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离开我们有多远?
楼上列位师兄所说大同小异,谈出了大乘佛经中的“极乐世界”乃至诸佛净土的一重意义。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下。《维摩诘所说经》说得好“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佛经中的话语是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来诠释和理解的,不同的诠释角度反映了人间智慧的多元化,而不同角度诠释所无法诠释的、无法圆融的那种统一、那种圆融则是佛的境界。
什么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以外的一个他方世界,这个世界和此世界的区别是:此世界属于秽土,彼世界属于净土。其实,在佛经中出现过的他方净土世界还有很多,不止极乐世界。 佛教中比较有名净土还有药师琉璃光王佛的净琉璃世界,阿閦佛的妙喜世界等等。...全部
楼上列位师兄所说大同小异,谈出了大乘佛经中的“极乐世界”乃至诸佛净土的一重意义。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下。《维摩诘所说经》说得好“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佛经中的话语是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来诠释和理解的,不同的诠释角度反映了人间智慧的多元化,而不同角度诠释所无法诠释的、无法圆融的那种统一、那种圆融则是佛的境界。
什么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以外的一个他方世界,这个世界和此世界的区别是:此世界属于秽土,彼世界属于净土。其实,在佛经中出现过的他方净土世界还有很多,不止极乐世界。
佛教中比较有名净土还有药师琉璃光王佛的净琉璃世界,阿閦佛的妙喜世界等等。这些世界如果从空间距离上考量,离我们很远很远,其度量单位都是万亿佛土、恒河沙佛土的数量级--就是说这些净土世界和我们娑婆世界之间相隔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天文数字。
如果我们用现代天文概念来类比(仅仅是类比,不可附会),就好像说某某星系和我们银河系之间相隔多少多少个星系。
那么,既然这些净土世界距离我们这么远,为何在佛经上常常描述它们呢?这就引出大乘佛教信仰及其修行方法具有与小乘佛教不同特点的问题了。
在以前的帖子中,我曾经提到:小乘佛教修行以“解脱”为宗旨,大乘佛教修行以“转依”为宗旨。小乘佛教的修行方法是通过戒、定、慧三学修习快速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境界,不受后有(不再于六道轮回中死此生彼)。
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是通过六度万行的旷劫修习,转化身心与环境,终极目标是成佛、同时成就净土世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佛教不是唯心主义,所以佛教中讲修行、净化都是一种与环境的整体互动,而不仅仅作用于心理层面。
这方面的理论若探讨起来,乃是属于佛教“唯识学”范畴,相当艰深,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认为:
世界和众生,或者用佛教术语--依报与正报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若存在一个美妙的世界,那主要是源于这一方众生的慈悲和智慧。
若一方众生趋向慈悲和智慧,也必将成就一个美妙的世界。
基于这种概念,每个佛之所以成佛,必有其净土。我们本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也有净土,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开显的华藏世界。那么,为什么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等大乘经上广说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并鼓励人们发愿往生呢?
唐代净土宗善导大师有一句名言:
释迦所以兴出世,为说弥陀本愿海!
根据大乘教理,诸佛平等,法身不二。
就法身境界来说,一切佛可以说就是一佛--毗卢遮那如来(即大日如来)。所以,一切诸佛救度众生的功德事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句评书艺人的话“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诸佛法体不二,在一普度众生根本愿力下,各个具体愿力则有差别,好像分工合作,实则浑然一体,共成一真法界!
我们本世界释迦牟尼佛的主要愿力是什么呢?那就是秽土成佛、救拔五浊恶世的众生啊!如《阿弥陀经》上他方诸佛赞叹释迦本师:能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是为甚难!我们过去世由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起身、语、意诸行,正是我们自己创造了这个令我欢喜令我忧的世界,反过来,这个世界的痛苦、诱惑、颠倒又增长我们的烦恼和恶行,让我们愈加堕落、也就令世界愈加黑暗,……如此往复不息、苦蔓不断。
释迦牟尼如来,为了让我们能够出离这个苦的循环,过去世经历无数难行苦行,为众生抛头颅、撒热血,乃至此世界上没有一寸土地不曾是释迦如来过去舍身命处。正是这种和秽土众生的结缘,才使得我们此世界人民能够闻到佛法。
而这个世界则呈现奇异的两重性,释迦牟尼报身的华藏世界和释迦牟尼化身的娑婆世界竟然重合不二!
那么,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主要愿力是什么呢?那就是成就一个相对容易往生的净土世界,往生到那个世界的人们,不会再在菩提道上退步,而是享有无量长久的寿命,得以从菩萨地一直修证到佛地。
并且,这些菩萨获得足够的能力后,仍然可以自由地按照各自的独特愿,以其各个愿力差别的方式,应化他方世界利乐有情。
综上所述,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愿力有所差别,因此差别而在救度众生事业上则恰为补充,从而共成佛法度生系统之完璧。
若无释迦牟尼本师应现于五浊恶世,我们无从发菩提心,更无从得闻阿弥陀佛的本愿!若无阿弥陀佛,虽然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发心,但经历旷劫长时的轮转生死,未达到不退位者则始终有退失菩提之心的风险,甚至可能由菩提行者退回到凡夫!
所以,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很远很远,但由阿弥陀佛愿力接引,由释迦牟尼本师所启发的菩提心和永不退转的普贤大愿力推动,我们必可往生彼世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