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高三该如何复习呢?

我是一名将要高三的学生理科,基础不是很好请问一下,关于理科的复习应该如何安排呢

全部回答

2008-07-22

0 0
    第1,多做题目!你高2的时候应该把高三的东西基本上学完了吧!对!现在需要的是巩固这些知识!别听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说给那些贵族家庭的!我们就是要多做题目!先把分数提上去!到大学了!你什么素质又不能学呢?你说是吧!所以!多做题目!不要挑很难的(个别情况觉得手上的东西都做完了可以做下),把一般的题目的解决办法拿到手!特别是数学!学理科的,主要区分成绩的就是数学和英语了!英语多背单词!数学多做题目!至于背单词你自己可以做个规划!比如1天背20个,最好背大学4级的单词!因为我相信你高中的单词基本能记住吧!能就背4级的!不能还是得先把高中的单词背完! 第2,注意安排自己,规划自己!你每天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比如今天我要背20个单词!做2张物理试卷!礼拜2,我要背20个单词1张数学试卷,1张化学试卷~而且每天自己规定的一定要做到!不然你1次没做到,就会有第2次,第3次,,,,,, 第3,要合理注意休息,我说合理注意休息不是说很早就睡觉!不是!到高三了,你睡眠时间绝对不能多于7个小时!我高三的时候一般是12点睡觉,6点半起床!如果你睡多了!人家就用功了!你就相对落后了!时时刻刻要做好紧张的学习气氛! 第4,要给自己定1个目标!目标不要太大!但是你一定要有个终极目标!比如全班前3,但是你可以一步一步向前!先进前10,前5,前3---一直到拔尖!但是,如果付出了也没达到目标也不要灰心!你要记住我能!我一定能! 第5,不要轻信别人的话!班上总会有这么点人!老是说自己睡觉睡的早啊!平时上课啊也不是很听!当时考试就能考好!这种人的话不能信!你要意识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人家能考好!绝对不会少花工夫的! 。
    。

2008-07-22

246 0
个人的建议,仅供参考: 高三的时间,其实很短的,要充分利用好。在上课的时候肯定时要专心听讲。 另外呢,我认为准备一个错题本,非常有必要。把你每次考试、测验中的错题摘录下来,以后每次复习的时候,以这个错题本为重点。 这样就可以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你已经掌握的题目上,使得你的时间更加有效的投入到知识面的提高中。 预祝你高考顺利。

2008-07-22

240 0
    自信 学习理科,尤其是高中理科,首先是要有自信。人越来越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会发现,有一个事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耀眼,就是只要肯拼,没有什么事情干不成的。
  何况来问这个问题的人都刚上高中不久,离高三还远。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数学竞赛的学生。我就在数学竞赛班。   我们班有很多竞赛失利的学生,不能保送,只能高考了。我现在高三,数学竞赛前他们停了两个月的课。
  两个月啊!还是在高三刚开始老师赶课的阶段,整个生物第三册他们都没学,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结果他们就开始拼。 现在我们班成为年级最强的班。那些人的成绩,全部是拼出来的,一点一点,从300名之外,到100名之内,大量做题,想方设法利用老师…… 最后就是成功。
    看到他们我很有感触,也很感动。我虽然保送了,但是他们才是我的榜样。 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经历,我总结出来了高中学习,也是我整个人生的成功方法——不犹豫,不后悔。 遇到事情,要毫不犹豫地去拼、去尽自己的全力。
  这样不管成功于否,你都可以在事后说:我拼过了,我不后悔。  如果你失败后说到:也许我再努力一些、再少玩一些就好了,那么你根本没有真正地努力。努力的人从来不会后悔。 两个重视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骗人的教辅,叫做高考母题探秘。
  这个东西的宣传虽然是骗人的,但是在高考命题中,类似母题的概念确实是在命题人脑海中存在的。  命题人出一道题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自己先做一些题,然后从已有的题目中寻找灵感。
  命题人决定考查那些知识点之后并不是坐在那里想:我该出什么题,而是打开题库,然后想:这题我该怎么改?那些命题人参考的题目,通俗地说,可以成为“母题”。那么,高考命题人都参考那些已有题目呢?答案有两个:教育部专门用作高考命题的内部题库、中学课本。
    针对命题人灵感的两个来源,我们分别要 重视两点内容 重视基础 什么叫做基础?基础就是概念性的东西。初中老师经常逼着学生去背概念,这种做法对于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是很有好处的。
  到了高中,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基本成型,学习变成了以自己为主,老师就不再逼着去做什么了——但是我们对概念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忽略。  对待概念,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不一样,有的人习惯做题来练习概念,有的人习惯先把概念背下来。
  但是没有哪个学生做不好概念题反而能得高分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性的东西并不仅仅包括概念——可以说,概念性的东西就是整个课本。我们知道,相对于高考来说,我们的理科课本真是简单的要命,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课本里面的东西太基础了。
    既然是基础的东西,我们就要重视。课本里面的课后题你有没有认真地做完?如果连课本里面的题都没做完,就不要想什么课外练习。课本后面的练习题是怎么来的?如果是凭空想出来的,那么现在都强调与时俱进,高考题越来越怪,为什么课本整天修订,课后题却几十年都不变?答案很简单:课后题不是让你练习用的,是让你记、让你体会的。
    练习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但是要讲的知识就是那些,不容改变。你有没有以对待知识的态度去对待你的课后题呢?每一道课后题都代表一种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其实就是概念的一部分。
  命题人怎么考察概念?通过运用来考察。概念是如何运用的?通过基本方法来运用。复杂的方法也都是建立在基本方法上的,所以命题人不单单选择考点,还要选择要考查的基本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命题人要翻课本。
    我们把课本弄的很熟悉,就能把基本方法搞熟悉,之后的拓展也就很容易了。相信大家做三角函数的时候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如果会用的公式多了,解题就更灵活,速度就越快。公式定理说白了就是基本方法——你懂的方法越多,解题当然越快。
  我们的许多课后题其实就是一个定理,只不过大家不知道罢了。   重视题量 重视课本,相当于抓住了命题人灵感的一个来源,那么另外一个如何抓住?教育部的题库是无论如何搞不到的,只有通过大量做题才行。
  前面引入了基本方法的概念,那么,对于一道复杂的题目,它的方法无非是基本方法的堆砌。命题人参考课本,是因为他要找到基本方法,然后自己组合成为题目。  想要组合好基本方法是需要灵感的。
  没有灵感时,命题人就参考题库,找到别人组合好的基本方法,这样他就可以比较省事地把外壳换一下……由于方法外面的马甲是无限的,所以找教育部的题库也没有作用。但是方法的组合是有限的,为了把所有的组合方式都覆盖到,我们就要大量做题。
  好的教辅为什么好?因为它每种组合就出两道,一道见识一道熟练,这样再做到换汤不换药的题就会觉得很容易。  我们做题数量的最小值就是基本方法的组合个数。可以看出,这个数很大,但是三年一定可以练习完。
   剩下的就是一些具体的技巧了: 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竞赛班的人,那么难的题都能做出来,但是很奇怪的是,考试的时候高分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们的教练非常生气,他反复告诫我们要提高运算能力,可是没有告诉我们方法,于是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让我们很苦恼。
     但是现在终于找到了结果。 到了高三的时候,也就是现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班的数学突然一跃成为年级第一,所有的人(当然都是没报送的)数学成绩都在年级前100之内,这毫不夸张。
   于是我们终于知道了方法: 我们能报送的都走了,留下的全部是参加高考的,考虑到我们的目的已经变了,学校就给我们换了个数学老师,由原来的竞赛教练换成高考教师,结果她一上来就让我们疯狂地做题(其实并没有多少题,仅仅是跟着第一轮复习而已,但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卖力地做“基础题”)开始的阻力很大,到了后来成绩就越来越好了。
    数学班的人都是1年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这样一来,直接的后果就是只是基础的不熟练。难题可以做出来,但是基础题、计算题总是做错。 你现在缺少的就是大量的做题,当然这样比较令然反感,但是这一定是必要的。
  你数学好,说明已经具有了数学的思维,不用继续在难题上下功夫了,多做一些小题,就是要费一些力气算的,比如说填空选择或者那种不难的大题。  等做多了,运算能力就自然地上来了。 当然,如果你认真地根找老师做高考第一轮复习,也会自然而然地把运算能力锻炼起来——不过那样的话太累,所以最好从高一就重视运算。
   好的教辅 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是很好的——任何一本教辅,只要做完,就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里有一个故事。我竞赛的时候,总害怕哪本书没有买,会少学一些东西,于是疯狂地买了20多本竞赛书——没有一本透彻地做完。
  当然我也做了一定的题,所以得到了省级一等奖。有个强人,到了国家集训队。他回来以后,有一次组织卖旧参考书,我拿来十几本,他就拿来三本。我问他别的数在哪——他说我就做了三本书。  省内竞争(联赛)做一本,国内竞争(竞赛)做一本,国内高手竞争(集训队)再做一本。
  于是我很惭愧。买了那么多书,真正做的题量,其实就是1本书的容量。所以,购买教辅,一到两本就够了,关键是做完或者看完。建议买题黄冈的,方法买龙门专题或者教材全解,它们就属于那种比较全面的参考书。
     重视错题 最后一点就是重视错题。做过的题比没做过的更重要,做题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做一道会一道才是本事。把错题or不会的题弄懂后,想一想一个星期之后再做还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就是没真正弄懂。
  这里整理是很重要的,不过数学题很难整理,还是定期复习,加深印象比较好。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中考
考研
小学教育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