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有哪些?

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8-04-01

1 0
    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有: (1)接受继承和承担债务责任相统一原则。 也就是说,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应当是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的一并接受。接受继承的继承人同时依法接受了债务清偿的责任;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也不承担债务责任。
  继承法第33条第2款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 (2)限定继承原则。 所谓限定继承,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债务的清偿只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不负清偿责任。
  也就是说,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债务不负无限清偿责任,而仅以继承的遗产的实际价值负有限的清偿责任。继承法第33条第1款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根据限定继承原则,继承人接受遗产后,对于被继承人的债务,仅在其接受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以内,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交付给债权人的债务,对于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3)特定遗产债务的清偿不受限定继承范围的限制原则。   因继承人能尽而不尽抚养义务所欠下的债务,即使遗产不足清偿,继承人仍应当附清偿责任。这体现的就是特定遗产债务的清偿不受限定继承范围的限制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继承法中没有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作了规定,但其并不是一项普遍原则,而仅适用于继承人因没有履行其法定义务而导致被继承人所负债务,继承人才负无限责任。   (4)保留特留份额原则。
   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在立遗嘱时,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必要的遗产份额,是贯彻养老育幼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清偿遗产债务时,也应坚持这一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1条规定,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然后再按有关规定清偿债务。   (5)清偿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的原则。
   为了防止遗嘱人通过遗赠逃避对其债权人的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害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按照这一规定,在遗赠和清偿债务的顺序上,清偿债务优先于遗赠。
  只有在清偿债务之后还有剩余遗产时,遗赠才能得到执行。  如果遗产已不足清偿债务,遗赠就不能执行。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