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西湖十景

杭州的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全部回答

2007-04-24

0 0

    杭州西湖十景 十景之一: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
   又有人认为,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十景之二:平湖秋月 位于西湖白堤西端。  唐时此建望湖亭。
  清代在亭旧址修建御书楼,楼前筑有围栏平台。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一九五九年,将原有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景境,扩大到一千六百平方米。
  拆除哈同花园围墙,并扩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天观其详一碧”楼和四面厅,呈现新颖别致的园景。  在湖石假山间,增植红枫、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着亭、楼、厅、榭,极富诗情画意。
  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十景之三: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  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
  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解放后,将一隅之地,建成占地十七公顷的大型公园。
    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令人心旷神怡。
  园东草地坪上耸立着“中日不再战”纪念碑,并植有日本樱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象征。   十景之四:双峰插云 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
  其“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六点九米,北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五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故名“两峰插云”。  清康熙皇帝观其详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着,祥云,随风卷舒,日光遥映,常观五色”引人入胜。
     十景之五: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西侧。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发动民工开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化工20万,筑成了一条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长堤,人称苏堤。
  在长达2。8公里的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桥,名曰: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成观其详通行,苏氏无比喜悦,作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如今已成为柏油路面,设有长被靠椅,宽阔的草坪上,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
  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明人李攀龙诗曰“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  画舫停桡观翠袖,长堤勒马踏晴烟。
  花朝曾问西冷浪,谷雨重登锦坞巅。纵目楼台穷眺望,万山争列酒杯前。” 十景之六: 三潭印月 位于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附近。北宋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挖湖泥堆积成岛基。防止西湖再度淤积,立三座瓶形石塔为观察标志,名为“三潭”。
    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解放后进行了扩建和改建,现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亭亭亭、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及九狮石等景。  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
  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十景之七: 花港观鱼 位于西湖苏堤南侧。花家山有一小溪经此注入西湖,称花港。  南宋内侍官卢允升在山下建花园,名“卢园”。
  园内种花养鱼尤为著名,固有“花港观鱼”之美称。园日久已废,至清重新凿池养鱼,建园筑亭,康熙皇帝题“花港观鱼”;勒石立碑于湖畔。解放后,在仅有的一池、一亭、一碑和三亩地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整修,占地面积三百多亩,成为西湖风景区内最大的一级公园。
    分红鱼池、牡丹园、丛林、草坪和花港等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
   十景之八: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之南,南屏山北麓。  宋吴越王钱叔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称“永明禅院”。地处怪石参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南宋时改名“净慈禅寺。”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簌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寺前原有一大钟,声音宏亮,每到傍晚,钟声在暮霭中抑场回荡,山谷共鸣,传声独远,形成“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
    因此仍称“南屏晚钟”。净慈寺自宋至清代,几经兴废,原钟早不存在。从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八四年,进行两次大整修,寺宇焕然一新,新铸铜钟重达一万寺千公斤。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
  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 十景之九: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叔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浚工时只造了五层。
  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观其详为藏经之所。  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亭台金碧,故得“雷峰夕照”之名。
  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政府批准复建。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再传明人“保叔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喻。
    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十景之十: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
  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一九八零年起,从原有的“曲院风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畔的郭庄,扩建成更加富丽多彩的“曲院风荷”新景区,占地面积达四百二十六亩。
  分素园、风园、曲院、岳湖、密林、郭庄古园等六个景区。傍水建有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与绿云、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亩的荷田令人瞩目,植有红、莲白莲、洒金莲、锦莲边、并蒂莲等各种荷花。  园内现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营帐和炊具可租用,野营野餐野趣,其乐无穷 新十景 1、云栖竹径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
  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交通情况:乘27路、508路龙井村站下。
   2、满陇挂雨 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
    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桂花学名“木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性喜湿润,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地下水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
  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  如今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屋前后,村内外,满山坡,路两旁,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举目皆是。
  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诚如清人张云敖七言绝句《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 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细小而量大盛开时,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
  满陇桂雨入围新西湖十景后,满觉陇村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间举办西湖金秋桂花节,南山一带,车水人流,道为之阻,西湖秋游又添一大韵事。  交通情况:乘K4路动物园站下。
   3、虎跑梦泉 西湖胜景,湖山相依相连,这相依相连的“使者”,便是三南云山间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涧。位于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则是西湖从多名泉中的翘楚。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神话传说,实际上这是历史上西湖名泉的开发、保护、利用乃至留存与佛、道信徒及寺观兴衰休戚相关的一种世俗的折射。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经岩石的节理和间隙汇成的裂隙泉。它从连一般酸类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渗透、出露,水质纯净,总矿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种适于饮用,具有相当医疗保健功用的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故与龙井茶叶并称“西湖双绝”。
  交通情况: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4、龙井问茶 龙井,一句龙泓,龙湫,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山。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北宋时龙井已成为旅游胜地。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
  相传龙井与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且龙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搅动时,水面会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摆动,然后慢慢消失。  龙井泉水清澈甘洌,与虎跑、玉泉合称西湖三大名泉。龙井茶更负盛名。
  清乾隆皇帝曾到此采茶种茶,老龙井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遗迹。乾隆还题“湖山第一佳“五个大字,并将过溪亭、涤心池、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定为”龙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将这里评为“龙井问茶”新景点。
    交通情况:乘27路、508路龙井村站下。 5、九溪烟树 九溪,俗称“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
   十八涧系指细流之多,流泉淙淙。  九溪与十八涧在八觉山下的溪中溪餐馆前汇合。一路重峦叠嶂,茶园散处,峰回路转,流水淳淳,山鸟嘤嘤。晴天秀色可餐,阴天烟云飘渺。明诗人张立赞道:“春山飘渺白云低,万壑争流下九溪”。
  清代学者俞樾游后赋诗说:“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均道出了“九溪烟树”的无限风光。  有林海亭、望江亭、溪中溪、人工瀑布等新景点。交通情况: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线可达。
   6、吴山天风 吴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
    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吴山为山不高,主位独好,林茂泉丰,山上山四通八达,南宋以不,祠庙寺观越建越多,至明清,商业店肆纷纷挤入,步步楼台,处处寺庙,香客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热闹景象。
     城隍庙是吴山上最大的神庙,仿宫殿式建筑,基址可寻。 庙内空庭中古木参天,气象森严,大时樟树至今郁郁葱葱。在人们心目中,当年的城隍庙不可等闲视之,以至连山名也因此庙而顺口叫做城隍山了。
   交通情况:乘35、38、40路到吴山广场站下。 7、阮墩环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岛屿: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  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一八00)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
  又因其泥软地低,常为湖水浸漫,俗呼其为阮滩。阮公墩成岛后,杂木葱茏,蔓草萋萋,天真未凿。 一九八一年,岛上建环碧山庄。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另墅格局建造的庄园式园林,芳名《环碧》,告诉人们她借景湖光山色的独特优势。
    庄内揭出大 于林杪之上,随风招摇,颇存古风。 岛上矮篱围出庄园,园内茅屋竹阁,有环碧小筑、云水居等,轻盈灵巧。庭前屋后,植有香樟、枫杨、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宁,又讲究朴质。
  岛边近水处,别设忆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号芸台)治湖堆岛、留绩西湖之意。   环碧庄建筑内部陈设古朴淡雅。日间, 乘船来访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庄主《员外》率一帮《家仆》、《侍女》着古典戏装与来客共行仿古 游乐文娱活动。
  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8、黄龙吐翠 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处,隐藏着颇具道教洞天福地气象的黄龙洞古迹南宋以来这里作为湖上五大祀龙点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黄山积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内涵与寺观园林景象于一体面的黄龙洞辟建为仿古游乐园,入选新西湖十景。
     黄龙洞山门到二门之间,有一段长而曲折的游步道,若从空中俯看,犹如一条游龙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墙漏窗,颇多可赏景物。它在寺观园林构成上称为《导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对游人起着由俗入清、调整心、渐入佳景的作用。
   黄龙洞的假山,以浑重的黄砂石块依照山势、地形的起伏抑扬而砌筑,或孤峰独立或聚石造型,或堆叠成峰。  远望,石峰如林,重峦叠翠;入内,迷离曲折,剔透空灵,雄浑格与秀逸兼而有之。
  这与苏州园林假山以精致典型见长的风格迥然有别,显示了山林寺观造园艺术贴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着痕迹的长处与魅力。 黄龙洞竹景历史悠久,竹径通幽又是一绝。刚劲挺秀的大毛竹高达十多米,汇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却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爱;竿细色深的紫竹,据说早先引种自普陀山;罗汉竹、笔杆竹、黄金嵌碧玉竹等点缀在假山、庭园等处,风韵萧爽。
    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体方有如削成,而劲挺堪为柱杖,亦异品也》。竹多,笋也多。每年清明前后,小雨初霁,暖风拂面,这里的墙边、路旁、山脚、庭后,随处有春笋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块, 势不可挡; 有的两三丛生,竞争激烈。
  宁静的黄龙洞园里园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交通情况:乘16、21、23、28、K599路在黄龙洞站下。   9、玉皇飞云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
  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
  交通情况:游3玉皇站下。 10、宝石流霞 西湖三面云中,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其中最多见的是熔结凝灰岩。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 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 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
    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宝石山东巅,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好的‘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
  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交通情况:乘K7、游2、27路在葛岭站下。
  

2007-04-24

87 0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  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交通情况: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2、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
  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
  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交通情况: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
  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交通情况:27路、7路岳坟站下。 4、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
  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
  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  ”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交通情况:K7断桥残雪站下。
   5、柳浪闻莺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交通情况: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  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交通情况: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
    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8、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
  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
  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
  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
    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交通情况:乘507、游2路洪春桥站下。 9、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
  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
  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  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  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西湖新十景既是原西湖十景的继承,也是对新时期西湖自然人文景观的补充,大大地丰富了西湖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提高了西湖的美誉度。  新西湖十景是: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云栖竹径、满陇桂雨、九溪烟树、吴山天风、玉皇飞云、宝石流霞、阮墩环碧、黄龙吐翠。
   1虎跑梦泉 虎跑在西湖南区大慈山西山岙。“虎跑梦泉”指的是虎跑的泉水,它是西湖三泉之首,有“天下第三泉”之誉(居镇江金山泉、无锡惠泉之后)。  传说是神人令二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故名“虎跑泉”。
  其水质纯净,甘洌醇厚,表面张力特别大。在贮满泉水的碗中逐一投入硬币,碗中泉水高出碗口面达三毫米仍不外溢。用虎跑水冲泡龙井茶,清香溢口,沁人心脾,故有“龙井茶叶虎跑水”之说,被誉为西湖双绝。景区内四周植被丰茂,遮天蔽日,泉水清流,路侧成湍,一派迷人的山野风光。
    虎跑泉附近有滴翠轩、叠翠轩、罗汉堂、钟楼、碑室、济公殿、虎跑梦泉塑像、弘一法师(李叔同)纪念室等众多景点,供游人观赏。 到达站点名称:虎跑 到达公交线路:K4、 315、 K808、 822/K822、 J9、 Y5(区间)、 Y5、 K504、 J5、 J16、 527、 UT 2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西湖南的风篁岭上。
    龙井泉是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又名龙泓、龙湫。水质清凉甘澄,奇特之处是用小棒搅动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龙蠕动,在雨天时更为明显。据说这是因为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不同比重和流速而产生的。
  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使游人乐趣倍增。泉井四周林木茂密,环境幽静。这一带产的龙井茶更是有名,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色绿、香郁、形美、味甘,被誉为“四绝”。相传狮子峰下老龙井胡公庙前王姓茶园被乾隆褒封的“18株御茶”是“南山绝品”,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毛泽东同志也曾来此采新问茶。如今狮子山一带茶园遍布,每年清明前后采茶女忙着采撷新茶嫩芽,炒茶高手忙着炒制上品龙井,到处是欢声笑语,馥郁茶香,一派热闹景象。  “龙井问茶”因而被列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龙井四周,山石峥嵘,古木参天,藤萝遍布,景色清幽。泉水长年不竭,林木漫山滋润。茶出于百姓之手,然与文化深结情缘。辩才、东坡、秦观、赵卡众多名人都在这山野古寺之中留下了美好的故事。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泉清茶香,而且古迹众多,著名的有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沿、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翠峰阁。
    置身其间,踏青品茗,发幽古之情是何等的快事啊。 到达站点名称:龙井茶室 、龙井村、龙井山园 到达公交线路:龙井茶室 :Y3、27/K27 龙井山园:Y3、27/K27 3云栖竹径 云栖位于五云山西面山麓,与茶乡梅家坞毗邻。
  这里山高坞深,竹茂林密,云雾凝聚不散故名。  宋时称“云栖梵径”。清雍正改景名为“云栖竹径”,是新西湖十景之一。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使人感到格外舒适轻松、赏心悦目。
  小小呈“S”形的竹径,长不过二里,先前为皇帝的御道,就是这条当年的御道不仅走过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李瑞环几代领导人,更是接纳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人。  云栖竹径有洗心、三聚、四龙、悦性、皇竹、遇雨等亭景,还有陈云同志题写“云栖竹径”的景碑。
  走完竹径,有一座云栖古寺,是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吴越国王创建,现为杭州市总工会工人休养院。云栖竹径,以清凉幽静著称,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随着梅家坞茶文化区的整治拓建,“云栖竹径”更让人们流连忘返了。
     到达站点名称:云栖竹径 到达公交线路:Y4、324/K324 4满陇桂雨 桂花是西湖秋季的名花,桂花树是杭州的乡土树种。1983年被评为杭州市市花。
  柳永一首《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尽她的馥郁高雅。盛开之时,整个杭州都沉浸在香溢中,泌人心肺。  杭城遍植桂树,尤以满觉陇最著名。 满觉陇,位于南高峰和白鹤峰之间。
  明代以前,此间就盛产桂花。“数里之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恍入灵鹫金栗世界。“满陇桂雨”景名即取于此。满觉陇赏桂是杭州老百姓秋日的传统游赏节目,它和“钱江观潮”同享盛誉。中秋前后,满陇东自青龙山麓西到水乐洞,道旁溪畔,山下山上,大片的桂花树尽数开放。
    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色有黄、白、红等色。由于花朵盛开如云,秋风吹动,浓密的桂粟纷纷而落,密如雨珠,桂树丛中的游客,沐“雨”披香,另有意趣。每年金秋西湖桂花节都在这里举行,桂花盛开,金栗玉屑,风拂林梢,天香云飘,品茗尝栗,休闲自得,人来车往,盛况空前。
     到达站点名称:动物园 到达公交线路:K4、 315、 K808、 Y7、 822/K822、 J9、 Y5(区间)、 Y5、 K504、 J5、 K514(区间)、 J16、 527、 J1 5九溪烟树 即著名景点“九溪十八涧”,位于五云山东侧,上连烟霞岭,下通钱塘江。
    此处山峦秀美,林木葱郁,水源丰茂,晴时满目是苍翠欲滴的山形树姿,一派野秀幽谧景象;雨时则云蒸雾绕,空灵朦胧,形成“烟树”,恍如仙境。九溪烟树因而被列入新西湖十景。景区中心是“溪中溪”,也是各路溪涧水流的聚汇处。
  由此沿西侧山涧上溯,可到达龙井,溪水源于龙井村西北狮峰下,谓九溪的西源。  另一路沿“溪中溪”东侧山谷上行,可抵达杨梅岭和烟霞洞,溪水出自杨梅岭下,称九溪的东源。溪水曲折而流,沿途汇聚了青沱(湾)、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小康、云栖、渚头九坞之水,故名九溪。
  其“九”与“十八”并非实指,只是指言其多之意。清代学者俞樾《九溪十八涧》“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一诗,写尽了此地的景致。   到达站点名称:九溪 到达公交线路:K4、 308、 510/K510、 514、 K808、 K514(区间)、 K514、 Y5(区间)、 Y5、 K280、 K504、 324/K324、 J5 6吴山天风 吴山是由十多个小山连接而成的,俗称“城隍山”。
    城隍山之名始于五代,具体供奉哪位城隍,史无明文。到明永乐时,浙江按察史周新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吏明政清,死后人民不忘奉为城隍。其山体伸入市内,高约百米,是登高观览江湖、市容的佳处,既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虽然,昔日风光不显,但它所展示的吴越文化更有了崭新的内容,河坊仿古一条街在它的脚下更加喧闹起来。   吴山是杭州人最感亲切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它山不高,又临市中,更多的是它的市井亲和力,它的平民化雅俗共赏的乡土魅力。
  昔日它既是游览之地,也是文化娱乐的场所。樟树是杭州市树,吴山的极目阁前有众多的樟树,其中一棵最古老的是宋代古樟。极目阁可近看城中,远看江湖。山顶的“江湖汇观亭”处于钱塘江和西湖之间,东望钱塘江航船往来;西瞰西子湖景致尽收。
    江湖“汇而观之”,亭名取得恰到好处。在“茗香楼”内可品尝杭州一大特色的名茶点“蓑衣饼”。“先贤堂”又叫“蜡像馆”,展示着28位与杭州有关的历史人物的雕塑和蜡像。吴山景观丰富,吴山八景脍炙人口。
  吴山山奇石秀,洞壑幽深,山上还有众多的石洞如归云洞、景星洞、瑞石洞等。  山顶北面有一组怪石,人称“吴山十二峰”,因这些石景酷似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又称“十二生肖石”,颇具魅力,令人向往。
   到达站点名称:吴山、吴山公交站、吴山广场 到达公交线路:吴山 :38(区间)、38/K38 吴山公交站 :35(区间)、 35/K35、 K850、 Y8、 K404、 K187 吴山广场 :59/K59、 K206(夜间线)、 K284、 K808、 818、 Y7、 J9、 35(区间)、 35/K35、 60/K60、 K208(夜间线)、 814/K814、 40/K40、 K850、 K216、 8/K8、 Y8、 K404 7玉皇飞云 玉皇山,山高237米,总面积78万平方米,为南眺钱江、北望西湖、远观市区、纵看群山之佳处。
    北望西湖,则有如一盆清水,湖上三堤三岛,仿佛饰物;东看市区,广厦连云,绿树红楼,层次错列;南俯钱江,萦回如带,万顷波涛溶入无边的烟云雾霭之中;西眺群山,连绵不断与天相接,真是山河壮丽,动人豪兴。
  山路曲蜿,林木苍翠,修竹茂密,亭阁众多。沿前可俯瞰山下的“八卦田”。  山腰有紫来洞,深邃莫测。山顶建有唐代道观福星观,登楼远眺,当云雾飘过时,使人有凌空欲飞之感,故名“玉皇飞云”。
   玉皇山北麓有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的建筑群,登玉皇山顶俯瞰这建筑群宛如一条蠕动的卧蚕,它就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山的南麓则是“宋代五大官窑之一“南宋官窑”遗址,现在此处建有3758平方米的南宋官窑博物馆,从中可能展现古代杭州经济的发达和高超的工艺技术。
     到达站点名称:玉皇山路口 到达公交线路: 809、 12/K12、 12(区间) 8宝石流霞 宝石山在西湖三面云山中,自成一体。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凝灰岩构成,山岩赭红,岩体中嵌镶着闪闪发亮的红宝石般的小石子,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流霞,熠熠生辉,“宝石流霞”的景色也意出于此。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耸立于宝石山东巅那秀丽挺拔的保叔塔,她宛如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立于西子湖畔,成为西湖美景的一个标志。保叔塔又名应天塔、宝石塔、宝所塔,相传建造于北宋开宝八年(975),后屡毁屡建。
  现在的塔身是1933年重建的,高45。3米,九级砖砌实心式样,塔基较小,垂地而立更显玲珑秀丽。  宝石山高约200多米,多奇峰怪石,有屯霞、寿星、来凤、川正、秦皇系缆等巨石,横空而来,搁置山巅。
  其中寿星石状若园星,上大于桌,下小于斗,块然无根,似可推落,令人称奇。宝石山虽然一峰突兀,但山之周围皆有许多名胜景点令人神往,葛岭朝暾,抱朴道院、智果禅寺,坚匏别墅、静逸别墅、栖霞岭、牛皋墓、岳王庙、白沙泉、黄龙洞,山下之北山路现已被人民政府定为历史街道的整治重点工程,以复现其历史风貌,还市民和广大游客一个徜徉湖山,追抚古今的游览胜地。
     到达站点名称:少年宫 到达公交线路:K850、 6/K6、 Y1、 J1、 J6、 81/K81、 27/K27、 J11、 Y3、 K7、 K16、 K78 9阮墩环碧 “阮墩”即“阮公墩”,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小的岛,面积仅有8。
  5亩,它是清代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的葑泥堆积而成的。  后人为纪念他疏浚西湖,创办书院,书藏馆和重修浙江通志的功绩把小岛称为“阮公墩”。因岛上土质松软,无法建造亭台别墅,故一直保持着花木丛生的自然本色。
  八十年代初,园林部门开发景点,营建了青竹结构的“环碧山庄”,庭院布局,极富田园风味。它是乘凉消夏的最理想之处。每年夏秋季节岛上都要举办仿古夜游活动,在欢笑中与古人作次面对面的沟通,的确是件愉快的事情。
    阮公墩已成为西子湖上的“蓬莱之岛”。 到达站点名称:少年宫 到达公交线路:K850、 6/K6、 Y1、 J1、 J6、 81/K81、 27/K27、 J11、Y3、 K7、 K16、 K78 10黄龙吐翠 黄龙洞位于西湖保叔塔之阴扫帚坞的茂林修竹深处,清钱塘二十四景中,称其“黄龙积翠”。
     黄龙洞是一座既有幽寺洞壑、精巧亭台,又有茂林修竹、精泉怪石的山间园林。这里大竹成海,高达11米;小竹茸茸,矮至尺余;紫竹深深,来自普陀;罗汉、笔杆、黄金嵌碧玉诸竹点缀其间。
  更值得一看的是院内左边植有观赏竹类中的珍品--方竹;右侧有深幽莫测的“龙潭”,池后崖上雕塑有黄龙头,一道清泉自龙口流注入池。  院内辟有仿宋乐园--汲古国,举办仿古活动,再现南宋繁华街市的一个侧面和古代民间娱乐的场景,富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因而称为“黄龙仿古园”。
   。

2007-04-24

89 0

    西湖十景介绍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  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交通情况: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2、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
  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
  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交通情况: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
  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交通情况:27路、7路岳坟站下。 4、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
  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
  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  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交通情况:K7断桥残雪站下。
   5、柳浪闻莺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交通情况: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  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交通情况: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
    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8、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
  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
  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
  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
    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交通情况:乘507、游2路洪春桥站下。 9、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
  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
  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  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  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2007-04-24

61 0

杭州的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