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心理学 精神心理因素有哪些

哪些社会因素会引发迷信心理?

哪些社会因素会引发迷信心理

全部回答

2016-10-28

55 0
    从社会上看,引发迷信心理有以下原因: 1。 病态文化是当代迷信兴起的根源。迷信是一种病态文化,自古就有。夏商周都以卜筮决断大小事务;清代有些腐官不仅滥施酷刑,还用卜卦断案。
  有个名叫刘燕庭的阜司,对所属地方解来的犯人“不问真伪,先责小板四百,然后供讯,其中供情不提,犯将人押至东门大街城隍庙,于神前卜卦,若阳卦则免死,若阴卦则立毙”。  封建统治阶段为了统治的需要,向百姓灌输、培植了大量的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和宿命观念。
  由于广大民众缺乏文化,不懂科学,或多或少受到封建迷信活动的熏陶,并接受了一定的鬼神天命意识。这种迷信意识世代相传,又成为荣格所说的“集体意识”(民族性),加之国民整体文化素质较差,农村地区民族宗族观念强大,旧的封建迷信残余仍有生命力,一有风吹草动就冒了出来。
     2。 社会管理不力是当代迷信兴起的直接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使得一部分人一切都向钱看齐。有些人就以迷信活动作为谋生手段,有的甚至以出售迷信用品、迷信读物而发家致富。
  有些地方鬼神活动作为吸引游客的手段。故迷信的泛滥是与社会教育的放松、社会管理不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个体因素来看,有以下因素: 1。 迷信与人的素质有关。无知愚昧即产生迷信。
  我国有二亿多文盲与半文盲,当他们在生活中遭到挫折、困难时,为追求心理平衡,则选择了迷信。他们试图通过迷信寄托自己受折磨的心灵,试图通过迷信来改变自己的不幸,试图通过迷信得到好运;同时,有的人则通过制造迷信来图钱财谋私利。
    迷信与人的需求有关。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层次的需求。需求是行为的原始动力,指向一定的目标。当某个目标受阻时,这种需求将变得更为强烈。
  如人有健康的目标,成才的目标,求职就业的目标,恋爱成家的目标……如果这些目标不能实现,有些人则可能 “病急乱投医”,去寻求鬼神的庇护。     2。迷信与人的错误推理有关。
  推理是人们从因推果或由果归因的思维活动。自然界、社会中许多事物间本来就存在因果关系与时空关系,它们的存在本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迷信者却以主观意识去推导或解释客观现象,将自然界的偶然巧合说成是鬼神的安排。
  如某人被雷电击毙,这本是自然界的一种偶然事故,却被人说成是命中注定,是做了恶事所致。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心理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心理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