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篆刻怎样刻正线条

我初学篆刻,有一问题,冲刀时冲出来的线条,不能与墨稿线相吻合,老是往左边跑,请问老师:刻刀怎样刻正线条不走偏,刀与墨稿线的角度怎样掌握?谢谢!

全部回答

2007-10-02

0 0
    一。执刀有两种姿势:一是用执毛笔的方法,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执刀,小指抵住无名指,刀口向右,刀杆倾斜。运刀必须是向左推进。二是像握拳一样,五指握刀,大拇指在外面,运刀是由外向内冲切。
  第一种执刀怯较灵便,适宜小中印及工细风格的印;第二种执刀法力量较强,但也显得不太灵便,适宜大印及粗矿风格的印。   关于刀法,古人有复刀、补刀、埋刀、舞刀、涩刀、留刀等多种刀法名称,其实概括地说,就是切刀与冲刀两大类。
   二。起刀法 运用冲刀刻印,不要用刀刃正锋直入。刀杆与印面须成三十度交角。刀刃一般应向内倾,即以外刀角接触印面,里刀角向身。起刀时,用外刀角使劲锲入。  这种起刀谓之(侧入法)。
  若用切刀刻印,刀杆先偃后起。起刀时,刀杆与印面约构成四十度交角,先将刀角似正锋锲入,而后使劲旋动腕力将刀把扶起,使刀刃全部入石为止。这种起刀谓之(正入法)。 冲刀必须(侧入),刀刃与印面约成二十度交角,刀过之处,靠身一缘刀痕成斜坡状,外缘刀痕自然爆出(如图四)。
    冲刀切忌(正入),尚正锋前冲,则刻痕必细,且毫无意趣。 三。运刀法 (一)、冲刀:刀角入石后,就按一定方向奋力运刀冲进,指与腕须密切配合,用力要均匀,行动宜果断。
  这是篆刻用刀得关键,必须反复练习。在逐步提高得基础上,务求在镌刻中做到(以刀代笔)的作用,将篆法得笔意充分体现出来。  在正常得情况下,大都是左手撮住印章(也可纳入印床),右手执刀,刀锋指向左方。
  起刀后,不但要大胆运刀,而且要目标准确,沿笔画边缘运进,做到丝毫不爽。最好能避免复刀重刻。(稳、准、狠)三字,乃用刀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可在奏刀时,除以拇指、食指、中指撮住刻刀外,以无名指和小指顶住在石章的右侧一边,可使运刀比较稳当,且能防止因用力过猛而失去控制(如图五)。
    在用力冲进过程中,要注意刀角不使深陷,就不得更进了。 (二)、切刀:按上述起刀法起刀,先伏后起,(指刀柄)在一起一伏的连续动作下,一个刀痕接一个痕地连缀而成笔画之一缘。
  在一起一伏之间,刀痕十分清晰,要求前后衔接得浑成自然,切忌矫揉造作,刻成规律性的锯齿之状(如图六)在我国篆刻史上被称为(皖派)的作品,是善于运用冲刀刻印的典型流派。  (浙派)诸家的作品,是善于运用切刀刻印的典型流派。
   (三)、双刀法:凡把笔画周围空隙部分刻去,盖出印来的印文呈红色的称(朱文)(阳文);反之,把印章文字刻去,而保留笔画之外的部分,盖出印来,印文呈白色的称(白文)(阴文)。 刻朱文时,应从紧沿笔画外缘之右端起刀,向左方或冲或切,刻至笔画之尽头为止(如图七)。
    再将印石倒旋过来。如上法刻另一缘,顺手在笔画之两端各施一短刀,就刻成了一笔。凡每一笔画至整个印章,用这样方法刻成的,称为(双刀法)。 刻白文时,则从笔画内缘之右端起刀,向左方或冲或切,刻至笔画的尽头收住。
  这时需要防止过头,因为不足还可以补刀,过头就难于收拾了。  一缘刻好,再倒旋过来刻另一缘,最后以刀角轻切两端完成一笔。这同样是(双刀法)。 (四)、单刀法:凡刻白文,可用双刀,也可用单刀。
  所谓单刀,即每一笔画基本上用一刀刻成,并不倒旋过来,再刻一刀。单刀刻印多用冲刀。运刀须果断而力猛,不滞不涩,刀过之处,内缘平齐,外缘糙裂,不加修琢,自然成趣。  但初学者宜先学双刀,因单刀成型,短期内不易掌握。
  用切刀连贯成笔画的细白文,也称(单刀法)。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娱乐休闲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