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怎样才是高考冲刺的正常心态

全部回答

2010-04-26

48 0
     1、再次梳理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这阶段,许多考生备考状况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心中无底,忐忑不安,效率低下。其实最需做的仍是梳理知识网,查漏补缺。一般来说,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是很明白的地 方,这时需翻书对照,防止概念错误。
  另外,要进行重要和典型问题的解题方法的归纳,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防止只是形式的简单套用导致原理错误,比如在做数列问题时不要简单套用连续函数的性质,注意离散和连续函数的区别。
     2、适量模拟练习,保持临考状态 考前50天一定要有针对性进行套卷训练,一是通过模拟可以查漏补缺,二是提高应试能力,包括答题技巧,心理调节。建议大家练几套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模拟卷(包括近几年高考卷),并且自批自改,在模拟练习时一定要了解评分标准,对照评分标准自我修正,提高得分的机会,力争减少无谓的失分,保证会做的不错不扣分,即使不完全会做,也应理解多少做多少,增加得分机会。
     3、全科规划意识,突破偏文学科 冲刺阶段,一定要有全科规划意识,高考是看总分的,不管是强势学科还是弱势学科都要有相应的时间分配计划,做到重点学科重点突破。实践表明后期在记忆性学科上多下功夫,会立竿见影,象语文,英语,文综,生物等,考生应向这些学科适当倾斜。
    但是思维性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若几天不做会上手慢,出错率高,因此在后期也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做去练,保持一个良好的临考状态。 4、调整心理状态,争取笑到最后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精神过度紧张,甚至病倒。
  因此提醒大家,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彻底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  另一个就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考前过度疲劳,临考时打不起精神。建议考生,休息调整是必要的,但必须的是微调,特别要把兴奋状态逐步调整到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
  高考前还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不能大吃大喝,宜清淡又要保证全面营养,总之,生活有节奏,亦张亦弛,保持心态平稳。  同时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慌张,自我暗示,及时调整,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这是我在天津新东方51xdf论坛上看见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度的焦虑是只有弊而无利,要加以适当的调整, 我觉得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基础知识上的查缺补漏,生物钟的提前调整,对历次重大考试中失分因素的详尽分析和对策的制定,错题的重温,松中有紧的生活节奏的安排,保证适当的学习强度,从而保持思维的快速和兴奋,自信而又有几份紧张和期待的情绪,不绝对而有弹性的高考目标,积极的心理暗示……所有这一切将铸成一个园满的结果——自我水平的正常发挥! 。

2010-04-25

27 0
思想上藐视高考,行动上重视高考!考试前几天达到一种忘我的狂妄状态,老子天下第一!考完请回到正常状态,否则有神经病的嫌疑。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