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项羽的认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
我从来不否认项羽是个人物,不过我也从来不认为他算个英雄。
如果一个人能够被称为“英雄”,那么,他最起码要干过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这个标准就很难把握了。比如说推翻暴政要算的话,那么因为推翻保证而乱杀无辜算不算呢?我想,既然问题要多方面考虑,那么就绝对不能仅凭一件事就立牌坊或者扣帽子。 所以老一辈史学家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不盲从。
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很多人还是认为算的。根据是领军推翻秦的暴政。我对此不太苟同。纵观项羽一生,真正能算得上显示他军事才能的战斗其实没有几场。 而在这仅有的几战中,他也不过就是运用了激励士气、身先士卒的办法而已。有的朋友说像巨鹿之战这样以少胜多的战斗...全部
我从来不否认项羽是个人物,不过我也从来不认为他算个英雄。
如果一个人能够被称为“英雄”,那么,他最起码要干过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这个标准就很难把握了。比如说推翻暴政要算的话,那么因为推翻保证而乱杀无辜算不算呢?我想,既然问题要多方面考虑,那么就绝对不能仅凭一件事就立牌坊或者扣帽子。
所以老一辈史学家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不盲从。
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很多人还是认为算的。根据是领军推翻秦的暴政。我对此不太苟同。纵观项羽一生,真正能算得上显示他军事才能的战斗其实没有几场。
而在这仅有的几战中,他也不过就是运用了激励士气、身先士卒的办法而已。有的朋友说像巨鹿之战这样以少胜多的战斗其实能证明项羽的能力。这么说也对,也不对。至于为什么,下面就说。
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曾经问过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
刘邦反问说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臣带兵“多多益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话——陛下虽然不如臣能将兵,却能带臣这样的大将。于是后来就有了个韩信点兵的典故。其实这个说明了什么呢?如果仅局限于楚汉相争这段历史时期的话,可以看出来,作为项羽对手的刘邦,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但是反观项羽呢,就有落差了。拿巨鹿之战来说,项羽的军队只有几千人,守军是他们的数倍。传统观点认为这样以少战多的仗不好打,因为人数上不对等。但是我不这么看。纵观历史,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除去人们愿意赞颂这样的事迹的缘故,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缘故。
就是人的因素。
这个因素很重要的。如果一支军队训练有素,团结一心,平时又能征惯战,战绩了得,那么,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是仗着人多的一方士气高呢还是人少的一方士气高呢?只要满足上面的几个条件,人数少的其实优势相当明显。
不信的话看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上都是这样。而项羽能赢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也跑不出这个框架。尤其是他还特别强调了“断后路”,主动地把一支疲倦之师变成了“穷寇莫追”的虎狼之师,这能证明他的水平。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我前面要说韩信点兵这个典故。其实将领能带多少兵是他水平的真实反映。韩信说刘邦能带十万,他确实有根据。刘邦称汉王的时候不就是十万汉兵吗?再多就领不了了。项羽巨鹿之战才不过几千兵,这不就是让总司令干旅长、团长的活儿吗?这要是再打不赢还能不能说理了?也就是说,项羽的水平,领这几千兵其实不能说明他军事水平有多高,这只是他水平的正常反应而已。
那么他带兵的水平的上限是多少人呢?我们没有第一手材料,只能推测。项羽出身将门,有很好的军事培养经历,也确实有领兵的水平。他的军队在鼎盛时期大约是四十万。但是之后就连战连败。这其中自然有对方找到了高手的缘故,不过,也说明四十万兵可能是他带兵的上限了。
而且大家不要忽略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他是有范增辅佐的,也就是说这四十万兵已经超过他的最高水平了。
那好了,项羽又适合带多少兵呢?有的朋友驳斥我的时候曾说过“项羽在垓下之战领着两万人马和汉军周旋也不落下风”。
这里面其实问题还是有的,大家知道楚军骑兵多,汉军步兵多,骑兵的机动性是步兵没办法比较的,如果人数对等应该汉军早就报销了。所以这时候实际上楚军还是占了一些军种优势的。不过,我觉得,两万人马,其实就是项羽带兵水平的一个平均值的下限。
也就是说,两万可以作为一个最小值来看。平均最大值可以曾到二十万左右。
其实对于项羽的评价,我一直比较赞同刘邦的看法。他连一个范增都留不住,而刘邦却网罗了诸如张良、韩信、萧何等一大批猛人强人,论综合实力,高出楚军一大块,怎么能不赢?
至于项羽是不是一个好的领袖,我同样投反对票。
做领袖不是要武艺超群、能征惯战那么简单,也不是仅仅是一个痴情男子就行的。或许项羽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但是他不能做领袖,他的优柔寡断,简单粗暴,其实很早就给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至于司马迁对于项羽评价值高,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要更客观地看。司马迁出于维护正义的角度却遭受了残酷的惩罚,说实话,他能甘心吗?按照后人的史料来看,他曾经想自杀。但是后来还是没有。传统观点认为是出于对其父亲的承诺和家族的职责(他家是史官世家)。
这么理解很对,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他为什么对项羽的评价很高了。说通俗点儿就是其实司马迁属于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很羡慕项羽那样还能掌控自我生命的人生。但是司马迁不能,因为如果他选择了自杀,家族会抛弃他,他将永远不会有机会进入家族的宗庙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看《史记。
项羽本纪》的时候,一定要能理解司马迁的心情,才能不被他所影响。
而至于李清照,我也说过了,属于“家破国亡,爱人新死”,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一个女人想要活下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尤其还是一个前半生生活在蜜罐子里的人。
所以,像李清照这个时候的心境,更多的还是要给自己一定的信心,让自己活下去。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偶像。而说起来,其实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有点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对于项羽的评价,你关注于哪方面不是问题,重要的还是要看本质,更客观地说。
历史人物都是有是非功过的,万不可一杆子打私,也不必立牌坊当神。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