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0式主战坦克中国曾经研制过
80式主战坦克的重量轻、车身矮,战斗全重仅38吨。该坦克采用高初速线膛炮、较先进的火控系统、增裲ops⒍*新的防护技术,故火力猛,机动性好,防护能力强。火炮--坦克炮是105毫米口径的线膛炮,炮管采用了特种冶炼工艺制造及自紧处理,膛压高、初速大、使用寿命长。 在炮管上装有热护套,减少了由于气温等因素而产生的变形弯曲量,从而提高了火炮的精度。
该炮配用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和榴弹,主要对付装甲目标、杀伤有生力量。该炮能发射北约同口径的所有弹种。
80式主战坦克基本性能:
战斗全重 38吨
乘员 4人
...全部
80式主战坦克的重量轻、车身矮,战斗全重仅38吨。该坦克采用高初速线膛炮、较先进的火控系统、增裲ops⒍*新的防护技术,故火力猛,机动性好,防护能力强。火炮--坦克炮是105毫米口径的线膛炮,炮管采用了特种冶炼工艺制造及自紧处理,膛压高、初速大、使用寿命长。
在炮管上装有热护套,减少了由于气温等因素而产生的变形弯曲量,从而提高了火炮的精度。
该炮配用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和榴弹,主要对付装甲目标、杀伤有生力量。该炮能发射北约同口径的所有弹种。
80式主战坦克基本性能:
战斗全重 38吨
乘员 4人
发动机额定功率 730马力
最大速度 57-60千米/小时
最大爬坡度 32度
最大侧倾坡 30度
过垂直墙高 0。
8米
越壕宽 2。7米
涉水深 1。4米
火炮 105毫米线膛炮
弹种 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榴弹
弹药基数 44发
烟雾发射器 8具
通信设备 889电台
三防装置 有
潜水深度 5米
观瞄系统一代或二代微光
烟幕弹 有
“风暴”坦克只是车体与80式主战坦克基本相同,首上甲板可以披挂复合装甲,车体还可加装反应式装甲,进一步提高了防御能力。
车体两侧安装了屏蔽裙板,裙板外侧附加了反应式装甲,加强了坦克侧面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加强了对破甲弹的防御。
2003年第9期《兵工科技》曾专门介绍过国产坦克的外形识别,由于当时尚不明白“风暴”1和“风暴”2相对应的就是85-I和85-Ⅱ,故没有提及“风暴”的名字;而且当时由于对85-I也不甚了解,因此也没有谈及其外形特征。
“风暴”是我国为出口而设计的外贸型坦克,由方慰先设计师主持设计。其外形颇似96式主战坦克,像焊接炮塔、栅栏、6对小直径负重轮等都与96式毫无二致。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还是有的,在主炮上,96式采用的是125毫米滑膛炮,而“风暴”采用的是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线膛炮;在炮塔两侧的烟幕弹发射器配置方式上,96式是呈两排布置,内排4具,外排2具;而“风暴”则呈三排布置,每排各2具。
至于两辆“风暴”坦克之间,外形就更相似了。据设计师介绍,两者仅在内部结构上稍有差异。
焊接炮塔是“风暴”坦克的最大外形特征,而此前的59系列、69系列,包括80式、88A、88B等坦克采用的都是铸造炮塔。
6对小直径负重轮的底盘是“风暴”坦克的又一特征,59系列、69系列坦克采用的都是5对负重轮的底盘。“风暴”坦克的这两大外形特征被以后的85-ⅡM、85-Ⅲ、96式、99式等坦克沿用。
从外形上看,“风暴”1和“风暴”2极为相似,都采用了焊接炮塔、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炮、6联装烟幕弹发射器和6对负重轮。
如果不是方总在旁边介绍,记者根本无法将两者区别开来。原来,“风暴”1的发动机为730马力,而“风暴”2的发动机为800马力,由于“风暴”2的发动机功率增加了,故车体后部的动力舱室也相应有所变化,车尾加长了135毫米。
在传动系统的结构上,两者也稍有差别,“风暴”2的行星变速箱增加了1个前进挡,即由原来“风暴”1的5个前进挡和1个倒退挡,改为6个前进挡和1个倒退挡。另外,“风暴”2的变速箱也换成了液力半自动的。
“风暴”坦克采用的仍是常规的布局方式,即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室在后。这种布局的外在特征是,炮塔位于车体中前部,车体后部有发动机散热窗。另外,从底盘上看,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
由于没有采用自动装弹机,乘员仍为4人,除车体前部的一名驾驶员外,炮塔内还有3名乘员,车长在火炮左侧靠后;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右侧。乘员可以从车底下方出入舱室,而且驾驶员也可以从驾驶舱进入炮塔内。
相比早期的59系列和69系列坦克,“风暴”的火力大幅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主炮和火控系统两个方面。
“风暴”1和“风暴”2采用的都是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线膛炮,而且身管采用机械自紧工艺制造,可以承受较高的膛压。
据方总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提升了火力,另一方面也有别于引进的105毫米线膛炮,可谓一举两得。一般而言,增强火力的方法不外乎是增加炮管长度和增大火炮口径等,前者是一种比较简易的方法,而后者则会带来弹药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在当时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风暴”采用了前一种方法。
后来85-ⅡM坦克将炮管口径增大到125毫米,并配备了自动装弹机,在火力提升的同时,乘员数量也由4人减少到3人。“风暴”坦克既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又可发射破甲弹和碎甲弹,弹药基数为44发,携带比例为4:3:3。
其中炮塔尾舱内存放6发,战斗室与动力舱之间放置18发,驾驶员右侧放置20发。“风暴”坦克没有弹药隔舱,尾舱内存放的6发炮弹与战斗室之间并没有隔板,尾舱上部也没有泄压板,因此隔舱化无从谈起。另外,“风暴”坦克必须以固定角(4度左右)装填弹药,对反应时间稍微有些影响,但尾舱内放置的弹药,在水平方向上则能以任意角度装填,只是垂直方向仍须以固定角装填。
在辅助武器方面,“风暴”坦克配备有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这也是一般坦克常见的配备方式。其中,7。62毫米并列机枪位于主炮右侧,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位于装填手舱口座圈上。
弹药基数分别为2250发和500发。
在火控系统方面,“风暴”2采用了国产的212式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可以说这是我国在坦克研制方面首次应用了指挥仪式火控系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该火控系统缩短了射击反应时间,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
坦克静止时,在1600米距离上,射击运动目标的命中率为90%,系统反应时间不大于6秒。坦克运动时,在1200米距离上,射击运动目标的命中率为90%,系统反应时间不大于12秒。212式稳像式火控系统的研制成功,使得我国彻底摆脱了对西方火控系统的依赖。
后来的85-ⅡM坦克上采用了改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
由于采用了加长的105毫米火炮和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得“风暴”坦克的火力相比早期的59系列和69系列坦克有了质的飞跃,初速和打击精度都得到极大提升,射速也达到了7发/分,当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其穿甲能力应当在550毫米以上。
此外,“风暴”坦克还具备车长超越炮长调炮的能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车长超越炮长调炮与指挥仪式火控系统没有必然的联系,早期的简易式火控系统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比方说我国的59改型坦克就具备了车长超越炮长调炮的能力。
纯粹超越调炮车长只需要有观察设备就行了,不需要瞄准设备,即瞄准射击还要车长命令炮长来完成而要做到超越炮长射击,车长和炮长就必须各有一套独立的观察瞄准设备了,这样才可以保证车长既能观察到目标也能独立瞄准射击。
这时就必须是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了,而且还必须是猎-歼式火控系统才能实现这一功能。
由于采用了焊接炮塔,“风暴”就可以很容易地披挂反应装甲。自80式坦克以来,我国坦克开始逐渐采用反应装甲,因此,“风暴”披挂反应装甲完全不存在问题。
有了反应装甲这层外衣,“风暴”坦克的防护能力自然就上了一个档次。据推测,其炮塔前装甲的防御能力在550毫米左右,这在当时,配备105毫米线膛炮的坦克已经很难击穿它的炮塔前装甲了。“风暴”坦克炮塔外部两侧加装有栅栏,增强了对付破甲弹的能力。
炮塔两侧安装有2组烟幕弹发射器,即每侧有6具烟幕弹。烟幕弹发射后,可很快形成100米的烟幕屏障。发射器还可抛射榴霰弹,以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另外,“风暴”坦克还增装了热烟幕施放装置,炮塔后部的尾舱内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集体三防装置与尾舱内的6发炮弹间有隔板),可防护冲击波、超压、热气流、空气放射性沾染、化学毒剂和生物战剂等,提高了坦克通过原子弹爆炸区和生物化学毒剂污染区的防护能力。
“风暴”1和“风暴”2的发动机功率分别为730马力和800马力,相比当时西方坦克的1000马力和1200马力,确实有些偏小;但“风暴”1和“风暴”2的战斗全重分别只有39。5吨和41吨,故两者单位功率分别达18。
5马力/吨和19。5马力/吨。这样的单位功率使得“风暴”2的行驶速度达到了60。4千米/小时。此外,“风暴”的爬坡度达31度,过垂直墙高0。8米,越壕宽2。7米。
风暴坦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