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缘起性空,""无常无我'.我
我也来凑凑热闹。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呀。很有难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不能说所谓的对错,我认为是各个人修行境界不同,正如爬楼梯,有的爬到第三层,有的是第四层罢了。
首先推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其次推荐《空性禅修次第》。 读完了,如果能够理解,就很厉害了。
1、对于佛教里面的“空观”理论,其实是佛教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有递进的,正如读书,有小学、中学的内容,还有研究生和导师的理论而已。
所以研究这种空观理论,对于没有佛学理论基层的人,最好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够不走弯路。
有人会问,那么六祖怎么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够开悟呢?那就顿悟,就是直接接触了大学、研究...全部
我也来凑凑热闹。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呀。很有难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不能说所谓的对错,我认为是各个人修行境界不同,正如爬楼梯,有的爬到第三层,有的是第四层罢了。
首先推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其次推荐《空性禅修次第》。
读完了,如果能够理解,就很厉害了。
1、对于佛教里面的“空观”理论,其实是佛教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有递进的,正如读书,有小学、中学的内容,还有研究生和导师的理论而已。
所以研究这种空观理论,对于没有佛学理论基层的人,最好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够不走弯路。
有人会问,那么六祖怎么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够开悟呢?那就顿悟,就是直接接触了大学、研究生的内容,还一下子就懂了;而且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本身其实是禅修空观的一个方法。但是需要极高的根基。
禅宗到宋朝以后就逐渐衰败,其实就是人心渐乱,根基渐差而已。现在高根基的人,几乎凤毛麟角。所以循序渐进的学习修行,效果更好。
2、我下面说说自己对于这个“空观”的理解。
“空观”作为佛学的世界观里面的内容,非常的高深。
佛学世界观其实有无穷大和无穷小的理解,有多世界多文明的理解。这是宏观方面。空观就是关于微观方面的理解。
理论要旨就是,目前我们说能够感知的一切一切,包括外面的世界,都是假象。真相就是,整个一切,大到一切世界,小到我们个人,一切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无法用语言表达,非有、非空,又是非 非有非空。
包括真空,都是假象,其本质都是如此。
这种状态,可以表述为如来藏,可以表述为一真法界,也可以表述为诸佛的法身。还可以表述为常寂光净土。等等。
进入这种状态的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
这就是“性空”。
那么,什么是“缘起”呢?就是明明世界的本质是那种中观状态的存在,为什么我们能够感知到形象、实体等等呢(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讲述的”色“)?就是因为缘起。因缘际会,就会显现了。
3、但是,这种如来藏理论,其实是空观理论的最高级理论。
我们要想真正明白,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在开始学习之前,要理解因果理论,轮回理论。最好还要知道四句话,就是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
第一步,无我。这里的“我”是特指的,泛指单一存在的“绝对”的我,包括具有永恒、单一不可分化和独立的特质的,一种不需要原因就可以自己诞生和存在的绝对存在的自我--“梵我”和不依靠任何宗教或哲学传统的“自我”--“俱生我”。
当然这里讲的不全面。《空性禅修次第》讲到不少。
我们要仔细分别,可以发现,自己的手、心脏等等,都不能代表自己。我的概念其实是无法立足的。
第二步,唯识学。按照唯识说法,所有一切,包括我、世界,都是我们自心变幻出来的相。
所以外界的环境其实也属于我们自心的相,是一体的。但是我们却主观的将外界和自己对立起来。“能所二元对立”。就是“能”接收各种意识信号的人,和“所”接收的各自意识信号。人的意识有八种,从外到内,依次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
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关键,如同一个录音机,有收录和播放的功能。收录就是贮藏各自种子,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种子就释放,生长。这个理论里面,在轮回中,前七识都是虚幻的。阿赖耶识是轮回的关键。
第三步。
中观自续派理论。这里就涉及了问题中的“无常”。该理论主张所有的现象并不依其自性而存在,一切内、外事物皆空。这就认为,阿赖耶识也是没有的。破除了第二步的唯识学的理论。比如我们说话,一个音节已经发出,另外音节还未发出,语言其实就是虚幻的。
等等。
第四步。中观应成理论。改派其实没有明确的理论,只是用“四不生”,来驳斥一切其他的理论(就是所有事物,都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如果硬要说明,可以说,一切现象其实并无真实生起;世界的本质是超越语言的表达的,所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心的活动等等,都是心的造作,都不是最究竟的理论。
第四步就破除了第三步的理论。第四部其实是迈入高深内容的关键。因为对于空性的理解,没有这一步,就跳跃进入第五步,容易犯有3种错误,就是将空性理解为想像中的空性、理智造作的空性、或者赋予名相的空性。
第四步其实就是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五步。如来藏理论。就是又破除了第四步的理论,说明世界本质的一种最终极的存在状态。
本人水平有限,说不清楚,请读原文。
回到楼主的问题。就是关于人的主体性。
其实对于"我"的概念,我们称之为我执,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我轮回不已的根源,是需要在佛学修行中破除的东西。人的本体性就是佛性--就是上文讲解的如来藏。想要单独的本体性是没有的,因为无我。有人问,自然“无我”,那么谁在轮回呢?我理解就是,我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佛性,所以说无我。
但是,我们因为心的迷惑,内心变幻的相就是轮回。我们通过修行,抛弃我的个体,将我融入了佛的法界,就是抛弃了轮回。
谢谢!阿弥驼佛!。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