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大学语文

王粲的《登楼赋》表达了作者忧伤的情怀,文中是怎样一步步深入的。

全部回答

2007-10-15

0 0
    王粲(177-217),字仲宣,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七子之冠冕”。 东汉末年,汉献帝被董卓挟往长安时,王粲随之到了长安,由于他学识渊博,曾受到当时大学者蔡邕的赏识。
  因李 、郭汜作乱,他离开长安,避难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他相貌丑陋,又不拘小节,不予重用,长达十五年之久。  王粲亲历乱离,目睹兵连祸结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灾难,感触颇深,他的部分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代表有《七哀诗》和《登楼赋》。
  《登楼赋》是王粲滞留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赋中塑造了一位乱离人的形象,抒发了因久客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怀乡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倾吐了期望天下统一太平,自己能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情怀。
     全赋共分三段。 第一段交代登楼之因,描写登楼所见之景,以及引起的思乡之情。 第二段写在城楼上遥望故乡,抒发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三段写迫切望治的心情,表达怀才不遇之忧。 全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以登楼游览的活动为顺序,以“忧”字贯穿全篇。开头写“登兹楼以四望”,结尾点出“循阶除而下降”;登楼希望借览胜以“销忧”,下楼反而“气交愤于胸臆”,前后照应,首尾相连,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构成彳氐徊俯仰、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
   情真词切,抒情浓郁。“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白居易《策林六十九》)作者饱受离乱之苦,“意有所郁结”,自然要发之于外。
  作者登上当阳城楼见景生情,触目兴叹,遂成《登楼赋》。通篇写愁,满纸悲情,思乡怀归之愁、怀才不遇之忧、河清未至之虑、乱离伤时之感交织一起,可谓回肠九转,忧心百结。这些长期积压在作者胸中的郁闷之气,一旦触发便如地下熔岩喷涌而出,格外强烈,真挚深沉。
    而这种种愁绪又是乱离之人常有的,颇具有代表性,特别容易引起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千百年来《登楼赋》打动无数读者的原因所在。 抒情方式灵活多样。
  一是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具有浓厚的诗意。首段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异乡风光越美好,思乡之情越殷切,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特别深切感人。  末段写傍晚景色。
  日日奄日奄、天惨惨、风萧萧,兽狂顾、鸟倦飞,原野阒寂,悄无人声,一片凄清。作者着意渲染寂寞凄凉的气氛,勾勒出一幅魂断城楼图,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凄怆惨恻,读来令人黯然神伤。前后两段景物描写,一段即景生情,一段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地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回环跌宕,感人肺腑。
    二是借典故抒发感情。此赋是作者有感而发,赋中所用的典故与作者的身世遭际相吻合,因而自然贴切,毫无铺陈堆砌之感。“仲尼叹归”、“钟仪楚奏”、“庄舄越吟”形象地道出了人们思乡的普遍心理,“河清未至”、“匏瓜徒悬”、“井渫不食”含蓄而准确地表达了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的忧虑。
    这些典故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地丰富了文章内涵。 此赋风格沉郁悲凉,辞采丰富优美,语言自然流畅,是王粲赋中的名篇,也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之“虽张(衡)、蔡(邕)不过也”;清人评价此赋:“全篇无雕镂之字、幽奥之词,但以直抒胸臆,言足达意而止,较之汉赋,觉得清疏得多”,确实如此。   自王粲登楼作赋后,登楼就与忧愁联系起来了,后人在作品中常常提及,如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中“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李商隐《安定城楼》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温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中“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中“故园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元遗山《石州慢·击筑行歌》中“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都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王粲登楼”早已成为典故,散发着感人的魅力,吟唱至今。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