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中的氮、磷、钾各起什么作用
氮、磷、钾对植物的作用和影响。
氮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NH4+),硝态氮(NH2-)及小分子有机态氮如尿素,氨
基酸等。
植物体内氮素含量虽然仅占干重的1~2%,但氮素却是植物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中含量达16~18%)。此外在核酸、磷脂、叶绿素、辅酶、植物激素、维生素等有机化合反中都含有氮。这些含氮物质是植物细胞结构物质和代谢活动的调节物质。因此,氮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氮素有“生命元素”之称。
当氮素不足时,植物体内的一切代谢活动水平下降,尤其是蛋白质等含氮物质代谢下降更为明显,结果使细胞生长和分裂受到限制,叶绿素...全部
氮、磷、钾对植物的作用和影响。
氮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NH4+),硝态氮(NH2-)及小分子有机态氮如尿素,氨
基酸等。
植物体内氮素含量虽然仅占干重的1~2%,但氮素却是植物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中含量达16~18%)。此外在核酸、磷脂、叶绿素、辅酶、植物激素、维生素等有机化合反中都含有氮。这些含氮物质是植物细胞结构物质和代谢活动的调节物质。因此,氮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氮素有“生命元素”之称。
当氮素不足时,植物体内的一切代谢活动水平下降,尤其是蛋白质等含氮物质代谢下降更为明显,结果使细胞生长和分裂受到限制,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小并成黄绿色,严重时老叶变黄干枯。
这是由于氮素在植物体内可以再度利用所致,即当缺氮时幼叶可向老叶吸取氮素,故在老叶上首先表现缺氮症状。有些作物如棉花、油菜缺氮时会使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花青素逐渐积累,导致植物呈现红紫色。由于缺氮时营养生长不良,往往出现早熟、结实少,种子小,产量低。
当氮素过多时,植物体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多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等,只有较小一部分用以形成纤维素、木质素,导致细胞壁薄、组织柔软、茎叶徒长,易受病虫侵害,机械组织不发达,容易倒伏。
磷 植物根系吸收磷的主要形式是磷酸根离子(HPO42-和H2PO4-)。
磷与氮素营养有密切关系,当植株缺磷时蛋白质合成受阻,新的细胞核形成较少,影响细胞分裂,植株幼芽和根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和分蘖减少,植株明显矮小,花果小,迟成熟等。由于磷影响着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当磷不足时,引起糖分在叶组织内积累,转化为花青素。
所以叶柄、叶背和叶脉呈紫红色。磷也是可再度利用元素,幼嫩组织和结实器官能自衰老组织或器官吸取磷。因此,缺磷时老叶先出现病症。
钾 钾是以离子(K+)形式被植物吸收的。它在植物体内不参与与有机物的组成,几乎全成离子状态,部分被原生质吸附。
在芽、幼叶、幼根中钾的含量最多,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对许多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
钾是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活化剂。
钾对气孔运动有调节作用。保卫细胞自周围细胞中主动吸收钾离子,引起保卫细胞渗透势减小,水势下降,因而可从邻近的表皮细胞吸水,膨压加大,气孔开放。
当钾离子自保卫细胞运出时,细胞失水、膨压下降、气孔就关闭。
钾可以增强原生胶质体的水合作用,降低粘性,从而增强细胞的吸水和保水作用。在水分协迫时,钾离子可被许多植物选择地吸收,进行渗透性调节,防止失水过多。
钾可以促进氮素的吸收转化和蛋白质的合成。钾在其中主要是起酶促反应中的活化剂的作用。钾与蛋白质分布存在相关现象。凡是蛋白质合成最强烈的器官和组织,钾的含量也最为丰富。所以在对植物增施氯肥的同时,也要相应增施钾肥。
植株缺钾时,蛋白质合成速率降低,可溶性氮积累,有的转化为腐胺,致使细胞中毒,导致叶缘出现坏死斑点,最初下部的叶片出现斑点,叶缘叶尖开始变黄,继而发生枯焦坏死。此外植物节间缩短,茎杆柔弱易倒伏。
钾与氯、磷一样也是能再度利用元素,缺钾时,老叶先出现病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