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这首歌的作者是谁?
送别(长亭外)
【作 者】:弘一
【年 代】:近代
【主题类别】:托物言志
【题 材】:南乡子
【内 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注 释】:这是弘一法师未出家前所作送别歌,曲调极为优美,相信看过电影《城南旧事》都不会忘记这首优美的歌吧!
【评 析】: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学大师。 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出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全部
送别(长亭外)
【作 者】:弘一
【年 代】:近代
【主题类别】:托物言志
【题 材】:南乡子
【内 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注 释】:这是弘一法师未出家前所作送别歌,曲调极为优美,相信看过电影《城南旧事》都不会忘记这首优美的歌吧!
【评 析】: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学大师。
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出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此歌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1824-1880)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李先生并对原曲作了细节上的修改(去掉了每四小节出现的切分倚音),这可能也是曲调变得更有东方韵味的原因。另外,“早春二月”也曾选用此曲作影片插曲,仿佛为早年“二月”作者柔石对李叔同先生仰慕却无缘师从(因李先生出家)的遗憾作了一种遥遥的、或可令逝者的在天之灵略感欣慰的弥补。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郦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
截止到出家那年,李叔同共作学堂乐歌五十余首。
吟唱《送别》,体味李叔同的命运,远去的学堂乐歌就再次鲜活起来。丰子恺70多年前文字中的愿望,如今也算是有了着落吧:“……我惊叹音乐与儿童关系之大。
大人们弄音乐,不过一时鉴赏音乐的美,好像唱一杯美酒,以求一时的陶醉。儿童的唱歌,则全心没入于其中,而终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
因为音乐能永远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只降临于天真烂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间。失了童心的世间,诈伪险恶的社会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连影踪也不会留存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