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什么是立枯丝核菌病?

什么是立枯丝核菌病?应如何防治?

全部回答

2017-07-04

0 0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为 黑痣病(黑色粗皮病)或茎溃疡病,是一种发生严重的土传病害。 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马铃薯幼芽受害最为严重,在芽上产生黑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使组织坏死。
  幼根、根毛和匍匐茎受害,也表现为黑褐色的病斑,组织坏死。  茎部受害,可伤及导管系统,造成植株萎蔫,最后植株死亡。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故称为立枯病。块i受伤会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突出的黑斑块,故又称黑痣病。
  防治要点:实行轮作,与非寄主作物实行3〜5年轮作;使用脱毒不 带病的健康种薯;土壤消毒,用五氯硝基苯进行药物消毒;用 40%的拌种双或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 剂,以种薯重量的0。
      2%拌种。也可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 剂与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9 : 1的比例混合,再加 1500倍的水浸种,待风干后播种。田间发病时,可用75%的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洒防治,每周1次,共喷2〜3次。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