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清朝曾大兴文字狱,但为什么还用“圆明”为皇家园林命名?

圆明园三字中,“圆”有团圆之意,“明”有大明之嫌。 那为什么清朝的皇家园林还会用这两字字来命名?

全部回答

2008-05-26

0 0
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2008-05-26

23 0
不是什么地方都不让用明的呀!

2008-05-26

48 0
“圆明园”这个园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为什么叫“圆明园”?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无非是统治阶级在标榜自己。

2008-05-26

52 0
    估计当时康熙老爷子没往反清复明的那个意思上去想。以下为转引: “圆明园”名称之源 前些时,网络上传闻国家将重修圆明园。此事智愚之辩不必多说,但此事倒勾起了老兔对“圆明园”名称之源的好奇:为什么取名“圆明园”,有什么讲究?闲暇时查了些文史资料,参考清雍正《御制圆明园记》和乾隆《御制圆明园后记》,弄清了“圆明园” 名称的来历。
     明亡清兴,定都北京。日理万机的康熙皇帝在一个公务闲暇的春日,来到郊外明神宗外祖父李伟别墅清华园残址,捧饮一口湖水,甘冽沁脾,顿觉爽怡,便将其原址重新改建为湖光潋滟、花木葱翠、殿阁金碧、步步有景、四季陶然的畅春园。
  取名畅春,自有春风得意之态。每年暖春及盛夏,他都来此“避喧听政”。  后来,他还分别为相继长大的各位王子藩邸赐园。而四子胤禛的藩邸赐园就造在畅春园北邻。这就是康熙御书园额,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诸朝一百五十年不断增修扩建的世界“万园之园”——圆明园。
   为什么叫圆明园?康熙没做解释。他英明天子风采、为君治国之道以及疼爱子女的情怀,深深濡染着胤禛。  胤禛爱好佛学,就自号“圆明居士”。他继位后,年号雍正,自认为也像父亲那样“夙夜孜孜”勤于政事。
  三年后,大规模添建增修园内建筑,感到“万象毕呈,心神爽旷”,便对父亲赐园“圆明”二字作深入思量,才感到“意旨深远,殊未易窥”。就翻古书,忆所学,将二字拆开深思:“圆”的精义是一个有才德之人行事立身就能做到既无过,又无不及;“明”的精义是一个知命通达的显贵之人就能时时处处洞悉万物,英明而有远见。
    再把二字合起,眼前一亮:“圆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帝王治国为君的理念。具体到自己来说,就是修业进德,就是感恩先人,就是施恩于民,就是福利百姓,也就是五行之说中四季的旺气。
  父亲用“圆明”二字命园,就是让我自勉身心,体会天意,不忘圣诲,含味咀嚼,培养精神,不求自安而图天下稳定,不为自乐而谋百姓康泰。  因此必须践行圆明之德,以保卫江山社稷与人民福祉来报答父亲垂祐之恩。
   雍正死后,乾隆继位。他敬佩父亲对爷爷赐题“圆明”二字的精辟阐释与深刻理解,也践行圆明之德,不求自安而图天下稳定,不为自乐而谋百姓康泰的为君理念,并认为这是爷爷为后人留下的一份功业,一种财产,应该发扬下去,“垂祐于无穷”。
    于是,圆明园也就在父亲增建的基础上,又大事扩建,巨丽奢华而达极盛。与之相伴,也营造出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