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能激发写作的灵感?为何说李白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在中国文人这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一对姐妹花,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中国历来是一个没有统一宗教的国度,而中国人却有从古至今都崇拜的诗。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诗,就是宗教。这是泱泱洪大的千年文明决定的。而酒作为与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就被奉为了这个宗教的圣物。在中国文人这里,饮酒是基本功,而酒与诗是双美,缺一不可。在中国的文化里,酒早己不是单纯的饮料而己了。 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而酒则是五谷的精华,中国人所有的思想沉淀、历史沧桑无不蕴涵于中。酒,带给中国人的是气韵。
中...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在中国文人这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一对姐妹花,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中国历来是一个没有统一宗教的国度,而中国人却有从古至今都崇拜的诗。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诗,就是宗教。这是泱泱洪大的千年文明决定的。而酒作为与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就被奉为了这个宗教的圣物。在中国文人这里,饮酒是基本功,而酒与诗是双美,缺一不可。在中国的文化里,酒早己不是单纯的饮料而己了。
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而酒则是五谷的精华,中国人所有的思想沉淀、历史沧桑无不蕴涵于中。酒,带给中国人的是气韵。
中国文人讲究气韵,犹其是在吟诗最多,饮酒最猛的唐朝。唐人饮酒饮出了诗情,饮出了哲理,饮出了学问,饮出了人生。
气韵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各式的张显。
首先要提到的是酒仙李白的傲气。酒作诗媒,信手捏来的全是狂放不羁,“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尽管胸怀大志不得伸展,但在酒的世界中寻找到了一个自信、自尊、自爱、自立的富有独立人格的自我,寻找到了一个不受束缚,不受限制的自由天地,在醉中进入了一个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与宇宙大化同生共死的涅磐世界,这是中国文人骨子里不屈的气质。
再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是酒圣杜甫。他的诗酒文章展现的是中国文人的大气。“性蒙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他的酒诗中当然不乏娱情放纵,借酒浇愁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关注苍生社稷,既使在醉中也是一个站在乐游原上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忧国忧民志士仁人的的形象。
一个人心怀天下自然是苦不可支,唯有酒壮英雄胆,一杯一杯,一口一口的为自怀充足底气。可见这酒,也可以算做为沧桑正道祭奠的神物。中国文人的酒量和气量是成正比的。
最后,能够尽情体现中国人中庸思想的诗人莫非醉吟先生白居易。
酒之气韵在他而言,就是一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俗气。清醒时他是一个直谏斗士,遭受打击后便去酒中寻找自己的无忧世界,过着自娱自乐,醉生梦死,独善其身的生活。完全是一副富贵闲人的神态。这也要算做中国文人普遍具备的情节了。
朗朗乾坤,明镜高悬,可满朝上下能为黎民而忧者几人。忠臣的代价如此惨痛,正路难行,大势己如此,不可多争,只好一头扎进酒缸,寻一片忘却,找一方清静。这可能要算中国文人最无奈的归宿了。
傲气也好,俗气也罢。
各种不同的气韵支撑着中国的文人,也去撑着中国的文化,这功劳,不能不归于诗和酒。
酒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自是不言而喻,单一部《全唐诗》就涉及沾酒的诗文一万余首。墨是黑的,酒是白的,中国人用笔醮着墨,更用心醮着酒,这一黑一白的调合,点染了一个民族五千年的风雨。
诗要用心吟,酒需用心品,中国只要还有诗,中国文人就不会放下酒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