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化学

初中化学

物质溶解时吸热和放热1溶解时若吸热大于放热,则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2溶解时若吸热小于放热,则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 氢氧化钠3溶解时若吸热约等于放热,则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氯化钠等大多数物质。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呀?? 还有溶解与物质和溶剂本身性质有关,请举例说明。

全部回答

2009-07-15

0 0
  物质溶解时,吸收的热量多于放热,则整体表现为从外界吸收能量。所以外界的能量降低,因而温度降低。而硝酸铵具有这种特性。第二三条可以由以上的方法类推。至于溶解与物质和溶剂本身性质有关则指物质对于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溶解性质,例如酒精可以溶于水和大多数的液体,但是酒精并不能溶解有机油等一些物质从化学上讲,这些特性与这些物质的结构有关。
  至于具体的结构原因在高中和大学的课程上会有比较全面的解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化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化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