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玉米分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分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7-04

0 0
    玉米出苗至拔节阶段,玉米植株基部节上的腋芽长出多个 侧枝,称为分蘖(滋叉、丫子)。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现 象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基部腋芽形成分蘖的过程受到抑制,普 通玉米仅存在蘖芽而不形成可见分蘖。
  当外界条件的影响削弱 了玉米植株顶端优势作用或栽培条件适宜时,会导致玉米形成 分蘖。  ①品种特性。不同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分蘖特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经推广品种鲁原单14,就有 较高的分蘖力。
  ②苗期高温、干旱影响。玉米生长期严重干旱,造成主莲 上部生长发育障碍,往往就会出现分蘖现象。③密度的影响。种植密度过小,个体发育过于充分,容易 发生分蘖,合理的群体密度有利于控制分蘖的发生。  ④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越高,分蘖会多一些。⑤病害的影响。玉米遭受某些病害时,也会发生分蘖现 象。如感染粗缩病、霜霉病,或者苗后除草剂产生的药害以及 控制植株茎秆高度的矮化剂形成的药害。⑥土壤缺硼。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