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胆囊息肉是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泛指向胆囊腔突起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因症状轻微,所以该病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疾病分类 1。 非肿瘤性病变: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 ,肿瘤性的息肉若为单个病变 ,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 :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 ,直径约5mm ,单发或多发。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 ,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全部
胆囊息肉是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泛指向胆囊腔突起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因症状轻微,所以该病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疾病分类 1。
非肿瘤性病变: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 ,肿瘤性的息肉若为单个病变 ,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 :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 ,直径约5mm ,单发或多发。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 ,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 :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 ,直径约5mm ,单发或多发。
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 :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 ,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也可能癌变。 2。肿瘤性病变: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 ,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 :多为单发,有蒂息肉 ,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 ,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比较多见,男女之比约2: 7,大多数为单发,少数多发,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部分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单纯的胆囊腺瘤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
研究认为 ,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 ,本病虽有癌变的可能性 ,但对人群构成的威胁并不太大。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 ,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 。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预后良好。
[1]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在正常人体胆细胞内也存在一种K-RAS和一种G-RAS两种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基因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免疫细胞对上述两种基因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等诱因,出现基因突变,使胆囊壁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并向胆囊腔内生长赘生物,即胆囊息肉。
[2]临床表现疾病症状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 甚至无症状, 仅在偶然的B 超检查时发现胆囊内有病变。少数患者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可伴有腹痛, 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 伴有向右肩背放射, 无发热和黄疸。
也可引起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位于胆囊颈部的长蒂息肉, 可出现胆绞痛, 在炎症感染时有急性发作的表现。
多发群体
发病年龄为23-55周岁, 男性多于女性, 有下列情形者较易患此病: ( 1) 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饮食不规律; ( 2) 经常饮酒及进食油腻食物,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饮食不规律; ( 3) 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 经常出现烦燥易怒, 情绪抑郁, 体育活动较小;( 4) 工作紧张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
此外, 男性肥胖与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而女性则无此相关性。诊断鉴别辅助检查
B超 (1)超声诊断敏感准确,可重复追踪,为胆道疾患首选诊断方法。胆囊壁突起呈中强回声以良性物多见,呈低回声者以恶性为多见。
由此可见B超可提高对胆囊息肉良性及恶性病理分型的诊断率。 (2) B超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率高,无痛苦,无损伤,比较经济的检查手段,可避免手术延误及手术盲目性。 (3)但B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定性及鉴别诊断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阴性率。
如当病变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时,或伴有胆囊结石时易造成漏诊,且对定性和鉴别亦有一定困难。 胆囊CT CT的分辨率高,静脉注射胆道造影剂后显示更清晰,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评判手术,但CT 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检出直径<10mm 的息肉样病变。
上述2种方法可对胆囊息肉作出明确诊断及评判手术方法。
鉴别诊断
胆囊息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为查体时所发现。主要依靠B超检查诊断胆囊息肉。 (1)如发现多发高强回声,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为胆固醇息肉。
(2)位于胆囊底部的小隆起,病变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提示腺肌瘤 (3)胆囊结石有强回声,伴声影,并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 (4)胆囊息肉与早期胆囊癌较难鉴别 ①良性病变患者年龄多小于60岁,因而对60岁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应认真排除恶变的可能性 ②恶性病变患者常有较明确的右上腹部发作性疼痛,而良性病患者的症状常较轻微或无任何症状 ③同时伴有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发生胆囊内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小 ④息肉直径大于10mm,无蒂性息肉,单发性息肉恶性病变的机会明显增多。
⑤B超所见如有实质性肿块填充胆囊,胆囊壁不规则性增厚,息肉的轮廓不规则等,常常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5) 胆囊腺瘤在B超上主要表现为胆囊壁上中等强度回声光团, 不伴声影,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有蒂或广基。
当发现肿瘤附着处的胆囊壁不规则增厚, 提示胆囊腺瘤有癌变的可能。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