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花鸟鱼虫

养锦鲤要先养水,那请问怎么才能养好水?

请教内行人士指教

全部回答

2006-06-06

0 0

    这个问题应该是老生长谈了,到底什么叫养水?水养到什么程度就OK了?这个应该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和统一的规范,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和方法,这里我要说一点的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员,也不可能花大价钱去购买专业的测量仪器,我们养鱼纯属一种消遣方式。
  我的鱼缸里的水已经五个月没动过了,但依然清澈!当然这里说的清澈是相对的,“水至清则无鱼”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吧。  江河湖海里的水你舀出来看也不会像从自来水管流出来的那样晶盈透亮的。
  再者我鱼缸里的水也没有一点腥味,这应该是判断水质好坏最简捷的方法了吧。我认为水里达到了“生态平衡”就应该算是养好水最关键的一步了。我们都学过生物课,对“生态平衡”应该理解颇深。我们鱼缸里最基本的东西有草、鱼、石头、沉木以及细菌、光线等等,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举个例子看,如果我们养的鱼数量太多,或者水里菌群的数量不足,鱼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分解,水生植物也没办法利用,当这些废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对鱼类的生存就会产生威胁。另外鱼缸里放些石头和沉木也是有必要的,因为石头里的矿物质和沉木里面的酸性物质对鱼和水草的生长有积极的影响。
    看似平静的鱼缸,其实里面进行着大量的化学反应,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外部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养鱼先养水,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这里也希望你养出好水、好鱼,给你赏心悦目的享受! 。
  

2006-06-07

    老水,硝化菌,抽水泵与循环的辩证 ----养鱼心得之八 ---鱼融水 当今养鱼讲究生态。
    其实,中国传统鱼经中许多常识涵盖了生态的说法。小时侯养金鱼,从前辈学来水的变化,讲来供大家玩味: 水不流动,阳光太多或无光照藻类会大量滋生,水冒泡,发绿其中绿色棉状物为水华,这种水叫绿水。
  待这种水仍不加循环,流动就变成了回清水。这时,藻类仍大量滋生,直到将水中氧气耗尽。  于是藻类和菌类一夜间大量死亡,水很快变得异常清澈。这种回清水没氧气和有益菌,也就是死水。
   水经过晾晒,有充足光照,不间断流动,水清,无污染,内有有益菌和微生物(肉眼看不到),水为浅绿色或浅褐色,这种水叫老水。说明生态系统良好,最适合鱼儿生长。这就是当今所说的生态。  但如不注意循环,流动,和加入新水,这种水也最易变成绿水,甚至回清水。
  养鱼就是让水保持老水状态。也就是保持生态的平衡。那末什么叫新水?就是经过晾晒准备换水的水。 换水勤与不勤是相对的。有人一天一换,有人一周一换,甚至更长些,这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各有道理。勤,可使鱼增强适应力,但鱼很累;相对不勤,鱼儿娇气些却安全些, 关键是注意观察,鱼不舒服了让她舒服,哪儿不舒服靠的是积累,很难言传,但水是否适合,是优先要考滤的。
    也就是说,换水频率应灵活掌握,太教条了适得其反。买回的鱼,有时莫名其妙地死去,相信多数鱼友都经励过,是从鱼场带的病也有可能,所以不要一味怪自己没勤换水。 看了许多有关生物过滤的文章,受益匪浅但又觉得太专业,有些词语太绕,有些文章是从外文翻来的,有点chinglish,读起来很涩。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个人觉得,所谓生物过滤就是中国人养鱼所说的老水的概念。老水是最适合养鱼的水。那么,创造这种老水是需要手段的。从科学角度讲老水是由于水中的硝化菌起作用。
  如何产生并保持水中的硝化菌,也就是生物系统建立和保持的过程,用中国养鱼经来讲就是,水经过晾晒,闯缸,过滤等由新水变为老水的过程和如何保持老水不变回清水甚至死水的过程。  硝化菌需要氧,水的流动等,保持老水也是这个道理。
  自从有了生化过滤这种说法,硝化菌,活性碳,吸氨石。。。。。。等和生化有关的东东便应运而生。这些办法肯定是有用的,科学的。但硝化菌真的那末复杂吗? 其实,有强有力的循环过滤系统及光照和必要的闯缸,缸里的水自然会变成老水。
    不必为了硝化菌而购置一大堆东东。中国人养鱼历史比洋人长,鱼养得很好。再加上采纳洋人的部分办法和设备,就可把鱼养得更好。也就是说不必太迷信洋的,土洋结合更好。而且不必花那末多钱。
  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水在缸中的循环: 看鱼粪便是否能被抽水泵吸入。泵的入水和滤槽的出水口调到最佳位置,使粪便随水流被泵吸入进入滤槽,(祥见我曾发的贴子“小窍门”)。  为使泵更好发挥作用,买泵要比常规的稍大一点,也就是说:1。
  2米的缸,应用30瓦的泵,你就买36瓦的。缸里不留粪便是关键。另外,养彩的怕水太猛会冲到鱼,可把出水口冲向缸壁,使水在缸内撞到缸壁,再返流到泵的入水口。 2/ 滤棉或海棉厚一点,作为菌床就足够了,不必再花钱买菌种啦,菌床啦等等。
    比较起来,海棉更好一些,更经济实用,滤棉洗几次会破烂,要换新的,而海绵用的时间更长些。虽然每次洗,把赃物洗掉的同时会洗掉部分硝化菌,但都会留下足够的硝化菌成为种子,泵的作用起到了,加上海棉既起过滤作用又起硝化菌床作用,再加上缸壁,缸内装饰物都是良好的菌床,老水也就产生了。
    另外,由于滤棉厚了,上置式滤槽内有可能存住水而溢出,把槽内的挡网垫高些就行了。说明:海绵要那种细密的,新的渗透性会差些,用一段就好了。 3/至于ph值,软硬度,其实也不必太多顾虑那末多公式,养鱼是一种娱乐,弄得和做学问一样,太累。
  我们养的鱼,绝大多数不是野生的,一代代传下来已基本适应了我们的水的酸碱度。  从南方买鱼到北方养,终归也是少数,只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这种水的酸碱度,软硬度就没问题。 4/当然,就算水很清,换水还是必要的,每次要少,但有了上面说的,也就不必那末频繁了。
   水总是要换的,关键是怎么换,每次五分一或四分一,大缸就比例大些,小缸就比例小些。  多长时间换一次,要根据水的情况,鱼的密度,喂食多少来决定。一般一周一次为好,这时缸壁也脏了,擦缸后换水最好。
  换前先擦缸,然后等水过滤清了再洗滤材,最后再换水。老水是鱼最喜欢的水,没必要换,绿水是腐败的水,不能留。换出的水沉淀后也不能用,没氧气。青苔好,但观赏鱼是观赏的,缸里好多青苔就不美了。  还是那句话,要辩证地看待水的变化。
  观察,观察再观察,鱼儿离不开水,水呀离不开养,养鱼重在养水。 总结:以前,中国人养鱼是用盆,用虹吸法,老水保持时间短。当今有了泵,缸里老水就保持得长,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泵是至关重要的。泵使水循环,滤棉或海绵既过滤又起菌床作用。
    我一米二的缸,用一个缸外过滤器,里面两层都用海棉,根本没放过什么吸胺石,菌种之类,海绵完全起到了这个作用。海绵用的时间越长,这两块海绵越珍贵。因为它们不仅挡住了脏物,还起到了菌床的作用。
  老水(也就是生化循环)也就这样产生并保持下来。新缸养鱼如能从旧缸滤槽中匀两块滤棉,那末老水的建立就会事倍功半。   物理过滤达到一定程度,加上足够的滤材,自然就会产生硝化细菌,达到缸内小生态平衡,太多的化学公式,无疑是给养鱼人鱼平添烦恼,养鱼是消遣,反倒变成上课啦。
   中国人养鱼的历史悠久,但苦于科学总结少,民间积累经验多,说出来没有公式也不成条文,而国外养鱼讲究科学,什么ph啦,硝化菌啦,生化,物理等等。  养鱼的确需要这些专业知识,但太专业了就成了学术研究。
  一种爱好一旦进入科学殿堂,弄好了相得益彰,弄不好,一不留神又会变成乏味的严肃的理论研究。只要谁的鱼有病或水有问题就生化啦,ph啦一大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就会差了许多。让刚学养鱼的人望而生畏甚至却步,让养鱼老手觉得自悲,---人家有那么高深的理论,我别说了,说了让人笑话。
    我觉得还是将中国传统养鱼经结合科学依据比较好。更带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水是变化的,鱼也在成长,缸里的水与鱼也会随之变化。只用一些数据是远不能替代的。 发这篇议论并无贬低生化理论的意思,而是想土洋结合,让养鱼人别在“生化”一词上望而生畏,便于掌握而已。
   个人看法,不存在对任何文章和个人的褒贬,见者万勿对号入座。   如果转载此文须经作者同意,或注明作者名字:“鱼融水”以及联络方式,Email:yurongshui9@ 和 否则本人保留相应的权利。
   鱼融水 。

2006-06-06

就是把自来水不要直接倒入鱼缸,先接好放两天在倒入鱼缸就行了,没那么多的麻烦,我就是这样做的,挺好,没问题.

2006-06-06

    “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成功的不二法门。初次设缸的难度也就在于此。什么是“养水”呢?难道水不是越清越好吗?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此话确实是先贤经验的总结,且符合科学道理。
  那么什么水养鱼最好呢? 鱼友们认为水有四种: 一是新水,也就是刚刚晾好的自来水或新打的井水水。  这种水尽管十分干净,但却与自然界中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由于水中没有硝化细菌群落, 鱼儿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儿极易中毒。
   二是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  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 三是绿水,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于是蓝藻、绿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细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浓浓的绿色,有时会发出臭味,极易造成整缸的鱼死去。
   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绿水中藻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藻类和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没有氧气而且有大量的厌氧性有害细菌的死水。  以上四种水中,只有老水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如何把新水变成老水呢? 1 为了增加水中的腐殖质,可以有意识的让一些水草的枯枝败叶腐烂在水中,甚至在底砂中埋入数枚死蛤肉。 2 更可行的方法可能就是用鱼“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在新设的水族箱中(也许这并不仁慈,因为鱼极易死亡),饲喂几天后水中便产生了一定的氨,这时可添加少量的商品品硝化细菌,然后在饲喂几天,再加少量的硝化细菌。
    如此反复几次,约一个月的时间便可建立起硝化菌群。 3 硝化细菌是嗜氧菌,因此,养水过程中加氧泵、过滤器最好一直开着。由于一开始水中氨含量极少,即便加较多的硝化细菌,也会因缺少食物而死亡,因此硝化细菌应逐步添加。
   4 如果能够从老鱼友那里索得一些正在用的底砂、滤棉等放入缸中、过滤器中,无疑对加快水的老化大有裨益。  如果不采取以上措施,当然也可建立起消化菌群,只是时间要长得多,得几个月! 5 在养水的过程中,注意灯光应逐步打开,逐步增加每天的照射时间,并且不要添加水草液肥。
  因为刚栽植的水草新陈代谢较微弱,不能及时吸收水中的养分,如果光照较强,肥料较多,藻类就会大量繁衍,进一步争夺水草的养分,造成恶性循环。  一开始几天,可先不开灯。然后开一只灯,每天开2小时。
  再过几天后,每天开3小时……一个月后,可基本达到正常开灯时间,每天8-12小时,液肥的添加则更应晚些。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花鸟鱼虫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花鸟鱼虫
花鸟鱼虫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