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的从众心理是什么?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从众心理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 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 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全部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从众心理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
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
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从众,以免上当受骗,方为健康的心理。——明天的哲学在一定的群体中,有的人容易从众,有的人不容易从众。
同一个人,也许在一个情境中从众,而在另一个情境中坚持己见。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从众行为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对这种普遍的行为进行解释呢?从众的行为的产生源于个体的某些心理需求。C·A·基斯勒(1969)提出从众行为产生的四种需求或愿望:1。
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而社会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从众的行为基本动因有三种:一是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二是为了被喜欢和接受;三是为减缓群体压力。
获得正确的信息:人们对于自己的直觉、感受、判断与行为表现都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没有客观的权威性标准可供比较,往往以他人的意见或行为作为自身行动的参考依据,因为社会现实是由多数人的共同信念和思想所构成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事物作为判断的准则。
当个人的想法或做法跟所处的社会中的其他人相同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另外,当个人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发现原有的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与新的环境不相适宜时,自然也容易从其他人身上寻找出可供参照的信息。
在谢里夫“游动错觉”的实验中,漆黑的屋子使被试找不到任何参照物来做出光点移动距离的判断,只能参考或是听从其他在场者的意见,于是群体内很快达成了“共识”。再比如一个语文教师在医生的群体里,对健康问题容易放弃自己的立场,而一个医生既是在教师的群体中对健康问题也不容易从众。
因为医生掌握了关于健康问题更充分和准确的信息。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喜爱:个体通常会希望获得他人的喜爱和友好的对待,害怕被别人拒绝。符合全体规范行为的成员很可能得到群体的接纳和喜欢,而违反规范的个体将感受到群体一致性的压力,遭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在心理上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所以,个人为了免受群体其他成员的非议和孤立,往往做出从众的行为,从而获得同伴的好评。减缓群体压力: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团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个体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的意见,从而产生了从众的行为。个体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一方面可能按自己的意图、愿望而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根据群体规范、领导意见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向制定行动策略,而随大流、人云亦云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
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我们了解人的从众心理,并恰当地处理其行为,是很有意义的。
有的领导意见本是错误的,有些员工由于惧怕反对而对自己今后不利,而违心地投了赞成票,结果后面的人都跟着投了赞成票。如果这时,你能坚持住,是会对单位今后的工作有益的;有的老师的一个解题方法本来不是最佳的,由于很多学生不反对,而导致绝大部分学生效仿老师的那种解题方法。
如果你这时能提出自己比老师的方法更好的解题方法,那不是会使很多学生少走弯路吗?因此,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了解了人的从众心理,对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一、当情境模糊不清时。这是最关键的变量,决定着人们在多大程度上会以别人作为信息的来源。当你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反应、适应的行为、正确的观点时,你将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你越是不确定,就会越依赖他人。二、当情况处于危急时刻。危急是另一个促使人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的因素,而且常常与模糊情境同时发生。在危急时刻,我们通常没有时间可以停下来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但我们又需要立即行动,因此我们就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照着做。
三、当别人是权威人士时。一般地,一个人在他人眼里越有权威,则在模糊情境下别人越可能跟从于他。例如,一名乘客看到飞机的引擎正在冒烟,他可能会去观察飞机乘务员的反应,而不是他身边乘客的反应。四、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人地位的高低可在群体结构中得到反映。居于较低地位的群体成员常常感到来自高地位者施加给他们的从众压力,人们往往愿意听从权威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高地位者之所以能影响低地位者,使之屈服于群体规范,是因为他被认为有权利和能力酬赏从众者而处罚歧异者。
此外高地位者比低地位者显得比较自信能干、经验丰富,能得到比较多的信息,这样,就赢得了低地位者的信赖。因此,一般来说,群体中那些地位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反之,个体的地位越低,就越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五、群体凝聚力。一般,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意见的一致性以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个体越有可能为了群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意见,与群体的意见保持一致。相反,如果群体是一个松散群体,群体成员之间的意见存在分歧,则群体中个人的从众行为就会大大下降。
六、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但也并不是群体规模越大则群体带来的压力越大,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3人—4人对群体成员的从众行为影响最大。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自己内心的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一)真从众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看法也认同于群体。谢里夫的从众实验便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实验情境中没有任何光点移动距离的参照,人们自觉接受了群体的判断,在观点和行为上都与群体保持一致。
在阿希实验中,当卡片线段的差异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从众性质也发生了逆转,即由于难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实际上将群体的判断当成了判断的标准。此时已是表内一致的从众。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个性高度依赖,缺乏作决定能力的人对群体的跟随,也属于表内一致地从众。
(二)权宜从众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的心中,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这种从众,就是权宜从众。典型的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就是这种类型的从众。
因为相关的检查表明,被实际上可以准确无误地进行正确判断。在实际生活中,权宜从众是从众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种种利害关系,个人在许多情况下,不管内心看法如何,必须保持行为与群体的一致,否则将由于群体制裁而使个人付出太大的代价。
(三)不从众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种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如在群体由于某种原因而群情激愤时,作为群体的领导者,感情上虽认同于群体,但行动上却需要保持理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鼓励群体的破坏性行动而逞一时之快。
这是表里不一致的假不从众情况。另一类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这是表内一致的真不从众情况。通常情况,只是在群体对个体缺乏吸引力,因而个人在行动时不需要考虑与群体的一致性时才出现。
(一)群体的一致性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阿希在20世纪50年代及莫里斯等人(W。N。Morris&R。S。Miller)1957年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
阿希的研究发现,当他的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75%。(二)群体的规模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阿希在较早研究中1951年发现,两人的一致意见构成的压力,明显大于一人,从众率上升明显;3个人的一致意见又显着比2个人产生更大的压力。
但群体达到4人以上群体一致意见,就不再明显引起从众率的变化。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阿希式研究得到的最高从众率为40%,同样的发现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
(三)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而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心理学家考勒曼等人(J。
F。Colemanetal。,1958)的研究表明,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男性为0。58,女性高达0。89。亦即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也越高,女性在相同的困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
(四)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由于群体压力,迫使人们做出与大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选择不同的态度,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于群体压力而使态度发生改变。
很显然,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促使人们保持自己态度的一致,不轻易屈服于他人的压力,从而使人们倾向于做不从众的选择。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等人(MortonDeutschetal。,1955)所做的研究表明,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五)文化差异文化对于人们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大量实验研究所确定。心理学家惠泰克尔(J。O。Whittaker,etal。)1967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复了阿希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
学习从众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
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
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
恋爱从众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
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作弊从众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此外,赌博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在大学校园也有相当的市场。心理分析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某大学一个班有几名爱好长跑的同学,男生健壮、女生苗条以及运动会上的风光引得同学喷喷称羡,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成了他们的追随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赛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该班同学。
某医学院93级6名学生,大学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时起床,晚11时入睡,该室同学能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5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从众于老生、老乡也是新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新生涉世不深、情况不熟,易简单模仿和随从于他人的行为。他们有的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有的干脆“跟着‘二老'走,永远不回头”,盲目从众。
学习上表现为“老生(乡)怎干就怎干”,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为“向老生(乡)看齐”,如此,很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结局。某校一寝室,入学伊始,老生老乡频频光临此舍,传舞弊、赌博之“经”,送逃课、恋爱之“宝”,结果年终,二人留级,余四人侥幸通过。
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同兴趣的同学相聚在一起,形成“趣缘圈”,成为大学生社交最广泛的形式。“趣缘圈”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往往对大学生思想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人群效力有所不同。
据调查,大学生最易从众于恋爱对象,尤其是女大学生。其次,从众于老生、老乡。第三,从众于室友或趣友。第四,从众于同班同学。第五,从众于同年级、同专业同学……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
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
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消极作用从众可能使人们在人群中失去自己明确的观点和正确的立场。青少年中会因此产生不良群体,社会上也会因此讯在攀比、浪费的风气。
积极作用处于有着良好社会规范环境中的个人,也会处于从众的心理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与他人的行为一致。比如有序排队的人群中较少有插队的现象;在人人爱护环境的场合中,很少有人会随地扔垃圾,类似这种符合社会道德、促成积极有益的从众行为的情况是我们需要坚持的。
此外,人们表现出的反从众行为或独立行为,也不能一概都认为是消极的东西,这主要看反从众行为或独立的行为本身的性质。不过,反从众行为者如果对立情绪太浓厚,常常会意气用事,缺乏理智,即使其反从众的方向对头,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如果方向错误的话,消极因素就更多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