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电算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国会计电算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依据财政部1994年5月4日《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总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一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一30%。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上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
在会计电算化人才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一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有10%一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
1995年1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又一次强调:“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会计信息中心,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基础。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和指导,通过制订规划,培训人员,推广检验等措施,逐步推行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力争到2000年达到40%一60%的大中型企业和某些重要行业在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培训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部1995年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和《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试行)》。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普及和会计工作电算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