一些战友节假日探亲访友,难免互相倾述一些生活中的压力和不愉快,适当的交流有助于减轻思想压力,但是一味沉湎在“诉苦”当中,就只能是自寻烦恼了,结果,大脑非但没有得到休息,反而因为心事沉重更加疲劳。
    因此,专家建议节假日最好还是从事一些轻松的脑力体力活动,比如把电视关掉,全家人坐在家里聊聊天、说说笑话,互相沟通,既可创造和谐家庭生活环境,陶醉在与家人团聚的欢乐之中,又可以缓解大脑压力,减轻思想负担。
  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消遣读物,听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看一些赏心悦目的风光片,都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的调节。   。

2005-07-18

34 0
想睡觉

2005-07-18

36 0
强迫自己认识到是工作时间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