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什么?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8-08

50 0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将能源从初级形式转换为可以消费应用的高级形式。这种转换过程对环境产生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机械能(位能或动能)、热能、化学能、质量能以及光、核、电、声、磁等都是能量的基本形式,它们在自然中以各种形式出现。
  如太阳能是光能;化石燃料属于化学能;水能是位能;海浪和风能贮存着动能;等等。  各种能量中,热能、机械能和电能消费最多,它们在不同的工业装置中完成各种转换过程。如锅炉把燃料化学能→热能,汽轮机把热能→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电能,三者组成火力发电厂;汽车的内燃机将燃料化学能→热能→机械能;水电站将水的位能→动能→电能;太阳能集热器或电池分别将光能转换为热能或电能等。
    高品质的电能也可以转换为光、热或机械能,用于照明、取暖或做功。这些在人为干预下的能量转换过程,不仅得到了造福于人类的结果,而且产生了有害于环境的某些不良效应,即环境污染。
     根据热力学定律,任何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都不能达到100%。如使用非再生性常规能源,火力发电厂将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40%;汽车发动机将石油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约25%;核电站的效率约为33%。
    可见,大部分能源在消费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环境,造成热污染,同时还向环境排放有害污染物,产生不良的环境效应。因此,提高能量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减少能耗,节约能源,提高产品的经济性;而且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常规能源中水能的利用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其优势非常突出。  水在自然河流中流动的机械能,一部分会转化为热能分散于水中。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各地,在电能消费处化为热能而散失,即水能利用的结果,只不过改变了热量的空间分布,对大环境而言,没有热量的增加。
  水电站在运行时,没有废热和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几乎没有不利的影响。     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应用直接有关,如空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噪声等。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NOx、CO、碳氢化合物和烟尘等直接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过程和光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影响涉及更广的范围,除大气之外,还包括水体和土壤。  排放的大量CO2和废热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害。
  能源工业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也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电站,核武器试验也是污染源。近年来,三哩岛、切尔诺贝利等几次核电站重大事故说明,无论怎样小心防护,核电站终归是一个危险装置,其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灾难性的。
    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站排放废热更严重,它将全部热能的2/3排向环境。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职业培训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会计资格考试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