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结业论文题目是:
你看看这篇行不,我以前做过的
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引言
目前,国外关于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和利用己经逐步深入,信息化的种种手段正被企业尝试和利用,并与企业的管理经营相结合,获取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优势.许多国外企业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收益.我国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引进MRPII/ERP系统,至今己经20年了,然而真正成功的微乎其微.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管理经营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并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那样,原因何在?
本文研究了新时期企业所赖以生存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了在这种变化下,企业应当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作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结论:我国企业应当充分开发和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用ERP+BPR核体方案注入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将是我国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落后的有效途径,并且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模板工具.
正文
企业信息化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要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以“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为内容的“三改一加强”的任务.而企业信息化无疑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信息化不同于自动化,它将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各个方面,来激发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值得提到的是:企业信息化并不只是大型企业或企业处在效益好、大发展时期才应该考虑的事情.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提高和促进利用信息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才能尽早摆脱困境.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管理高效化的途径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大,经营不善,并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有其历史原因,但管理水平落后是其主原因之一.国家经贸季的一项对企业亏损原因调查表明:因宏观因素及政策性因素造成亏损的比重只占9.2%和9.09%,而企业自身管理经营不善造成的亏损却占到81.7%.管理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由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矩阵链,就链条上的某一环节而言只是发挥着信息的收集、挑选和转发的“中转站”作用,这就是管理组织中存在大量“岗位”的原因.如果这些工作由正规的信息系统来承担,反而会更快、更准、更全面.缩短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简化人为的协调,即可提高效率.据日本的调查数据显示,管理工作有44%的常规工作,许多均有规律性,完全可以由机器代替.另外56%的思考工作中,还有一半左右为规律性工作,也可由机器所完成.这些规律性的工作完全可以由信息系统进行程序化处理,以便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无法程序化的决策上.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企业中可程序化的决策与无法程序化的决策比值约为80:20,这就说明企业中的大部分数据和信息是可以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数据终端设各进行集中处理,从而促进重要决策的集中化,提高决策速度和质量.随着信息处理条件的具备,决策者可以亲自对其决策加以控制,减少中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促进以监督为主要的职能的管理层次和部门实现精简.信息化将使企业管理体现出既高度集中又机动灵活的特征.
信息技术如何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在所有高新技术中,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和组织结构具有渗透力,也是目前被企业应用最广的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主要通过以下七种途径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1.形成差异产品或服务
信息技术使企业能够不断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异产品或服务,或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多品种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于被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替代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体系,或者形成互补性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
2.改变竞争方式
信息技术几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竞争方式.这种改变表现在多方面,但以下三方面尤其重要.首先,信息技术使企业之间直接面对中间商(如批发商)的竞争逐步改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其次,信息技术使企业从以往的产品或服务设计与管理为中心的竞争模式.转变为以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为中心的竞争模式:最后,由以往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与质量的有形竞争转变为争取消费者信任的虚拟竞争.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即顾客资本,这种资产通常以股票市场价值的形式来体现.
3.扩大竞争领域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企业竞争方式,而且极大地扩大了企业竞争领域.一方面,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时空压缩” 效应使企业信息交流变得直接和简单,网上竞争日趋激烈.电子商务正在推动着企业竞争由有形向无形转化,企业竞争模式变得日趋隐蔽和变化多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时空放大”效应,特别是使企业之间的联合和竞争可以不通过宏观世界的物理接触而仅仅依靠二进制数字信息世界来实现,这种变化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方式,又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
4.二元交易成本
信息技术使企业交易成本向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两个相反的方向都具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效果.一方面,信息技术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环节,缩短路径距离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产品和服务分销商改变供货方的交易成本,因为分销商改变供货方将可能面临不得不更换现有信息系统的巨大成本.这里,信息技术无形中成为企业竞争的壁垒,也构成对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壁垒.
5.产品与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效率.互联网技术和其他通讯技术使全球知识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国界流动,信息流动创造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培育出许多新知识.信息转化为知识是信息社会的难题,同时也是企业如何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变成竞争优势的难题.企业创新活动将由于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加频繁和积极.
6.虚拟竞争与企业敏感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企业可以有效地打破以往政府设置的各种行政性的或地理性的空间隔离,直接与国际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基本可以绕过海关和税收部门进行跨国交易活动.直接面对数字信息世界的国际市场,使企业长期保持对国际价格波动的敏感性,从而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7.人力资源与企业素质
企业竞争力在多大程度卜是依靠人力资源来获得的,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但人力资源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却获得了一致的认同.在所有高新技术中,只有信息技术是与人力资源相互补充的技术,其他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航空技术等,都是与物质生产部门相互补充的技术.因此,信息技术将比其他高新技术对人力资深开发和管理具有更深入和普遍的影响,应用信息技术成果的技能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考核标准之一.信息技术不仅使企业员工培训成为成本低廉的教育活动,而且使监督与管理职员的成本急剧下降,从而客观上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水平.
应用ERP将为企业带来一次管理革命
ERP的主要宗旨是将企业的各方而资源(包括人力、资企、物料、设备、信息、时间、方法等方面)充分调配和平衡,使得原来企业内部分散、孤立的“信息化孤岛”通过Intranet和Internet连接到一起,实现企业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处理由事后走向适时,管理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为企业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有效提高盈利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全面竞争力.
ERP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管理思想,提供各具特色的可组合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准备应用ERP系统之前,就应清楚地意识到即将应用的ERP系统将会对自己原有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产生冲击.
因此,ERP系统的应用是企业的一次管理革命,没有最高决策层的领导与推动,这场管理革命就不会在企业取得成功.从而也就不会达到ERP应用会降低企业库存和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减少企业呆帐、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等预期目标.
ERP是BPR的重要补充
ERP系统实现了对企业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其应用与企业业务流程紧密关联.为了保证ERP系统应用成功并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必须首先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另一方面,BPR的实施成功并达到企业管理业绩的戏剧性改善,必须借助ERP系统作为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这两方面说明,BPR与ERP互为成功的前提条件.此外,ERP系统还实现了对企业全部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而这点正是BPR所不能解决的,因而ERP系统又是企业实施BPR的重要补充,更有助于BPR的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在企业实施BPR的同时应用ERP系统,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是一种最完美的结合.国内外众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已经越来越注重二者“双剑合璧”,一场以BPR为主要内容,以ERP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模式革命正在悄悄的铺开.
总结
我国企业信息化手段应用的现实与挑战
从1997年开始到21世纪初, ERP的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因而进入了成熟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接轨,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企业的最大课题.我国企业原有的那种只重生产和产量,缺乏经营创新观念、资本经营观念、市场导向观念、经营风险观念的“橄榄型”管理己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式,企业单单靠减少成本和压缩生产周期已不能满足企业取得丰厚的利润和长期发展的要求,必须把自己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中,从单纯的生产经营转变为资本经营,在提高产品的品牌和质量、实现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上下功夫,迅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用新型的“哑铃型”的管理来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为此,传统的MRPII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ERP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它可为企业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MRPII不具备的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优化的ERP成为市场的主角,应用效果也会较以往有提高.这时的应用范围有很大扩展,通过各种渠道的调查和分析,1997年MRPII或ERP系统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占全部应用的90%,而在1998年,制造业的应用比重则下降到80%,非制造业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电信业和金融证券业等.而且1998年我国ERP市场的产品销售及实施服务收入已达到4.2亿人民币(不含专业咨询公司的ERP系统咨询与实施收入),比1997年的1.9亿人民币市场增长了120%.此时国外著名的ERP厂商,己基本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国内也出现了许多ERP厂商,少数有实力的ERP厂商将会在今年年底前,推出自己完整的ERP产品,并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而大多数厂商的ERP产品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在MRPII的范围上要有较大的扩展,要打破MRPII只局限在传统制造业的坦的观念和格局.ERP提供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涉及到第二、三产业.它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厂正方兴未艾.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赖茂生,企业信息化知识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
2.仲秋雁/刘友德,管理信息系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3.唐纳德.鲍尔索克斯/戴维.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8月
4. J.佩帕德/P.罗兰,业务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1999年2月
5.侯炳辉,企业信息化领导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
6. Gene Hall, Jim Rosenthal and Jude Wade, How to Make Reengineering Really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1--12(1993)
7. CTTA, BPR in the public sector: An overview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London: HMS0,1994
8.Hammer, dChampy,J.,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London:NicholasBrearleyPublishing,19939. Reppard, J.W, IT Strategy for Business,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1993
10. Davenport, T.H, Process Innovation: Reengineering work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3
11.张后启,ERP系统应用的理念, 12.徐绪松,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优势,中国软件科学,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